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秦山核电,看完后点亮在看吧~
11月30日,鲁迅文学奖得主丁晓平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秦山里的中国》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山二期核电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中核集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昌明,中国核电党委副书记张国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芮宏,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一杰,海盐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妹,秦山核电纪委书记钟英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叶国斌,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社长周俊,以及何向阳、白烨、王利明、黄传会、丁晓原、张陵、刘笑伟、刘颋、刘琼、李潘、王国平、张子影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秦山核电共同主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主持。
《秦山里的中国》是一部融工业、科技、科普、历史和现实于一体的长篇报告文学,首次翔实、纵深、整体地书写了中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强核报国创新发展的华章,全景描绘了中国核工业二次创业图强的壮美画卷,以“起”“承”“转”“合”四部交响乐章的样式,完整呈现了秦山核电从“零的突破”“世纪跨越”“国际接轨”到“零碳未来”的史诗历程,满怀激情地讲述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时代故事,塑造了一代代核电人不忘初心、百折不挠、笃行不辍的英雄集体群像,讴歌了国之重器蕴含其中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让人们身临其境般地站在“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的历史现场,从“国之光荣”中看见“国之硬核”、从“国之大者”中见证“国之名片”,是一部立意高远、格局宏大、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阎晶明表示,该书呈现了与新时代有密切关联的新领域,展示出作者在写作上一以贯之的严谨、求实的态度。该书是一部务求扎实、务求真实的作品,人物鲜活、故事厚重,围绕秦山核电,既写了核电站本身的建设过程,又写了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这也从一个侧面为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写出了一段生动的注解。
邬书林表示,该书立意高远,讲述了中国核电艰辛创建的成功历程,是中国人的一个正气歌,它较好地诠释了这个时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当中所做的重要贡献,把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重大工程技术进展通过报告文学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郭义强表示,全面真实地再现重大工程,对重大的事件、重要人物留影留痕,是报告文学的重要责任。《秦山里的中国》很好地体现了丁晓平作为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意识、严谨态度,全面地对秦山核电站建设历程进行了整体呈现。
张国华表示,秦山核电是中国核电的“红色根脉”和“红船”,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被誉为国之光荣。在秦山核电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有自主创新融合发展的秦山经验。《秦山里的中国》是一次科技与文学的双向奔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中国核工业二次创业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历史画卷。
芮宏表示,《秦山里的中国》用扎实的采访、严谨的探究和生动的叙述,以中国核工业二次创业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历史性叙述,它既有现实,又在现实当中融合了未来,以中国核电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线,展开宏大叙事,描绘了核电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集体群像,立体地展现了秦山核电从零的突破、世纪跨越、国际接轨到零碳未来的发展历程。
徐剑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是一位军旅作家对中国核电的一次致敬性的书写,既是一本煌煌大作,也是国史纪录。作品以史带人,运用了大量的考证方法,分量极重。
周俊分享了个人与秦山核电的不解之缘。周俊希望通过《秦山里的中国》的出版,以书为媒,服务于核电事业、服务于文学事业、服务于出版事业。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山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表示,作家丁晓平宏阔视野,笔触凝重,将全球和我国核能事业发展作为背景,细致勾勒了核工业二次创业、自主发展核电的辉煌历程,全面呈现了我国核电从秦山起步到迈向核电强国的精彩瞬间。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指出,丁晓平的精品佳作迭出。《秦山里的中国》引入了历史纵深感,极大地拓展了主题文学的创作空间。全书结构运用起承转合,并辅以文献性叠加,充实了主体部分的叙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表示,《秦山里的中国》写出了核电设计建设发展全过程,并把它放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大环境中,使得这一独特历史进程的呈现更加完整。全书以人说事,以事说人,丰富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是秦山核电的创业史,秦山核电人的英雄谱。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黄传会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是带有实证性的报告文学作品,体现了一位报告文学作家的担当。作者在矛盾中写人物,彰显了人物的鲜明特点。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认为,《秦山里的中国》是一部多重价值复合于一体的厚重作品,包含了时代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科普价值。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歌颂核电人、“老秦人”的伟大精神和创造精神,还从读者的角度提炼出安全和平利用核能的主题,使得该书在科普价值之上又增加了深刻的思想性。丁晓平对公众恐核原因的追问,扩充了中国核电题材的写作范围,并把主题跟中国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连在一起,这是作品的深刻性所在。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院长刘笑伟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有时代性的透视、新闻性的选题、创新性的角度、文学性的表达,是诗史结合的鸿篇巨制。诗的激情、史的严谨、文学+科技的独特题材,共同组成了这部报告文学的文学价值。
《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刘颋认为,安全性和自主性,是《秦山里的中国》的两大鲜明特质。丁晓平从核电安全性切进大众的话题,以普通人的身份代入普通人的观点,使得作品主体和可读性达到良好的统一。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说, 《秦山里的中国》聚焦自主建设核电站这样一个国之重器的能源建设课题,是大题大作、高举高打。作者用贴切、细腻又鲜活的笔墨塑造人物,为读者描绘了整个秦山核电事业发展的群英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李潘表示,《秦山里的中国》巧妙融合了工业、科技、历史、科普和现实,展现了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全书细节饱满生动,是科学和文学双向奔赴的一次成功尝试。
《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主编王国平认为,该书有明确的读者意识,通过不断的设问解释读者心中的疑问,破除了大家心中对核的恐惧,同时也立起了中国核电人的精神,这是丁晓平作品的显著特点。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编剧、作家张子影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是一部视野宏阔、内容翔实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精心择取、加工提炼,在展示秦山核电站的历史原貌与发展轨迹上不遗余力。丁晓平通过激情的讲述,将当代理想与情怀嵌入历史、现实和时间深处,生成更大的意义空间和精神价值。
中核集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昌明看过书之后感到非常亲切。他表示,丁晓平通过对历史事件入木三分的精准把握,将社会、公众对核电的感知带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强大优势。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表示,该书策划、立意、主题、时间节点,都抓得非常准确。这部现实主义作品,适应了国家、行业、百姓的需求,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运用得漂亮精致,堪称诗体。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一杰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是丁晓平老师又一部厚重之作、心血之作。我们从中读到了中国核电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读到了中国核工业强核报国的创新之路,读到了一代代老秦人精神传承的英雄群像,读到了核电事业为了万家灯火的责任担当,读到了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广阔前景,主题性和艺术性俱佳,实现了科技和文学的融合。近年来,浙江主题出版把文学和科技作为重点,推出了系列重要作品。希望大家能够把笔触对准浙江,多出好作品,助力出版高质量发展。
朱建妹在致谢环节表示,《秦山里的中国》是海盐县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它不仅书写了秦山核电和海盐县互相支持、企地融合共建的佳话,更是这片土地上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汇聚成的史诗。这是一部有温度有高度的作品,它再现了秦山核电人筚路蓝缕、创新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也与新时期的海盐相融相通。
钟英强在致谢环节表示,《秦山里的中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故事,秦山核电铸就国之光荣的创新故事,与海盐县共同打造企地融合样板的协同故事。这是波澜壮阔的中国在秦山核电的缩影,是共产党人敢破敢立、战天斗地的精神血脉传承,是中华民族走向历史舞台中央的真实写照,让核电人深切感受到核电工作如此伟大、核能事业如此崇高。希望通过科技与文学的双向奔赴,准确传递核电信息,全面了解核的特性,直观感受核电可近可亲可爱的特征,共同推动核能高质量发展。
与会领导、专家认为,作家丁晓平肩负报告文学记录时代变迁、反映社会现实、弘扬核心价值的使命,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用脚步丈量秦山的每个角落,走进核岛内部体验核反应堆的神秘,通过讲述秦山核电自主创新、融合发展和企地共融的精彩故事,为大国重器立传,为时代发展礼赞,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作家通过扎实的采访、严谨的探究、独特的结构、清新的笔墨,深情深刻反映了秦山核电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伟大变迁,揭开了我国核工业的神秘面纱,向读者“报告”了“国之硬核”前世今生,堪称中国核电发展的一部“大百科”、一本秦山核电拼搏创业的“新史记”,书写了新质生产力的新篇章,写出了中国核工业人强核报国的家国情怀。
作品简介:《秦山里的中国》是集文学、历史、学术于一身的跨界跨文体写作,是一部有温度有高度的致敬之作,作品除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精神感染力以外,还是一部富含核科学和核电知识含量的科普读本,既有专业精要的表述,也有通俗生动的比喻,还有作者深入核岛内部的亲身体验,响亮地回答了“中国的核电站安全吗”“为什么要发展核电”“核电站是怎样建成的”一系列问题,从文学和科技的双向奔赴中回答了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给读者带来了一场核电知识的科普盛宴,显示了一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所具备的高超又灵活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来源: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秦山核电
责编:凌犇 一审:凌犇
二审:邵帅 三审:田桂红
每日一学
福利来啦!
秦山核电“铁杆粉丝”看过来
为了回馈大家一直以来
对秦山核电的支持与关心
小编连夜为大家争取到了
重磅福利!
公众号后台设置
阅读榜、点赞榜、分享榜、在看榜
每月15号、30号
将从各榜单前10名中
随机选取5位幸运粉丝
送上科普文创1份
本期获奖粉丝(微信昵称)
云梦泽
妙喜
吴宫英
风信子
雨天
请于3日内
私信您的姓名、联系方式、收件地址哦!
活动小贴士:
转发、点赞和在看微信推文,可累计互动数,提高榜单排名。
活动以截止每月15号、30号12点的榜单为证明,每月16日、次月1日公布幸运粉丝名单。
互动越多,奖品越多!快来领取吧!
上月点赞、在看TOP3
【代表风采·履职故事】黄潜: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
意动形随、气蕴神合!首届“秦山核电杯”八段锦比赛精彩上演
25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