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线下超商巨头的标志性旗舰店铺,却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最高潮处“戛然而止”。
11月11日,位于广州正佳广场负一层的百佳永辉超市正式停业。南都记者现场看到,超市出入口的闸门已经拉上,有部分工作人员在封闭区域内清理货物。
百佳永辉超市在店铺门口的停业公告中披露,2024年开始,该公司已经启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调改,总部正在对各项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与优化,经过综合评估,决定正佳广场店将于11月11日起停止营业。
据了解,这家门店至今已经运营20年,最早是百佳超市,2013年改造变身为百佳旗下Taste品牌,Taste和Ole’至今仍是广东高端超市的代名词。2018年,随着百佳与永辉超市的合并,这家门店再次更名为百佳永辉。
记者留意到,继上半年以来,今年三季度大批超市继续退出市场。尽管原因各有不同,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秋天共有119家商超门店关闭,其中不乏永辉超市、步步高、北京华联、华润万家等知名品牌。与此同时,名创优品收购“本土超市之王”永辉超市,阿里即将抛弃另一“超市之王”大润发的消息也尘埃落定,大卖场看起来似乎“没戏了”。
“超市行业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前不久,在广东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24华南超市发展大会暨广东超市发展论坛超市精选商品展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教授陈立平表示,“在焦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像盒马、胖东来这样的超市还在进行自救和帮扶,中国零售业正处在变革期。这个阶段,不能仅站在零售的角度去预判行业,必须从全产业链出发。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一场流通革命,是对供应链的再造,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中国商超体系以往依附进场费的生存模式可能会消失。”
大卖场业态能否再“抢救一下”?
“商超业态开始出清,尾部企业以及表现不佳的门店必然被市场淘汰。”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
“超市行业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教授陈立平表示,在焦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个行业现在也有一些变化。有些企业家站出来,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比如,盒马去年试水社区折扣店,开设了硬折扣店品牌盒马NB等,胖东来也在帮助永辉、步步高、贵州合力超市进行调整。今年4月,胖东来透露去年挣了1.4亿元,这样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不少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还有德国的奥乐齐超市,在中国也保持着逆势增长。“零售业正在自救,正在奋力的去探索一些新的发展道路”。
3到5年“去进场费时代”将到来?
陈立平表示,总的来讲,这个阶段不能仅站在零售的角度去预判行业,必须从全产业链出发,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一场流通革命,对供应链的再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教授陈立平
南都了解获悉,此前大卖场长期依靠渠道中的优势地位,向供应商、生产企业收取进店费、陈列费,以及节假日的堆头费等各种杂费作为主要利润来源,并辅以3-6个月账期为基本配置,以此实现快速滚动发展。
第二流通革命从2010年到2020年。这个期间互联网平台兴起,新零售产生,快捷的到家服务提高了效率化。互联网平台便利消费者购物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供应链。比如,厂商与消费者直通的营销模式。
实体连锁商超去KA化,也就是直接从品牌商或厂家直接采取底价采购,然后直接卖给消费者,去掉了中间环节,绕开了经销商,放弃了长久以来的进场费模式,重新回归赚取“进销差价”的盈利模式。
“中间商”会不会消失?
但“如果进场费消失,商超体系能不能依靠商品的进销差价实现盈利?”对此,陈立平却表示,他是很悲观的。“如果提供裸价,也就意味着进货价比现有平均价格低10%-15%左右。然后零售商要承担起所有的中间环节,就目前来看,零售商如果想要依靠20%的“进销差价”来实现盈利,实际操作起来是很难的。”
陈立平表示,2020年疫情至今,中国的零售业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低价格零售时代。“低价格零售可能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它是经济下行,消费低迷、通货紧缩,然后叠加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多重因素造成的。这种大背景下,超市行业面临非常尖锐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全行业的价格竞争。现如今,价格战从商超扩展到了几乎所有行业,在未来5-10年,这个低价格零售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陈立平认为,在低价格零售时代,价格竞争肯定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心理价位。比如一个商品之前是十块钱,但价格战卖到了七元,消费者心理上形成了七块这样一个新的价格标准,一旦新标准建立,超市企业之后就很难涨价。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价格战如火如荼,宝马曾宣布涨价,但市场反应就极其冷淡,这就是消费者对宝马汽车建立了新的心理预期。这正是低价格零售时代对企业最大的挑战,零售业、超市行业很难摆脱、很难改变低毛利低收益的挑战。正因为如此,超市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下推行裸价最终能否带来盈利,面临巨大考验。
“我们看到零售业的变革肯定会引发整个流通体系的变革。”陈立平表示,“中国零售业都在讨论直接交易模式,但未来一家超市不可能直接对接几百个供应商,一个供应商也不可能直接对接几百家超市。如果改革后去掉了中间商,去掉了供应商,去掉了经销商,超市想靠20%的“进销差价”实现盈利根本做不到。”
“我个人觉得去中间化是个伪命题,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中间的流通企业。”陈立平认为,中国各区域的饮食多样化、城市的密度,决定了必须有中间流通组织提供服务,而流通体系的变革核心就是要培育中间流通组织。“之前调研的一家供应链公司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家公司是几个年轻人在批发市场建立起来的,他们早期建产地仓,现在建消地仓,它的消地仓可以直接将商品配送到店里,并且做到少量多品种。“他认为,类似这种的中间组织才是真正为超市赋能的机构,他们从商品的买卖升级迭代到提供服务,“他们可以与超市共同开发自有品牌,承担超市不应该承担的功能,这样超市才能盈利。”
超市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超市行业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陈立平表示,经过他长期的研究发现,低价格零售时代,超市企业目前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第一个趋势就是零售市场细分发展。通货紧缩加快了消费的分层,使市场细分化趋势明显。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它的发展的空间,零售业才有利可图。比如日本商超中,既有高端超市,也有中高端超市,也有平价超市,还有折扣超市。
目前,国内商超的调改是今年的一个关键词。“我个人觉得,不能用传统思维去调改传统卖场,否则不会有特别大的结果。我们不要去看这个超市调改以后销售增长了几倍,而要从长期看,它到底改变了什么,战略有哪些调整?”
第二个趋势就是折扣店。首先,“有些企业家将折扣店看作是一种低价格的竞争策略,认识不同,折扣店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陈立平表示,在一个区域市场中,一个企业自己的超市做得很好,同时自己又开折扣店,这就是把折扣店看成了一个新的业态。“如果按照传统低价格的标准去评价,目前中国的区域市场,大多数超市都是折扣店,同时它又发展了另一个折扣品牌,这种情况很普遍。我个人的理解,区域超市的商品价格降下来,本身就是折扣店,如果这样去拓展,就是把折扣看作是一种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就会不同。”
其次,中国折扣店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在综合食品折扣店,而不是社区零食折扣店。陈立平表示,“我们看到的奥乐齐、山姆会员店等,几乎都是综合食品折扣店。我个人认为零食折扣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因为这个行业只是单纯追求低价,如果做不到低价,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工厂化添加剂的问题,所以它虽然有发展空间,但空间很小。”
最后,就是折扣店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时代,市场空间是有限。“日本折扣店行业在日本超市的份额,占超市行业销售总额的12%-13%左右。折扣店的发展需要规模,这种趋势和老龄化、少子化的时代发展是不相容的。老龄化需要的是多品种少量,折扣店需要的是大包装、降低服务。”
陈立平表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价格导向型和价值导向型两个主要类型,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发展非常好的超市都是价值创造型超市。价值创造型超市有这么几个特点:一就是商品的售价,好东西不贵。二是商品丰富,做到多品种少量。三是拥有非常好的新鲜度。四是现场加工丰富,特别是它的整个产品线丰富,产品全程无添加、有机,重视现场加工,重视自主品牌开发。“我想未来在中国追求盈利的,有利可图的,将是价值主导的超市,比如胖东来,而价值主导型的这种超市也将成为发展的主流。”
声明
来源于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