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 每周“益”语 | 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下)

文摘   2024-12-13 16:33   上海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点我们需要注意?今天与大家分享12条教育孩子法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07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感到失望。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有客观的看法,敢于说出真理。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正面肯定他们的想法。

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少儿思维的特点,采用把复杂事物分解简化的方法,分期、分批地向他们解释或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







08慎用惩罚法则

孩子在犯错中逐渐成长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惩罚法。批评和处罚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以便下不为例。

惩罚方式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罚,比如罚孩子写字、劳动,会让他们认为这些事是坏事而产生厌恶情绪。







09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

家长的阅历比孩子丰富,对后果更具有预见性。比如,在指导孩子选择兴趣专长或申报学校时,家长可以对前景作些调查,并根据孩子特点鼓励其往哪方面发展。然而,如果没经过自己头脑分析思考,仅仅随大流赶时髦人云亦云,不是有效的后果分析法,往往会耽误孩子。







10规矩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教育孩子做到这点并不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那么孩子也会目无权威,表现得无法无天无规矩。







11延迟满足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孩子能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物,他们的恒心和耐心就得到了考验。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父母可以延迟一会儿满足他们。如果无法“避免”“减少”某种诱惑,那么请不要立刻做决策,而是“推迟”一下,留点余地。比如,给孩子制定一个购物规则:不在第一次看到某个商品时就购买,下一次再看见依然很想要,我们可以再商量购买。








12二十码法则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二十码”是个象征,意思是说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并随时准备切入,而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管教,应该注重大的方面,尤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年幼的孩子生活学业上或许需要比较具体细致的指导,但也要适当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性。青春期的孩子最烦家长事无巨细的询问唠叨,因此家长不要没完没了,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与其成为被烦的唠叨家长,不如豁出去让他们耽误一两次而换取教训。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转自:中国教师报,有修改

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
发布最新的校园动态,帮助您了解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的各项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