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不想停止朝鲜战争?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来看,就能领会毛主席的雄图大略!

文化   历史   2024-07-01 20:37   湖南  


抗美援朝战争七十周年纪念之际,很多人都在写抗美援朝的纪念文章,包括一些学者也在谈抗美援朝的意义。但我觉得没几个人把这场战争意义写得更深刻,甚至还不如二十多年前沈志华教授得出的结论。我就不重复他的结论了。我来写写抗美援朝是怎么结束的。
大家普遍的理解是中朝和美韩双方都打不下去了,成了消耗战所以只能谈判停止。但其实远不是这么简单。这场战争的结束以1953年7月27日签订的停战协议为标志。先记下这个日期,而且签订的是停战协定,即暂时休战而不是结束战争的终战条约,或者叫和平条约。这标志着双方还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我们暂时不抠字眼,只是说实际内容。是不是双方真的打不下去了呢?不是!谁还想继续打?
有两人,一是南韩的李承晚,这是大家都知道他不想停战。他的借口是要收复北朝鲜,但其实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因为他是美国人强行扶上总统宝座的,如果战争结束势必要进行大选,那么他还能当总统吗?由于篇幅有限不过多分析他了,直接证据就是朝鲜停战协议,只有三方签字,即中、朝、美,韩国没签字也生效了。
我重点要说说第二个不想停战的是毛主席。这个从来没看见有人写过这方面文章。首先声明,毛主席这么伟大的人肯定不是好战分子。这背后有他深刻的战略规划。我就是要揭示一点毛主席是怎么考虑的。
我先给几个证据证明为什么毛主席其实不想结束,或者说不想这么早地结束这场战争。他在1953年2月7日,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著名的“美国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全面胜利!”。现在这话被解读为中国人民意志的体现,是鼓舞士气的豪言壮语。当然有这层意思,但是还有更多的原因。
其次,毛主席和斯大林从1952年年底多次电报往来沟通,都在说1953年可能要大打。中国为此还进行了25万以上的征兵,并要求斯大林继续援助更多的装备和弹药。斯大林全部同意。
第三,斯大林于1953年3月去世,苏联新的领导人是一个5人小组掌权,有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赫鲁晓夫等人。他们改变了斯大林的强硬路线要缓和美国的关系。于是一个月后战争双方中断的停战谈判又继续。中国虽然同意谈判,但并没有停下军事行动的脚步。1953年夏季,中国志愿军在战场的兵力占绝对优势,兵强马壮,粮弹充足,士气旺盛,前线阵地更加巩固,反登陆作战也做好了全面准备。最高层给志愿军总部的指示是:停是谈判会场的事,军队“只管打,不管停”。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于是,中朝联军在最后谈判阶段连续发动了三次进攻,共攻击敌军目标104处,攻占土地240平方公里。见谭旌樵主编:《抗美援朝战争》。还有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宣称:“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会议记录见于《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毛主席选集》第5卷。
另外事后,毛主席还向苏联大使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从纯粹军事的观点来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继续打击美国人是可行的。
很多人把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解读成因为李承晚不同意停战谈判,所以中朝专门打他。其实不是,他不仅不同意谈判,反而私自释放了北朝鲜俘虏相当于搅合谈判,而志愿军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展开夏季攻势,如上面毛选所说,争取一年内打赢美国。可惜美国不愿意卷入韩国这个坑让李承晚自己去打。加上苏联不同意这个作战方案,所以才又回到谈判的轨道上。
这里着重说说为什么毛主席不想现在就停止战争,因为他有更大的目标,就是想利用美国的厌战、停战的想法,实现2月7日会议上说的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最后的胜利不是帮金日成统一朝鲜,而是要回到1950年12月7日,第三次战役后由印度等13个国家提出的停战条件,即中美等外国军队全部撤出朝鲜,并且解决台湾问题和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等一揽子方案。当然这个结论我没有证据,是自己推测的。
这个推测的合理性在于毛主席一贯的高瞻远瞩思维。
为什么毛主席的看法一般都具有前瞻性?因为毛主席站的高度不同。毛主席看到的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困难,而是站在整个国家的战略高度去看问题。
如同抗美援朝中国出兵是一样的。当时也是没几个人赞成。毛主席做事从来都不是虎头蛇尾而是雄图大略。朝鲜战争打断了他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所以他肯定要在朝鲜战争中给美国以教训并且以某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抗美援朝刚开始他不敢做此想法。但打了三年多他有这个信心。另外,其实印度等国在三年前就提出了这个设想,但那时候他认为这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而且自己挟着连续三战的胜利应该不用这么麻烦,美国没什么可怕的骄傲想法拒绝了。
这里插一句,沈志华教授曾说中国在这地方犯了一个错误。如果这时候停下来的停战条件比真正的最后的条件强太多。但我觉得沈教授这里有点书生意气,美国怎么可能真的答应这些条件呢?
就算打了五战,大家都打不动了,美国还会提出战俘问题拖了一年多的时间。战俘问题还真不是中国故意挑衅不答应。根据《日内瓦公约》双方停战后释放战俘是全部遣返,美国跳出来一个自愿遣返原则,明显是自己就违背国际条约的先例。所以,毛主席的判断是很正确的,美国就是在这里耍了一个阴谋,借谈判拖延时间。实际上李奇微已经发现了中国礼拜攻势的弱点,正在调集力量反攻。事后证明,李奇微的确在四、五次战役让中国吃了不少亏,僵持下来。
所以打了三年后,毛主席也意识到的确没办法把美国赶下海,现在的目标就是把朝鲜战争和台湾问题联系起来最好的时机。所以他一直坚持战斗,利用打和谈两手准备逼迫美国同意原来的条件。也许中国真有实现的可能,谁知道事与愿违,斯大林死了,一切都变了。
后来的故事就不用说了,苏联集体领导改变了国策而朝鲜的金日成早于一年前就主张和谈。中国实在没理由自己独自打下去,如果苏联翻脸停止武器弹药的供应,反而让中国身处险境。只好同意了苏联的妥协,当然美国也做了一定妥协,最后在联合国的调停下达成了停战协议。
正因为双方都不甘心就这么结束,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只能签署一个停战协议,而不是和平条约,等着后人去解决吧。

最后给大家推荐本文的参考书籍《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本书是一部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有关朝鲜战争的综合性著述。波谲云诡的战场上,影响双方胜负的是综合实力,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战场上,血与火、生与死交织,“就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若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别说打赢,可能连残酷的战场环境都难适应。战争实践反复证明,将士们的心理稳定性、抵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能力如何,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方是正版链接,对朝鲜战争内幕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