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痛恨诸葛亮才屡次否决为其立庙的提议?阴谋论不可取

文化   历史   2024-10-15 20:37   湖南  

事情是这样的,诸葛亮于公元234年过世后,蜀汉的很多地方都请求为诸葛亮立庙,但都被蜀汉朝廷给否决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建议刘禅听任人民意愿于成都为诸葛亮立庙,刘禅还是不同意。
一直到诸葛亮死后的二十九年、蜀汉都快灭亡了,刘禅才应中书郎向充、步兵校尉习隆的建议,允许在沔阳诸葛亮的坟墓旁立庙。
以诸葛亮的身份,为他立庙“听起来”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可刘禅却一再拒绝这样的提议,于是便有很多学者,包括易中天这样的前辈皆认为这是因为刘禅对诸葛亮心怀怨怼,或是因为诸葛亮太专权,或是因为诸葛亮生前对刘禅管教太严厉,极端一点还会说刘禅痛恨诸葛亮,所以才屡次将众人为诸葛亮立庙的提议给否决了。
刘禅对诸葛亮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以不立庙来推论他们君臣间有心结的说法,实在是太偏颇、太阴谋论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汉朝的“庙”和我们现在的“庙”是不同的东西:汉朝的庙是“宗庙”,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在儒家传统中,祖先比活着的人重要,因此《礼记》告诉我们:“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廄库为次,居室为后……”
打个比方,你辛辛苦苦不吃不喝三十年买了块地要盖房子,依礼,你得先将祖先住的宗庙盖出来,最后剩下的地才属于你的住家。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礼记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宗庙的规定仅限于那些贵族,像我们这种没贵族身份的,去祖先坟前祭拜就好了
《礼记》是先秦的东西,到了秦汉,已经没有天子、诸侯、大夫、士这样的封建阶级,那要大家怎么立庙呢?
那就不立庙了!所以秦汉四百年,原则上只有皇帝立庙,少数刘姓诸侯王,和皇帝是堂兄弟那种,或许皇帝特别喜欢你,才会帮你的父祖辈立庙,除此之外,从来没有皇帝为臣民立庙的,最多派人帮你盖一个豪华的坟墓,派人帮你扫墓,或是把你画在xx阁上做表扬而已(汉朝可还没发明配享太庙这一套)。
一般人是会在坟墓旁盖祠堂,权臣也会把祠堂盖得很豪华,但那终究不是定义上的“庙”。
当然,民间会为一些有名望的人立私庙,两汉政府对此没有特别政策,有时候会把这当“淫祀”取缔,有时候也会许可,像东汉末名士陈寔过世时,何进掌管的朝廷就“许令以下至于国人,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其如祖祢。”
而汉朝唯一不姓刘、又正式立庙的人叫曹操,那是建安十八年,曹操以魏公的身份,在邺城建立五庙,连王莽都没干过这事。
回头看诸葛亮立庙的争议。按《襄阳耆旧记》,诸葛亮刚死的时候,蜀汉很多地方都申请为他立庙,可蜀汉朝廷开了个会,认为不合礼制,所以不允许;
第二次是有人建议刘禅说,皇上你就不要管老百姓,让他们在成都立庙吧(“听立庙于成都”),可刘禅仍旧不同意,最后才有习隆与向充在沔阳立庙的折中办法。
第一次提诸葛亮立庙申请是被朝议驳回,当时参加朝议的还有一大半是诸葛亮留下班底,驳回理由也很正当:以前就没这样搞嘛!
第二次立庙申请,驳回的理由也显而易见,天子宗庙就在成都,怎么可能让老百姓再开私庙呢?
习隆和向充也明白这两点,所以他们提出折中方案时,还先强调:“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
理论上,蜀汉政府不为诸葛亮立庙并不是什么问题,诸葛亮有儿子、有坟墓,自然有家里的人会祭拜他。但显然蜀汉百姓太热爱诸葛亮了,他们到处设置私人祠堂,就演变习隆等人所说的:“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
百姓又不是儒生,祭祀可不管《礼记》那一套,各地祭拜诸葛亮时一定花样百出,什么流水席啊、花车啊,可想象也会有借机卖“武侯神油”之类的奸商,这样对诸葛亮的形象反而是个伤害,所以习隆等人才向刘禅建议,还是在诸葛亮墓的旁边立庙,将私自祭祀他的人全导去庙里,同时也好取缔私人祠堂。
结语:阴谋论人人爱,像我也希望做出“刘禅将公主嫁给诸葛瞻,是对诸葛亮的报复,因为公主长得很丑”之类的论点,奈何就是没有证据,咱们还是要依照史实来说话。
(完)
推荐阅读:从前的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现在的刘禅是否有过度翻案之嫌?
刘备为何要听从诸葛亮建议杀养子刘封?背后真相超残酷
五分钟看完刘备真实的一生:汉献帝居然是刘备的祖爷爷!
诸葛亮以严刑峻法治国,为何百姓毫无怨言?
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