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四九”第一天,陕西省延安市的最低气温跌破零下15摄氏度。在峁梁起伏、沟壑纵横的野外,河道冰封,黄土地冻得发硬,背阴处不时还能看见积雪。寒风吹得人脸颊生疼。
位于甘泉县下寺湾镇的延长石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能建设项目现场却是一派火热场景:吊车正在把钢材送上房顶,挖掘机的挖斗卖力掘进,转运渣土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电焊工、管道工、钢筋工等大约上百名工人在各自岗位繁忙作业。
“今年春节不停工,就在这里过年了。”说到春节假期是否回家话题时,工人们这样回答,“过年干活工资高”“每天好几百块钱补贴哩”“抓紧干完再干下一个”。
延长石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能建设事业部副指挥晁肖哲告诉记者,为了抢抓工期、早日投运,春节期间预计有150多名工人、40多名管理人员坚守岗位、正常施工。
该工地正在建设的是采气四厂甘泉天然气净化厂,该厂是延长石油15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收官之战”的关键节点,按计划将在2025年取暖季前投运。“净化厂就是把地下采出来的天然气汇集起来,在这里脱酸脱水、净化达标后汇入天然气管网,最终送到千家万户。”晁肖哲说。
在冬季的陕北施工,天气是最大挑战,最常见的就是低温导致混凝土无法达到标准强度。怎么办?工人们总结运用建设经验,给建筑“穿”上了“大棉袄”。
踩着黄土路走进约300亩的工地,三个绿色的大暖棚映入眼帘:长宽各有数十米,高度也有近十米,外部的脚手架将建筑整个围住,严严实实包裹着三防布。掀开厚实的三防布,一股暖风扑面而来,里面正用火炉取暖,配合密集的支撑钢管,正加速让混凝土浇筑的主体框架稳定凝固。
“这些是配电房等附属建筑,这样的保温措施,可以让混凝土在正常温度下凝固,保证建筑质量安全,也能保证工程整体进度。”工程参建方陕西化建中区南部项目指挥朱传清介绍。
冻土问题是冬季施工的另一大难题,气象资料显示当地的最大冻土深度近80厘米,如果不及时处理,天气转暖后冻土融化,将给上面的建筑物带来致命影响。施工人员采取置换土地的方式,把可能影响建筑物的冻土挖出转运,置换成干土,确保安全后再建设。
此外,建设者们还使用了工厂化预制、模块化组装等“六化模式”,让项目使用的预制件、设备、管道等在出厂前就装配成型,到现场后直接安装,减少户外施工时间。“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投运,一天输出8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对冬天用气高峰非常重要。”晁肖哲说,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项目将在今年6月建成,投运后将给西安等地的居民送去稳定的日常用气。
春节临近,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关系千家万户。在晁肖哲和工友们奋战新项目的同时,在已经投运的富县采气四厂直罗净化厂,工人们正忙着巡检、化验,保证每天输出200多万立方米天然气。
“越到年节越忙,保供不能出意外。我们主要是检查设备运行、厂区安全、人员工作情况,保证两组净化设备一切正常。”厂区管理人员张项博说,春节得带头坚守岗位,一直工作到正月初三再换班休息。
“90后”的张项博2024年下半年“升级”当父亲,对于将错过陪孩子第一次守岁,他有些遗憾。略微沉默后,他说:“为了过年保供,大家都一样。”(本报记者 薛鹏 自陕西延安报道)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