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家在山河间。
◆ 第1758期 ◆
老家的庭院里有三棵树,一到秋天,满树的金黄,像撑起三面黄色的旗帜,在秋风里飘扬。那纷飞飘落的叶子,更像秋阳染出的金箔,随着飒飒的秋风,上下翻飞,缠绕在大树的周围,几乎迷茫了我的眼睛。没几天,每棵树都消瘦了,静静挺立在蓝天白云下,肃立在院南的菜地边,身旁的围墙默默陪伴着它。而地下,铺了一地的金黄,那扇形的叶片,长长的叶柄,一片又一片,安静伏卧在地面,它们相互挤挨着,一层又一层,让人不忍下脚。母亲拄着她的竹拐杖,站在屋门口,朝那大树张望,嘴里喃喃地唠叨:“下了一地的金片片,天要凉了……”我知道母亲又在感伤这秋天的到来。记得春天来时,她也是这样,拄着她的竹拐杖,还是站在门前,看着那几棵身姿修长的大树,树上正冒出一树嫩绿的新芽,她有几分欣喜地说:“挂了满树的绿扇扇,天要热了……”春来秋去,对于九十多岁的母亲,早看惯了四季更替,人生如常。而我,虽已花甲,可看到眼前的这几棵大树,对它营造的秋之景象,却是别样的感觉。记得这院子刚修建完工,先前栽在院里的是桐树。发木很快,没几年竟枝繁叶茂,四处扩张,遮蔽了屋顶和大部分院落。偌大的院子,被这一行五六棵大桐树,活生生画出一方碧绿。那时的母亲,每天打扫大院,从东头第一孔窑洞门口开扫,一把大笤帚,“哗啦哗啦”响。母亲展展腰,扔下笤帚,双手捶捶背,嘴里开始唠叨:“栽这么多树,净落叶叶。”说归说,她又开始扫,“哗啦哗啦”扫帚声继续在大院响起来,一直扫到最西头的第五孔窑洞门口。院子里积了三堆树叶,像三座隆起的小山。五棵大桐树都有合抱粗了,根部周边地面铺的砖块全都被顶了起来,行走时常绊人的脚,尤其是母亲常在树下清扫树叶,我们真怕哪一天被绊倒。一个冬天,桐树悉数被挖走。开春,在院南围墙处栽下这几棵银杏树。移栽过来时就很高大,几年功夫,这被称作“地球活化石”的名贵树木,以其挺拔壮观的身姿,美丽小巧的叶片,稠密银白的果实,在我家院里营造出别样的风景。秋风一吹拂,秋阳一浸染,它就会上演最动人的情景剧。银杏的叶片小巧而绵软,细腻而有韧性,不像桐树叶大而薄,一干就脆,一踩就碎,风一吹,满院乱窜。银杏叶飘落时,像雪片似的,疏密有致,飘飘洒洒,更像一群金色的蝴蝶,围着大树旋转、飞舞,最后无声地落在地上。不由想起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句话:“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其实,叶子的离去,并不在乎风的追求,更顾不得树的挽留,而是它对大地母亲难以割舍的爱。它该是知道风的追求,也会意树的留恋,但它更懂得母亲怀抱的温暖,那儿才是它最终的归宿。而此时我的母亲,不再清扫这些叶子,她或是被这小小精灵似的叶片,离开大树时的缠绵所感动,或是为这金黄可爱的颜色而欣喜,母亲不忍心去扫,她也确实扫不动了。母亲坐在窑洞门口的藤椅上,望了许久,看了许久……这几天回老家,院里的银杏树正满树深绿,那棵母树依然挂满白果,密密匝匝,在绿叶间泛着淡淡的白,树下落了不少早熟或是早谢的果儿。《古运新城》刊发了《“三管银杏源”杯散文、诗歌、楹联有奖征文大赛启事》,邀请全国的作者前往临猗三管“银杏源”参观采风。我心想,银杏叶黄还早着呢,冯建国老师也忒急了。银杏树作为秋的使者,每年叶变黄一般要到秋末。银杏叶变黄和温度、光照、湿度都有很大的相关性。今年天气偏热,入秋后又下了几场雨,叶黄时间估计会延迟。根据我的观察,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银杏叶的边缘逐渐泛黄,随着温度的降低,气候的干躁,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叶片将全部变黄,这个时候才是最佳观赏期,也就十天半月。之后,叶片开始枯萎,泛白,直至凋零。由此看来,“三管银杏源杯”征文是有点早了。巧的是,县军人事务局局长苗顺国,是我当年组织部工作的同事,前几日他邀冯老师来平陆常乐吃凉粉,我和正选兄作陪。吃过凉粉,叙谈中冯老师郑重其事说,将在三管银杏源开启第二次征文活动,希望你们参加。我们欣然应约,我还特意进入《古运新城》公众号,浏览了冯老师先前写的相关文章。2024年8月25日,一大早老天爷就继续开启酷热模式。我和师存保、王克绪、王正选兄及楚明亮弟一行五人,驱车赶往峨眉岭的“银杏源”,并一探冯建国老师文字中所描写的神奇与美丽。导航将我们引导进果园和秋庄稼覆盖的田野,汽车在田间土路上曲里拐弯,寻寻觅觅,过村入巷,终于驶入一条乌黑的乡村柏油路,我们方才感觉进入了正确方向。果然没走多远,一座高大却显得简易的门牌立在面前,上面“银杏源”三个大字赫然醒目。走进去,在一排房子前停车,只见两个人在房前站着,场面冷清,不像有活动的样子。下车打问,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高个中年汉子迎上前来,只见他国字方脸,面色黝黑,一头浓密的黑发还卷着波浪。身着浅蓝色半截袖上衣,畅着怀,坦露出结实的胸肌。下身是一条看不出颜色的裤子。我问:“这里是银杏源吗?”他微微一笑,答道:“是哩。”随即开了房门。屋里有沙发、坐椅,窗前是一张桌子,放有书本、报纸、杯子等杂物。墙上贴有一些本地书法家的作品,墙边还有几块斜靠的宣传板面。房子里显得有些凌乱。一会有人送来几瓶水。我在脑子里搜索冯建国老师文章描写的银杏源老总、家庭农场庄主卓晋刚的模糊印象,似乎对不上,但又不好直接问。不一会,有人招呼我们坐到隔壁的会议室,说那里有空调。我们几个人坐在这个四面墙全是喷绘制作的宣传板面,被封闭了窗户,只有开灯才能明亮的会议室,果然凉快了许多。几个人开始在前面挂会标,那个仍然畅着怀的中年汉子嘱咐几个人做什么事。仔细看,我渐渐的和冯老师文中的人慢慢对上了,尤其是他那浓密的头发,有点小波浪。会议开始,卓晋刚和冯建国老师居中坐在主席台上。会议议程逐项进行,银杏源的主人,端端正正坐在那儿,认认真真读他的稿子。只是衣服扣子整齐扣上了。这似乎就像一个土得掉渣的老农,经过商场的搏击和世事的磨练,虽然骨子里还带着农民的朴实,但是,他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了。卓晋刚和冯建国老师带着大家参观银杏林。正午的阳光从郁郁葱葱的银杏树枝间,投下一地斑驳,轻风拂过脸颊,让人很是惬意。绿色长廊尽头的这片阔大银杏林,树木粗壮,蓬勃生长,叶碧绿,果银白,地下还有许多小银杏苗破土而出,长有一拃高了。当初,卓晋刚也是为的育银杏树苗卖,那时银杏树值钱。没想到却卖不出去,他只好栽在了这里,这才成就了如今的银杏源。冯建国老师多年宣传地方文化,广泛开展文企联合、文旅融合,尤其对河东传统产品的老店、有情怀的企业格外看重。《古运新城》先后与福同惠、精睿印务、柳吉食品等联合,搞活动,推产品。特别是积极宣传当地先进人物,比如“爱心母亲”陈玉芳,“最美退伍军人”柳永忠,等等。“作为本土文化散文学者,他怀着对河东文化的炽热情怀,先后出版《走遍河东》《千年河东》《万世人极关云长》《印象运城》等一大批著作,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无不绵延着他对这方故土的挚爱,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为了宣传运城废寝忘食、笔耕不辍,甚至连作梦都在想着要为运城写些什么。这种对于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痴情是多么的令人钦佩。”他就是一棵不老的银杏树,通身焕发着勃勃生机,闪耀着霞光般熠熠金光。我不由想起母亲坐在老家窑门口的藤椅上,凝视秋风里银杏叶飘落的情景。金秋夕阳,黄叶飘飞,天地一片金黄。而冯建国老师和他推介宣传的卓晋刚三管“银杏源”,秋高气爽,大地丰收时,也必将是一派金色的世界。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性情温和、随遇而安,爱孩子、爱诵读,喜读书、喜旅游,追求健康、自然、快乐、充实的人生意境。在多个平台担任主播。“喜马拉雅”诵读散文诗作多篇,并先后播讲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等。
(版权说明: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异议,请后台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原创文学公众号友情链接
《开心钥匙串公众号》主编:诗玛芊,实名杨玉川。以发布个人长篇纪实连载《伍拾年淡事》为主,兼发其它作品。另设《百姓小传》栏目,发布朋友们的纪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