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战科】放歌河东第一人(上)——冯建国的河东文化情结

楼市   2024-11-22 08:03   山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家在山河间


 ◆ 第1784期 ◆ 




作者简介:淮战科,1970年生,中国散文学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挚爱的热土·谋略运城》《我挚爱的热土·仰望河东》。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性散文征文一二等奖,多篇散文被收入全国性散文选集。





 ◆ 作者已授权  


放歌河东第一人(上)
——冯建国的河东文化情结
文/淮战科  诵/杜兴业

十月伊始,由市委宣传部、市委人才办、市文联主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市作家协会承办的“河东作家写河东”主题征文拉开帷幕。每当在油墨飘香的《运城日报》鹳雀楼版、在文潮涌动的市作协群看到篇篇征文的时候,我就不由地想起一个人来,一个称得上“放歌河东第一人”的人。

当然,我说的“第一人”,不是指开辟抒写河东先河的第一人。因为上下五千年来,或歌或赋,或诗或词,或文或联,或比或兴,吟咏河东的圣贤达贵、文人墨客、诗词名家、文章大咖前呼后拥,络绎不绝。

譬如,闪耀在中国文学史册上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的“魏风”篇“唐风”篇,就是抒写河东风物的篇什;

曾经七泛楼船驾临汾阴脽上祭拜后土圣母的大汉武帝,泼墨挥毫,慷而慨之,留下荡气回肠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这般描摹五老峰:“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

斗酒诗百篇、集酒仙诗仙于一身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恢宏起笔,气势磅礴,纵歌龙门:“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不愧为浪漫主义之执牛耳者;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曾咏巍巍中条山:“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晋问》里赞美盐湖:“但至其所,则见沟塍畦畹,交错轮囷,若稼若圃,敞兮匀匀,涣兮鳞鳞,逦渳纷属,不知其垠……无声无形,熛结迅诡,回眸一瞬,积雪百里……”

而被誉为“唐诗高度”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让一座籍籍无名的北周军事戍楼,因诗成名,名冠天下。

至今上演不衰的元代戏曲名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更是让本是佛门清净地的千古名刹普救寺,成为温暖人心的爱情圣地。

宋人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元代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明时薛瑄、杨博,清朝顾炎武、张尔墉,民国景耀月、景梅九以及当代郭沫若、田汉等如雷贯耳的历史名家,都曾手执生花妙笔,写下咏赞河东的锦绣文章。

作者不胜枚举,咏文数不胜数。当然,若论最早抒写河东的第一人,根据现有记载,乃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上古之时,舜帝巡幸盐池,伫立在池北卧龙岗上,迎着和煦的南风,俯瞰一望无垠银光闪烁的盐池,喜望着采集粗盐的盐工,心中顿生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情之所至,手抚五弦琴引吭而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首《南风歌》,奠定了舜帝抒写河东的开山地位!


但从古至今,抒写河东最多的第一人又是谁呢?屈指数来,这个第一人,唯他无愧,非他莫属!他便是年近古稀的冯建国先生!冯先生抒写河东四十余年,至今老骥伏枥,写我河东不辍,已出版抒写宣介河东的作品40多本800余万字。

冯先生是谁?不好文字的人可能不知者多,但文学圈内的人鲜有不知其名者。先生乃我市临猗县人,1956年生于传为贵妃又一故里的杨妃村,当过农民、工人,做过教师、干部,退休前系市国税局稽查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协副主席。

本世纪初那会,我尚不认识冯先生,但从当时某一期《河东文学》上,看到专门编发的他的一组写河东历史文化的散文。文风朴实,感情真挚,思考深邃,发人深省,字里行间蕴藏着这位河东本土文化学者对脚下这片热土深沉的爱恋、深切的责任和深情的担当。篇首配发了张冯先生坐在黄河边凝目远眺的照片,凝重的神情仿佛进入骋怀远古、思接千载之境。这是我在纸上初识这位写我河东的作家,他的名字深深镌刻在我脑海里,令我神交。


2008年初,我和冯先生巧遇于一朋友饭局。虽是当面初相识,一见倾心如故人。朋友刚介绍完,冯先生就看着我快意道,“早知道名字啦,神交好久了。”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也与冯先生神交好久了!”这让小他14岁、一直自认为“只是在文学边缘行走,远未走进文学殿堂”的我,既顿生惭愧,又感无比亲切,距离感霎时无影无踪。既得冯先生如此青睐,我索性撇掉心里的“小清高”,开始“蹬鼻子上脸”“趁火打劫”,提出让冯先生为我的书稿《位卑未敢忘忧国》作序的请求。没想到,从不应允给人作序的冯先生竟然破例,欣然应许。翌日一上班,我便腋下夹着砖头块般厚的书稿,来到冯先生办公室,把书稿交给了冯先生。大约半个月后,冯先生打电话让我取书稿和序言。我不但分文未奉润笔之资,反得冯先生馈赠一棕色礼盒《冯建国河东文化系列丛书经典》。盒里装的是他出版的《千年河东》(上下册)《锦绣河东》及续集,外加他和雷建德先生合著的《白话西厢记》。提着书籍礼盒,我一路心花怒放,如抱美人归!


回到家里,我得空细翻,发现《千年河东》(上下册)2003年4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40篇55万字河东历史文化散文;《锦绣河东》101篇写了运城101处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27.6万字;《锦绣河东(续)》101篇写了运城101位历史名人,23.5万字,2006年1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100多万字,又岂是一日一月一年之功呢?可想而知,它凝结了冯先生多少心血和汗水啊!翻着这4本书,我深深地被冯先生炽热的乡情和家国情怀感动了!这4本书,为我后来写作《仰望河东》一书提供了莫大帮助。当然,这是后话。

而《白话西厢记》出版更早,1991年11月第一版。阅其简历,之前还与人合作出版过大型画册《大河上下》《古河东100名人图》等作品。这些足以说明,冯先生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致力于研究、抒写和宣传推介大美河东了。

正如他在《千年河东》首篇《道观永乐宫》开头就写到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脚下的这片黄土地。这里曾是举世瞩目的地方,这里曾演绎了全世界最灿烂的文明。今天,当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迈开双脚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时,我们为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而骄傲。历史给这里过多的偏爱,给这里储藏着宝贵的财富。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真诚与崇敬去采撷遗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文明碎片。”


是的,他没有忘记这片黄土地,他为之骄傲,更为之担当、尽责。为此,他毫不吝啬时间精力,用真诚与崇敬不遗余力地采撷这片土地上的文明碎片,一次又一次穿行于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深山古刹的断壁残垣间,在荒坟古墓残碑的只言片语中,在遍布田野的遗址废墟里,在衰草横陈的千年古战场上,流连徘徊,寻寻觅觅,艰难跋涉,小心求证,胸中燃烧的强烈责任感让他忘记了劳累,忘记了孤独,忘记了害怕。上班那会,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4点钟就爬起来开始写作,以致形成了生物钟,一到这个点便自然醒,洗把脸就坐下来提笔抒写,到后来,买了电脑自己敲键盘,不知疲倦地为河东纵情放歌。




主播简介:杜兴业,太原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任编辑。曾荣获太原市劳动竞赛二等功。被评为太原市优秀记者。编辑主持的《912新闻早高峰》节目被评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优秀新闻栏目等。





 ◆ 主播已授权  


敬 告


(版权说明: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异议,请后台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往期荐读:
【师存保】马泉沟柿挂美咂啦(上)
【薛建民】地理人生
【马文荣】原来如此
【乔有国】民间童话故事:锅漏
【郭爱英】遇见美好


原创文学公众号友情链接

《开心钥匙串公众号》主编:诗玛芊,实名杨玉川。以发布个人长篇纪实连载《伍拾年淡事》为主,兼发其它作品。另设《百姓小传》栏目,发布朋友们的纪实作品。



谢谢欣赏,点个在看吧~~~



家在山河间
北依中条山,南傍黄河岸,祖辈古虞人,家在山河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