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中小学科学教育政策措施体系日趋完善。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以下简称《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您提出的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等建议非常重要,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一、关于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
科学教育场所建设是高质量实施科学教育的基础保障。《意见》提出要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
一是加强薄弱地区科学教育场所建设政策保障力度。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1〕671号),支持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加大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和教育场所建设。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社会规〔2024〕284号),按照每校不超过5000万元的额度标准,重点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等地区学校建设。《意见》提出,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
二是加大与科协部门合作。以尚未建设科学教育场所的薄弱地区乡镇农村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推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项目建设,汇聚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科学教育场所资源的不足。至2023年底,中国科协已构建起包含477座达标实体科技馆、692套流动科技馆、1764辆科普大篷车、1174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在内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三是发挥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中小学生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完善科普教育专栏,充实院士专家报告、海洋、航天、走近科技、漫游科技馆、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版块的科学教育资源。丰富完善“实验教学精品课”,着重加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科学、技术类学科的课标原型实验、基于真实情境的实验、跨学科实验等资源建设,提升中小学生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但现阶段,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科学教育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学校科学教育资金统筹保障,积极争取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支持,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科学教育支持力度。
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教必先强师,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一是加强农村地区科学教育师资源头供给。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重点为中西部地(市、州、盟)及以下培养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2024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计划招生8300人。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教育部启动实施“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面向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
二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依托“国培计划”,持续推进中西部等薄弱地区乡村教师校园长培训。结合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需着重强化的教育实践能力,探索全国科技馆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机制与模式。2023年,教育部联合中国科协等部门,组织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等教师培训,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科学教师缺口大,兼任教师比例高,师资配备率低,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在科学教师培养培训上下功夫,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用,助力农村科学教育教师能力提升。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4年7月19日
我让DeepSeek预测一下我国的大学何时出现招生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
事业编!人才引进534人!
春运返程提醒!乘火车可携带年货清单请查收
洪连珍因病离世
首位!C9教务处长、国家杰青,当选会士!
教育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086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152号建议的答复
台媒:家属证实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
![]()
欢迎扫码参与
邀请码:FCT5M
学术之路2025年1月份推送图文汇总
考博之路2025年1月份推送图文汇总
问津学术圈2025年1月推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