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论坛】舒忠民:立志方言编修 只为广济文化传承

民生   2024-10-28 00:00   湖北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从历史人文,到乡村俚俗

这是一个与“乡情”、与“人文”

有关的交流平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千年广济文化底蕴深厚,江城武穴大地妙趣横生。许多小人物,小家庭,小环境,以点成线连面,编织成多姿多彩又栩栩如生的小城故事,传唱出余音绕梁又绘声绘色的小城声音。







方言编修 立足现实 志存高远

今早拜读兄长陈炎春先生在武穴网络公众号“广济文化”上发表、商榷广济方言“哈柴扒”一文,颇多感受,认为仁兄在家乡网络平台首开方言商讨之先河,很有必要!武穴(广济)方言确有诸多词汇需要公众争议、辩证。

“看花容易绣花难”。广济方言人与人说话交流,就像家乡方言所说的“嘴合(像)塌粑一样”“随嘴做撂lia”可以,但若形成文字、做起文章来那就像是“狗咬刺猬(ju),不晓得从哪la勒le下ha牙ea”,真是“难于上青天”!

方言土卵土气,世间没有一件东西比这更土,土得掉渣。“掉渣”的东西,满地遍布,如果想把它清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可说是完全不可能。尽管方言土不拉叽的不被近世看好,但中国人可谓百分之百都是从“土里”(农村)出来的,最后大多却又回归土里去qi。说明方言涉及到中国每一个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方言词汇词条的语译与注音,很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愚认为,旁征博引对于方言来说,只能是当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过于去考古求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古人放个屁也是香的、绝对正确的?未必是。明显可见,古今做方言学问的大多并非都是本乡本土人士,“咬文嚼字”载入方言史册的都是所谓的语言学家在城市“考古”做出来的。浅显可见,中国山水名胜牌匾上出现诸多错别字书写,就连皇帝题字也是有意或无意,或多一点或少一横,或多一撇或少一捺。尊古崇今,重要人物,为何后世不予承袭?可见古人造字和释义,也多是一己之见,或凭空设想,或信口开河。

回到兄长一文,也来针对“哈柴扒”谈谈有关看法。“哈柴扒”兄意“哈齿耙”或“薅柴耙”更为确切。是有一定道理,凡属有齿状的物件用此“耙”较为正确。但弟自始至终信守本土,包括某些乡亲也认为,方言发音极为重要,尽量不要变味变腔了。“耙”和“扒”均有两种读音,一为“罢ba”音,一为“爬pa”音,广济方言将此“耙”多用于“耙ba田”,将此“扒”多用于“扒手”“扒锄”“扒pa土”“扒pa柴”等。早年我在农村最早担任小队经济保管委,即出纳会计,每天夜晚记工分、计件、记账等,农具沙钯、铁钯等,都没用此“耙”,只是耙田用此。

广济方言发音“哈柴扒”是名副其实的正宗音调,而“哈齿耙”“薅柴耙”其“齿chi”“薅hao”就变音变味了,况“哈柴扒”把事物的形象和功能(名词与动词)都展现出来了,而“哈齿耙”仅为形象(名词)而已。至于今天世人将“扒”改为“耙”也许更合理些,但引申义如女人“把家ga”,像“哈柴扒”“刮柴撇pie”一样,又难呈现。中国方言,简单口语,值得雅玩,某些词语就比今天的所谓的标准普通话更切合实际,如方言“头毛”“喉咙”就比普通话“头发”“气管”更合情合理。

近几个月来,与兄长多次电话,交流、商榷方言事宜,每次通话至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以上,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总有说不完的话语。哥是恢复高考后华师史学科班出身,弟是游走江湖的民间杂耍艺人。但有一点,弟青少年在农村中比哥接近农事更多一些,如薅草、割谷、耙田、哈柴等。当年与垸里同龄二侗(正名泳华)、先和、中华等小伙伴,星期天或放学后上山哈柴“打柴卯”,如若有赢,高唱凯歌,满载而归;如若输了,箩里空空或半框回家,难免挨骂或挨打…… 至今不忘。

与兄多次说明弟意,方言不必过多引经注典,有些越引越走样,因为现在正规的“词典”“字典”也没有完全古为今用,如“斜xie”古为“xia”,“柴”古有“he他”用,而今“字典”上就没有另用另义。我们为何还抱守不放呢?简单道理,古先有字而后才有字典,与“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哲学难题道理不一样。另如,女性生殖器“屄bi”也载入今天字典上,解释为“女阴”。但其“屄”,未必是为古人原意。最早造字此“悲”的可能就是为“女阴”量身定做,因为此“悲”太过形象女阴了。

家乡方言整理过程中,一方面对词条的用字和释义尽量把握规范,另一方面把语音的发声尽量显示准确。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想过、说过、做过,将有些方言发音就不必转来弯去,广济方言本身发音也是直来直去,如“他(她)”不再用“柴”或“他”了,就用“嚇he”字书写、“嚇he”音发声;“太阳”“日头”,或直接用“一头”或“乙头”书写,本身太阳也是由东头起山,西头落山,即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当然这也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总体而言,有些字词无需有理有据,只要想象合理,认为“字正腔圆”就可以了。毕竟自己是出身广济梅川邻村人,说一生的广济话,加上老伴也是梅川永西人,出外寓居不管屋里屋外我们都是一口的广济家乡方言。因过痴迷,最近因某事我有意无意脱口骂了儿媳妇一句“婊子养的”,没想到这是全国性的骂人方言,没想到被她听到了,结果她大发雷霆,使我尴尬下不了台。今天想来,这是理论用于实践,从自家做起,最好的例证。“实践出真知”,暗暗窃喜。

老愚不才,却又天真想象,多年以来,对《武穴(梅川)方言词汇》整理、修补,即按一部词典、字典的力作去打造。殚精竭虑,付诸实施,哪怕错了后世乡人或是将错就错,或是不断纠正。清纂《康熙字典》功莫大焉!建国后由政府组织顶级专家编纂的《新华字典》,一而再至今出印十多版次,为何还有行家指出错误不少?字典如阳春白雪,方言即下里巴人,政府行为(人力、物力、财力)与个体行为之别,民间自发做方言其难度可见一斑。

至于家乡方言书名,很多人士认为将武穴改为广济较为确切。有其合理性,但只个人角度,一面之词。还是以秦木相先生原稿《武穴(梅川)方言词汇》合适一些。主要应得整体考虑,如果用“广济方言……”,因现在“广济”不是政府一级机构,很多人不知广济真正所在地。今天还能见到的中国“广济”,“旁门左道”,各地遍布,如广济寺、广济街、广济路、广济桥等。另如书名用“选辑”,也不合适,因为此作并非只选某一部分或有选择性收辑,却是凡有即收,实为一部“大全”。近些年来中国有多少所谓“大全”书有此全面?就拿本人20多年前主编的《实用非药物疗法大全》一书来说,只是相对同类全面一点,哪有既大又全呢?同样,现今有些青少年喜吃一些激素类食品(饮料、快餐),出现“高大上”现象,遗憾是表面的、虚伪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八字方针,志存高远。诚迎志士仁人,批评赐正,发表高见!



图片为作者本人所摄

 双击搜索其他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丨五条人


关注广济文化   服务武穴发展

 主管单位 
武穴市委宣传部
武穴市文联
武穴市政协文史委
武穴市广济文化交流发展学会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gjtx2012@163.com

联系电话丨18977947954

  联系QQ1148275532

 QQ群327519178



 敬请关注,欢迎投稿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点击回顾「百姓论坛」更多作品








广济文化
立足人文广济 致力文化传承 搭建沟通桥梁 服务武穴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