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竹短
一台电视剧盛典不仅仅承载着全年电视文艺的回顾与记忆,更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振奋着行业向好向强发展的决心和密码。
如果说有哪种文娱形式能够真正为全民喜闻乐见, 电视剧一定是其中之一。作为覆盖面广、接受度高的电视文艺形态,电视剧集常常是大众茶余饭后的闲暇消遣,也是满足精神生活的重要媒介。
回望2024年,中国电视剧精品迭出,爆款佳作频频涌现,大量剧作在丰富观众精神世界的同时充分彰显主流文化价值。农历新年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电视剧行业的高光时刻,CMG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成为献给广大观众的一场视听文艺盛宴。
汇集全年精品剧作,颁发年度创作荣誉,奏响行业振奋凯歌,《CMG第三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作品作为主角,致敬生活、致敬经典、致敬奋斗,汇聚时代光影力量,引领行业创作方向。
▍人民情怀:致敬生活的诗意创作
2024年,我们在电视剧荧屏上见证最多的,是某个侧面的自己。在“剧晚”上,一批现实题材精品佳作重新登上舞台,并获颁一系列荣誉,以深入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视角回顾现实生活的幸福本质,也激励着勇往直前的奋斗信心。
从《城中之城》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到《小夫妻》对平淡生活的描摹,从《小巷人家》在年代背景下反映的三个家庭的苦辣悲欢,到《灿烂的风和海》对中国澳门摩登繁华与古朴市井的恰当反映……这样一批聚焦不同年代、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现实题材作品,却有着一以贯之的相通主线——用影视的镜头语言照拂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因此,在这些现实题材作品中,一批小人物群像也被淋漓尽致地形塑出来,充分引发着普罗大众的情感共鸣,在致敬生活的过程中完成艺术化的写照和诗意化的升华。
引发全民收看热潮的《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敢爱敢恨又充满事业斗志的故事让人看到中国女性身上的坚韧和力量;《我的阿勒泰》里闺女李文秀在辽阔天地下的畅快奔跑,带给都市生活节奏里的观众一种来自自然的诗意与天真;《南来北往》里,乘警汪新为守护乘客安全,经历了一系列颇具戏剧性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成为奔波在铁路一线公安干警群体的缩影……
盛典向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和创作者授予荣誉,并邀请他们重新站回舞台,既是对艺术塑造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诗意生活的充分鼓励。当我们在盛典中再度走近这些优秀作品和人物形象,他们在荧屏上的演绎与塑造便仿佛跃然眼前,曾在观剧时与他们一同感受到的共鸣与共情也涌上心头。一个个镌刻现实的经典角色也成为大众生活的某种映射,让生活中的我们在他们身上汲取到精神力量,激荡起向美好生活继续进发的原动力。
以日常生活为题之外,电视剧也聚焦一系列不平凡的英雄史诗。在“剧晚”上,聚焦主题主线的重大作品除了获颁荣誉,还专门设置一系列具有代表意义的文艺节目。
《山花烂漫时》在播出时就曾收获观众满满泪点,当剧中反映的主角——华坪女高十四届毕业生代表齐聚盛典舞台,发出“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呐喊时,张桂梅校长燃灯般的培养便有了具象化的表征,富有力量的女孩子们果然在祖国建设的各个角落发挥着各自的贡献。无论现场嘉宾还是电视前的观众,都在齐诵的激昂誓言里,感受到文艺带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海天雄鹰》《上甘岭》等电视剧主创站上盛典舞台,重新演绎剧中的经典台词,向历史上的原型人物致敬。那些铁骨铮铮的豪言壮语,恰恰是换来美好生活的钢铁意志。英雄的形象在一语台词中显得不再遥远,艺术化的记录让每个我们都见证着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是盛典用文艺的笔法谱写出动听的主旋律。
盛典的文艺展演部分充满匠心。除却聚焦主题主线的经典致敬之外,盛典中的文艺节目无一不体现出创意与巧思。比如开场秀中刘亦菲收到了尼格买提送的钢铁玫瑰,恰恰是对《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收到礼物的巧妙callback。
▍精品导向:致敬经典的高光成就
大剧看总台。近年来总台充分发挥国家级广电媒体的风向标作用,以精品创作为选剧标准,播出一批叫座叫好的优质影视作品,既为观众遴选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品质内容,也夯实了“大剧看总台”的金字招牌。
在“剧晚”上,精品创作的身影随处可见。《庆余年第二季》《清明上河图密码》等精品古装大剧登陆荧屏,用极具东方意蕴的精美表达,在符号与精神的双重层面写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年度影视金曲荣誉获得者代表周深献唱《庆余年第二季》片尾曲《借过一下》,舞台再现了范闲“殿堂之上,背闲诗两三章”的高光时刻。一股潇洒的侠气在金曲的旋律中被重新映刻,让古风与现代的迥然风格在歌曲的演绎中充分融合。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精品的诞生也是综合创作的结果,年度金曲登上盛典舞台,恰恰反映着影视从业者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创作初心。
以精品创作为基底,2024年中国电视剧扬帆出海,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观看与赞誉。盛典特别设置年度海外传播大剧等荣誉,助推中国电视剧全球传播,让精品剧集在国际社会得到充分展示。
《我的阿勒泰》用灵动绝美的自然风光,向全球展示了大美新疆的辽阔,成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剧集;《庆余年第二季》在戏剧性的故事中,串联着富有东方神韵的意象表达,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华文化的含蓄魅力。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以影视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在精品创作中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这是中国电视剧的使命任务,也是逐步完成的成就目标。可喜的是,我们能在一年一度的“剧晚”中看到出海的帆,这是总台为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大国形象所做出的努力。
去年,中国电视剧“高原上见高峰”,这也是精品创作的实力导向。盛典评选出《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追风者》《庆余年第二季》《微暗之火》《玫瑰的故事》《南来北往》《我的阿勒泰》《海天雄鹰》《前途无量》《凡人歌》《山花烂漫时》《日光之城》《上甘岭》《小巷人家》《我是刑警》15部年度优秀电视剧,以及《西北岁月》《城中之城》2部年度大剧,向高原上的高峰致敬。
这些作品成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年度高光,也将成为值得反复回味的经典力作。盛典以总台标准为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树立标杆,以国家级广电媒体的平台为电视剧行业发展描绘了精品创作的价值导向。
▍行业引领:致敬奋斗的振奋号角
对于电视剧行业而言,“剧晚”不仅是对全年高光时刻的总结,更成为一场有团聚意义的行业盛会。除了获颁荣誉的广受观众喜爱的实力演员之外,以徐纪周、秦雯、曹华益、赵依芳、苏晓、孙忠怀为代表的行业专家和幕后创作者亦齐聚一堂,这本身就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场交流与讨论。
此外,“剧晚”还新增了“年度新锐”荣誉。在去年的盛典上,中国电视剧精品制播联盟发布了“青年创作人才计划”,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当初埋下的种子一开花结果,一批新锐已在行业的呵护发展中斩获佳绩,这也成为总台“剧晚”为行业补充新鲜血液的有力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剧晚”特别设置了年度摄影、年度美术、年度声音制作、年度剪辑等年度幕后荣誉,为默默奉献的幕后创作者提供“被看见”的机会。
影视作品的呈现不仅体现于演员的表演,更需要台前幕后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为摄影、美术、声音制作、剪辑等工种,以及导演、编剧、制作人等主创颁发荣誉,总台“剧晚”意在引领影视行业工业化的整体进阶,推动编演导摄化的全方位精品化。这些荣誉,也将鼓励更多影视从业者继续接力奋斗,为精品化创作不断贡献力量。
一座城赋能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我的阿勒泰》播出后,2024年上半年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1846.6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0%;《日光之城》助力拉萨文旅,2024年国庆假期拉萨接待游客198.91万人次同比增长7.45%。《灿烂的风和海》让澳门成为新的旅行目的地,《清明上河图密码》助力古城开封获得来自影视剧的游玩种草,一句“北京到底有谁在啊”让“京产剧”《玫瑰的故事》成为北京文旅的“活名片”……影视与文旅的相互赋能,让电视剧具备了全新的现实意义。
盛典为这种能量持续加码,在总台牵头引领下启动“影视文旅消费融合年”,旨在通过推动影视和文旅更深度融合,激发消费内生动能,进一步推动实现一部部影视作品与一个个旅行目的地的“双向奔赴”。
“剧晚”既是一台献给所有电视剧观众的文艺盛宴,也是一个为影视从业者搭建的交流平台。
一台电视剧盛典不仅仅承载着全年电视文艺的回顾与记忆,更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振奋着行业向好向强发展的决心和密码。恰如盛典末尾小朋友们唱响的《一路生花》,以“剧晚”为年味加码,注定将让“大剧看总台”的金字招牌更加响亮,也注定将引领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一路生花”。
请点“赞”和“在看”,第一时间接收行业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