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诗词天地鉴赏会] → 点关注 → 点击主页右上角[···] → 选择[设为星标⭐]
译文
大年三十这一天,正好在京城度过,“我”长时间漂泊在京城,两鬓早已斑白。
除夕之夜,一方面爆竹声声、春意盎然,另一方面椒香四溢,增加了新年的氛围。
除夕之夜,要守岁,故而人们彻夜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我”在守岁期间,忙着创作诗歌、占卜未来。
除夕之夜,烛光摇曳,烛花绽放,儿女们欢聚一堂,笑声连连。
注释
京国:京城;国都。
栖迟:漂泊失意;游息;耗散;滞留。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张蕴的一首咏除夕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生动描绘出一幅京城除夕夜景图,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家庭的温暖。
“京国逢除夕,栖迟鬓欲霜。”首联是说,大年三十这一天,正好在京城度过,“我”长时间漂泊在京城,两鬓早已斑白。这是写“除夕之地点”。
“京国”二字,道出今年除夕不在家,而在异乡,在京城,故而得以写出京城的除夜氛围。“鬓欲霜”三字,巧妙含蓄表达了时光匆匆,一年将近,而年华易逝的现实与感慨。
“春声生竹爆,岁色动椒香。”颔联是说,除夕之夜,一方面爆竹声声、春意盎然,另一方面椒香四溢,增加了新年的氛围。这是写“除夕之习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爆竹是驱邪避灾、迎接新春的象征。王安石著名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说的也是放鞭炮这个习俗。除夕夜,不仅有放鞭炮的习俗,还有“动椒香”制作花椒的习俗。椒香四溢,则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戒睡听鸡早,占诗探茧忙。”颈联是说,除夕之夜,要守岁,故而人们彻夜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诗人在守岁期间,忙着创作诗歌、占卜未来。这是写“除夕之活动”。
“戒睡听鸡早”,表现了宋代人们就已经有守岁迎新年的做法。诗人渴望在守岁中,能够第一个听到新年的鸡鸣声。同时,诗人也没有歇着,他一边忙着写诗,一边占卜着未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探茧”,是一种占卜方式,寓意着对新年好运的期盼。
“烛花频送喜,儿女笑烘堂。”尾联是说,除夕之夜,烛光摇曳,烛花绽放,儿女们欢聚一堂,笑声连连,共同营造出一幅浓浓的喜庆画卷。这是写“除夕之喜庆”。
一个“喜”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明天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新的一年,好运连连、喜事不断。一个 “笑”字,将除夕节日氛围推向高潮,描绘出一幅家庭团聚的温馨热闹画面。
纵览全诗,语言清丽,情感炙热,年味十足,画面感强,氛围感好,意境开阔,诗境清奇,寥寥数笔,就将一幅绝美的除夕夜景图勾勒出来,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是为除夕诗中的名篇佳作。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