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遇上海南沉香,他们开启了“带货”模式……

时事   2024-11-08 20:43   海南  

一缕清香

缥缈变幻、风雅蕴藉

自新石器时代先民

寻香物“燎祭”算起

中国香文化已绵延数千年

古人谈香,必言“沉檀龙麝”

这排在首位的,便是沉香



所谓沉香,顾名思义

就是一种能沉入水中的香料

实际上,沉香并非一个树种

它是瑞香科沉香属树受伤后

创伤部位形成的

含有木质成分和油脂成分的混合物


古人对沉香的“物恋”由来已久

他们用香、闻香、品香、悟香

从香之用到香之韵

再从香之德到香之道

一批爱香又懂香的“香家”

留下了一系列关于沉香的观点和著作



南朝陶弘景是医药学家

对沉香的药用价值颇有研究

他善用沉香和其他合香

调制药物,治病救人

在《本草经集注》中

将沉香和鸡舌香、藿香等并列

认为其“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


宋代是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期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跻身“生活四艺”

文人墨客案前挥墨、静坐读书、布席啜茶

都会燃一炉香助兴

“香家”自然不少

许多研究香料的著作应运而生

如丁渭的《天香传》

沈立的《(沈氏)香谱》

洪刍的《(洪氏)香谱》等



与此同时

海南沉香

在一众行家的推介下声名鹊起

成为香界顶流



北宋初年

地理学家乐史

在《太平寰宇记》中

多次提及海南沉香

“琼州出煎沉、黄熟等香”

“儋州昌化郡……煎沉香出深峒”

这本书让海南沉香开始被大众知晓


真正把海南沉香推向巅峰的

是北宋宰相丁谓

丁谓在京城任职期间,经常接触沉香

在沉香品鉴方面很有发言权

他被贬崖州(今三亚一带)后

结合实地考察掌握的情况

写就名篇《天香传》

说“崖香”品质“甲于天下”

实际上赋予了海南沉香

“天下第一香”的地位



七十多年后,苏轼被贬海南儋州

在逆境中感悟到了沉香的精神文化价值

绍圣五年二月

谪居雷州的苏辙迎来六十岁生日

苏轼给弟弟寄去一块沉香山子贺寿

盛赞海南沉香

“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

并鼓励弟弟以沉香为榜样

做一个立场坚定、精神超然的君子

他由物及人、以物喻人

将品香提升到了

立身修行、明德悟道的新高度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

爱香成痴,被人称为“香圣”

据说,他曾用沉香配制出

意和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

合称“黄太史四香”

受到时人追捧

黄庭坚还总结撰写了《香十德》

揭示了香在疗愈身心方面的作用

点出了香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

延续丰富了老师苏东坡的香论



蔡京之子蔡绦

在《铁围山丛谈》中说

“(沉香)占城不若真腊,

真腊不若海南黎峒。

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

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

为海南沉香的美誉度一锤定音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对沉香的别名、产地、药性等进行梳理

引用了“一片万钱”之说

对海南沉香的价值自是十分认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2024沉香花梨国际大会”

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海口举行



从不同角度展现

海南黄花梨与沉香的非凡风采

打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融媒工作室

“看鉴海南”短视频栏目

特别策划了两组系列短视频

《海南花梨“变形记”》系列已经推出





即日起

推出《海南沉香“家常事”》系列视频

三个篇章分别为

《香家篇》《香常篇》《香事篇》

每一集都精心制作

带您一探沉香世界的古往今来

从文人墨客的品香文化

到沉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再到采香、制香的传统工艺

展现沉香文化的深厚底蕴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融媒工作室、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南日报新媒体中心、海南省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总监制:林绍炜 彭玉斌

监制:周华岚 周元 陈书焕 张杰

策划:岳嵬

文案:李宜瑾 罗安明 蔡佳倩

统筹:周圣涛 王景瑄 蔡佳倩 李晓梅

脚本:廖珉乐 李宜瑾

摄像:陈明文 邱洪高

《看鉴海南》角标题字:吴楚宴

角标设计:周达延 林琳

翻译:杨龙贤(英国)


责任编辑:陈楚宁 周钰

内容审核:林叶

值班总监:史雅洁

值班主任:戎海

总监制:罗建力



觉得内容好看

点个↓↓

海南日报
读懂海南,看我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