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拥有持续、坚韧的生命活力,绝不是外在的肯定和认可!
情感
生活
2024-09-10 23:22
江苏
感同身受,意思是对于他人的感受、情绪和处境,就像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过一样。希望有人始终对你感同身受,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回归现实,如果我们的感受被尊重到,并且不被随意评判,已经算是很难得的待遇了。即使再要好的朋友,再亲密的爱人,即使有人与你有过相似的某些处境,也没有办法时时、事事都能与你心意相通。因而,独自面对自己恐怕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功课。越是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便也越懂得如何与他人和世界相处。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希望我们凡事都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ta的情绪,对你来说,会是一份挑战嘛?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挑战,更是无法达成的事实——超越了我的有限性。几乎很少有人会拒绝被深深的理解,完全的懂得。一刹那间的思想共鸣,对话中碰撞出的惺惺相惜,某些文字替你说出了心声,都会让我们欣喜不已。我们知道,那些碰撞,那些共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那些思想、文字、对话只是那个人的一部分,那些或许与你很不相同的陌生之处。一个人的内在始终聚焦于被他人理解,被认同,从他人那里获得安慰,同情和肯定,就会越发迷失自我,失望随之而来。可能有声音说:「你看,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满足我的需求。」或许也会有窃窃细语的自我审判:「我太不好了,就因为我不好,所以才会如此。」也许会是:「他们太没爱心了,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冷漠无情,都没有人在乎我。」你看,聚焦的中心是:“我.....我......我......”这也是为何说,一个人心中只围绕自己时,最痛苦,最空虚,最没有价值感。
我有一次限于情绪低谷,向一位很尊重的前辈请教,对话中,她很直接的指出我的问题,“你发现没,你一直在说“我....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看到她的文字,我立马知道她意指如何,是啊,唉,道理何尝不懂呢。于是,我回看了一下与她的对话,那种迫不及待想要走出低谷的渴望,以及毫不修饰的用词,的确,整个聚焦在“我”上——我的匮乏,我的担忧,我的小信......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存在意义是如此不确定,就需要外界发出讯息作为我们自我认知的标准和行动的驱动力。
如果我们的焦点在我们的需要上,我们的匮乏上,就越发患得患失,越发失去信心,也就越无法聚焦在TA的话语里,并相信。可惜的是,也会错过或忽视他人的许多善意,看不见自己已经拥有的诸般EN典,又或者随便抓取不合时宜的替代和“帮助”,填充不安的心灵。这样的内在,就像房子建在沙土上,虚弱不堪,很轻易坍塌掉。让我们拥有持续的、蓬勃的、坚韧的生命活力,绝不是外在的肯定和认可(是锦上添花,是人间温暖),而是内在的力量,是那些坚定的信念,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往哪里去。- the End -
文 @宣灵苏 / 人在江湖,手不持剑
公众号:宣灵苏
备用公众号:宣灵苏的杂货铺
我的私人微信:yanzihuli111
宣灵苏:人在江湖,手不持剑。
下方是本平台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文章为原创,除标明,音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