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合肥市第六中学是一所著名的“中国百强中学”。近日,在庆祝合肥六中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上,“杰出校友”作家金科先生作为校友代表致辞(限5分钟)。致辞产生了热烈反响,许多听众向作者索阅讲稿。鉴此,经作者应允,特编发这篇讲稿,并配发有关图片,以飨读者。在合肥六中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母校领导、老师和校友们,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中学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久远的,甚至于是终生的。” 我之所以爱上文学和写作,就是因为当年在合肥六中读书时写的作文,受到过语文老师的赏识和嘉奖。我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到成都工作后,并没有从事文学工作,但是好几位老师都还给我写信,鼓励我不要放弃文学和写作。而且直到今天,还有一位高龄的语文老师仍然在关注着我的写作。 所以,每当有媒体问我:你的文学摇篮在哪里?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我的文学摇篮就是我的中学母校:合肥六中。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母校度过的,有着将近五年的时间。 1969年那年秋天,我第一次走进母校,成为了合肥六中在“文革”期间招收的第一届初中学生。然而,那时合肥六中的校名已被改成了“合肥农药厂向阳中学”。这个特殊的校名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产生的,虽然仅仅存续了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却也见证了那个荒诞的岁月。由于受到“文革”的摧残,当年的校园荒芜一片,混乱不堪,教室里连课桌、课椅都没有,我们学生就是自己带着小板凳或是找几块砖头在教室里上课的。 需要感恩的是,就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和恶劣的环境里,老师们依然兢兢业业,甚至于冒着风险为我们传授着知识。正是由于当年老师们的辛劳奉献,尽管我们高中毕业都成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而当“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之时,我们那届的四个高中班,竟然有着近半数的同学从农村,从工厂,从待业青年考上了各类大学,其中一位同学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在高考升学率仅有百分之几的那两年里,这无疑是一个奇迹。是合肥六中改变了我们很多同学的命运。 时光一晃,转眼之间,我离开母校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了。作为一名作家,我曾经向母校捐赠过自己的著作,也曾经以母校为题材写过一些文章。其中一篇长文《漫忆“文革”时期的合肥六中》,在《江淮文史》杂志发表后,不仅被收进了《合肥六中校史》,而且还被选进了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合肥文史资料全书》。从而为母校的那段峥嵘岁月留下了一个历史印记。 八年前的“读书节”,我曾经回到母校的“思源大讲堂”,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过“文学和人生”。这才知晓,著名的合肥老一中校园,竟然也成了母校的新校园,为此感到非常惊喜。 这次回来,我又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宏阔的,壮美的合肥六中菱湖校区。作为一个老校友,更是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相信一代又一代的年青校友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读书学习,一定也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让梦想成真,让岁月留香。 一个学子无论身在何方,走的多远,母校都是他们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故乡。 在母校70华诞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为合肥六中昨天的辉煌点赞、致敬!为她更加美妙的明天给力、祝福吧!
金科,1955年生于合肥,曾在安徽当知青和工人。1978年秋考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为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秋到成都工作、定居。
业余爱好写作。曾兼任四川省散文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四川散文》杂志总编,《川渝散文百家》文集主编。著有散文集《乡贤》等文集多部。长篇散文《祖父》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发表于《北京文学》的微型小说《一箱葡萄》,先后被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选为中考语文(模拟)“现代文阅读”试题。系四川省方志馆“名人名作珍藏馆”入馆人物;合肥六中和淮北师范大学“杰出校友”。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
记忆中的往事——通过回顾往事,交流情感经历,分享人生感悟,传递人生正能量……阅读更多原创作品的请关注《记忆中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