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和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提升基层应急救护能力。2月10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志愿者协会联合县红十字会,在县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基地举办2025年首期“生命护航·文明同行”心肺复苏主题培训文明实践活动。副县长单云韬受邀参加此次首期活动,全县消防指战员、志愿者代表等70余人参训,通过“理论+实操+认证”模式,推动急救技能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以专业急救技能为明水“园林、人文、宜居”城市建设注入“生命守护力”。
理论+实操:急救知识全流程覆盖
活动特邀县红十字会急救培训讲师王岚涛担任主讲。课程以“黄金4分钟”急救理念为核心,系统讲解心肺复苏(CPR)的操作原理、适用场景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方法。讲师通过真实急救案例视频,直观呈现突发心脏骤停的紧迫性,并结合人体模型现场拆解“评估环境—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标准化流程。“按压深度需达5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注意手臂垂直用力......”参训学员在讲师指导下分组练习,通过智能模拟人实时反馈调整动作精度。
消防+志愿:锻造应急联动尖兵
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县消防救援大队派出30余名队员参训。“火灾现场常伴随伤员救治需求,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能让我们在灭火救援中实现‘双线作战’。”消防员张艺博在考核中以98分成绩通过认证。志愿者团队同样表现亮眼,县志愿者协会会长杜洪江表示:“在社区服务时遇到突发情况,我们不再手足无措,专业培训让志愿服务更有底气。”
考核+认证:构建长效培训机制
本次培训设置理论测试与实操考核双重门槛,70余名学员通过严格评审取得红十字会颁发的《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枢纽,联动消防、红十字、志愿者三支队伍,将急救培训纳入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年度必修课,计划在全县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主题培训活动,打造“急救技能进乡村”“社区安全角”等文明实践项目。
此次系列培训标志着明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专业化、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下一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持续深化“技能赋能文明”工程,整合消防演练基地、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心理疏导等系列实训,推动文明实践从“活动化”向“功能化”升级,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媒体记者:张午闯
全媒体编辑:邓晓月
一 审:吴昕格
二 审:王珊珊
三 审:杨士伟
总监制:乔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