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你读过最冷门、但「含金量极高」的书是哪本?

财富   2025-01-03 21:03   北京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读过最冷门,但「含金量极高」的书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收获了9万赞和22万收藏。回答里提到的这本书有多冷门?--- 冷门到当时豆瓣上仅有220个评价,且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翻译版。这本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呢?--- 这仅有的220名早期读者,给了这本书8.7的豆瓣评分。作者Steve Pavlina,是全球个人成长领域top级别的大咖,他自己创办的个人网站stevepavlina.com有来自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浏览量。
这本书,就是《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中文版《聪明人的个人成长》于2023年1月出版,书名相当鸡汤,堪称原著被译名耽误的典范。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确实是“个人成长”,但它绝不鸡汤。

“个人成长”这个词现在好像已经被用烂了,但个人成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我读书算个人成长吗?我运动算吗?搞副业算吗?其实我们在生活领域中取得的每一次小改进,都是一次个人成长。正因为这样,我们有时候觉得个人成长是一件有点散乱、不成系统的事情。好像感觉什么都能算个人成长,但又好像从来都没见过真正成体系的阐述。
但实际上,个人成长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这件事情有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
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是用一个理工男和非常INTP的思维方式,给「个人成长」这件事搭建了一个「完整系统」:这个系统由「7条原则」组成,每条原则之间相互关联、又能两两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个人成长指南。用一张图来表示,就是这样:
最底层的三个原则就是Truth、Love和Power,由这三个原则两两组合形成的新的三个原则就是:
Truth + Love = Oneness
Truth + Power = Authority
Love + Power = Courage
最后由这六个原则组合成一体的,便是第七个原则intelligence了。

Truth(真实)
在这七条原则里,我认为Truth是最重要的那条,没有之一,后续所有的原则以及其衍伸,都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不真实的时候,往往是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如果你都不能对自己诚实,承认你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你只会用“好歹它的薪水还可以”、“好歹我经常能摸鱼”来找补和自我平衡,就不太可能放弃这些secondary gain(次级收益)去寻找一份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如果你都不能对自己诚实,承认现在这个伴侣并不能滋养你、甚至时时消耗你,你只会用“但我已经跟ta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可是都已经有孩子了”,“可是ta对我父母还不错”来掩盖这份不满,那你也不太可能拿得出勇气和对自己的爱离开这段糟糕的、要死不活的关系。
如果你都不承认有问题,那又如何解决问题?用大厂黑话说,它没有抓手,也无法落地。
很多人很疑惑,一提到自我成长就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开始。答案就是,从面对自己开始,从承认问题开始。
也就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基础原则:真实。
个人成长,首先必须是真实的成长。当你否认自己的真实状况时,你就远离了“真实”这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根基和起点都是虚假的,那后续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而想要获得真实的个人成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觉察自己的真实处境。

Steve在书中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如果你固执地不想承认自己正站在点A,那就永远没法从点A走到想要的点B。你否认A,抗拒A,拒绝接受A,这些只会让你停留在A。


你想要达到某个目标,但暂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可以的。


什么是不可以的?


是你跟自己说谎,假装现在的一切都很完美,但你心底里知道其实并非如此。


我自己对这一点深有感触。22年底我决定从光鲜亮丽的世界500强外企裸辞的时候,就是能坦然承认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的时候。我如果想到达B点,首先得承认自己并不喜欢我所在的A点。
但我在我的职场生涯里,见过很多在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干了十几、几十年的人,他们每天麻木机械,除了在出薪日那天比较开心(有时候是更为沮丧)之外,几乎每天都郁郁寡欢,偶尔怨声载道,上班如上坟。
但如果你问他们:这是你理想的工作吗?他们会说:这份工作好歹很稳定/是个大平台/是世界500强/福利还不错/老板起码表面上比较decent/同事素质比较高...
可是我问的是:这是你理想的工作吗?
是什么让人难以承认自己的真实状况?是什么让人逃避面对事实?是Secondary Gain(次要收益)。我们逃避,一定是因为我们能够从逃避中获得某种收益,这种从逃避中获得的收益,就是次要收益,也是“真实”原则的最大阻碍。
为什么它叫“次要收益”?因为我们本来应该做的,是直面真实的问题,继而作出改变,获得真正的心之所向。我们的心之所向,才是我们的“主要收益”。与之相比,很稳定/是个大平台/是世界500强/福利还不错/老板起码表面上比较decent/同事素质比较高...都是次要收益。
为了帮助读者们更清晰地评估自己的真实处境,Steve在书里给了大家一份评估表,从生活习惯、事业工作、金钱、健康、精神发展和教育、关系、家庭、情绪、品性、人生目标及灵性发展等方面为自己打分。它长这样:

现在,你也可以暂停阅读,给每一个列出来的领域打分,1是最不满意,10是最满意,看看你在各个领域能打多少分。你无需向任何人展示评估结果,所以请对自己诚实。

Steve在这个环节给了我当头一棒。除开8-10和1-2这种明显的满意和不满意的领域,那些3-7分的领域往往是迷惑性最强的陷阱。事实是,在3-7分的那些领域里,得到的全都是次要收益。也正是这当头一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寻求改变。看着那些3-7分,我问我自己,我到底愿不愿意为了我的心之所向、我的主要收益,放弃手里的次要收益?至此,就不得不讲讲个人成长」的第二个基础原则:爱。


Love(爱)

爱,就是和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事物建立连接。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你痴迷于什么?你无比渴望得到什么,即使自己觉得都不太可能?请允许自己拥有梦想。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发掘内心真实的欲望,哪怕它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多么的疯狂,都没关系。

真诚的欲,也就是个人的心之所向,能量的重要来源。生而为人的美好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能量和能动性,努力创造理想的生活。

你想要达到某个目标,但暂时看起来希望渺茫,这是完全可以的。


什么是不可以的?是你跟自己说谎,假装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无所谓。


永远不要否认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否则你就违背了个人成长的所有基础原则。你违背了“真实”原则,因为你在对自己说谎;你违背了“爱”原则,因为切断了和真实自我的连接;你违背了“能量”原则,因为你放弃了自我能量的动力来源——你真实的欲望。


有一些信仰教育人们,不要有太大的欲望,要“知足”一些,少些外求,多接纳自己现在的样子,这才是应该去追求的品格状态。但这基本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接纳自己的现状跟追求更好的处境根本不是一对矛盾。一个人完全可以在“觉得自己很OK”的前提下,去追求“但我还可以更好一点”的状态。一个人与真实的自己失去联结没什么高尚可言,也没什么智慧可言;自爱的匮乏只是被内心深处的恐惧、怠惰、自我否定和低自我价值感所掣肘的结果。


徘徊在一段差强人意的感情关系中,既不愉悦也不离开,但你的内心早已死去;继续做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你压根看不到每天朝九晚六的意义;随着生活的大流往前走,跟着社会主流的时间线完成一个个to do,从不掌控自己的方向和节奏——这就是与自己的内心失去联结的生活方式。


Steve在书中写道:

“大多数人一生都未曾触摸过自己真实的欲望。他们让别人决定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得到这些,然后安于这些。


他们相信了社会教条教给他们的无稽之谈,相信生活的意义就是几十年做一份缺乏意义的工作,生活就是让自己陷入债务,生活就是让自己沉迷在没有意义的娱乐活动里。


他们结婚了,生孩子了,贫穷地退休,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


结果呢?他们一直生活在绝望的阴影中,一直都没有力量,也一直都不曾真正快乐过。”

别屈服于那些虚假的欲望。别让其他人来告诉你应该追求什么。只有真实的欲望,才能召唤真正的能量。




Power(能量)

能量,指的是这样一种力量:你能够清醒自主地创造周遭环境。

当你的能量虚弱时,你无法有效地自我满足、获取自己渴望的事物,你的感受依赖于外界如何对你,于是你被动地变成周遭环境的受害者;


而当你的能量强大时,你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创造想要的生活,而周围环境会随着你的选择和创造改变,环境只是你自主选择的结果反映。


如果你很好地运用了自身能量,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更顺畅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去尝试,也就更容易地达成人生中的目标。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能量匮乏的人,那人生就会是相反的体现——你会更收缩、更轻易地放弃、更容易逃避,表现为你经常与你需求和渴望的事物失之交臂。

如果你想要清醒自主生活,那就要学会运用自己的能量。现实生活中,阻碍人们承认和追求真实欲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

1/胆怯


“胆怯”是一种思维模式:你认为自己太弱了,太渺小了,你没有力量没有资源没有助力,所以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好东西,于是你干脆想也不要想;因为超出能力的欲望只会让自己难受。你不就是芸芸众生之一吗,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说什么“过充满意义的人生”?你只是地球上几十亿人里微不足道的一个而已,在这个浩瀚的宇宙里,你就像一根轻飘飘的毛。

要命的是,这种信念也会成为自证预言。


正是胆怯,让你选择在人生中去追求那些人云亦云的目标,因为这样至少能获得群体认同感;也是胆怯,让你settle在一堆次要收益里;而实际上,这些都无法让你真正幸福和满足。于是,你做着自己都觉得没意义的工作,或者停留在一段消耗彼此的感情关系里——和同样缺乏能量、缺乏生命力的另一个空心人病友。日复一日,忽然有一天,也许是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你会觉得生活好没意思,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忙些什么,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你很不喜欢面对这种感觉,更害怕面对背后的真相;于是你打开各个平台,刷起下一个由信息茧房精准推送给你的短视频。你的真实自我在内心中挣扎,发出声音,但你假装听不见这声音,然后让自己沉迷在生活中无意义的消遣娱乐里。

但是,你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到这个世上走一遭,如果只是把一生浪费在那些secondary gain上,那就真的太可惜了!勇敢一点,好好面对自己,承认心底那个最真实的渴望: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值得拥有我真正想要的一切。


2/懦弱


懦弱,就是你用自己的能量去喂养内心的恐惧,而不是希望;你在创造自己不想要的,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当你担心遵循“能量”原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问题,屈服于对失败的恐惧时,懦弱就显现了。

真相是:有时候,你确实会失败。

但那又如何呢?

是做一个充满能量的人,勇敢地直面失败,经历挫折收获经验最终成长;还是一辈子唯唯诺诺,因为害怕失败从而一次都没有真正尝试过?

人生有不同选择,你当然可以为了回避失败选择不去尝试play it safe;只是我称后者为懦弱。

有人说,我也知道自己现在能量低,很多事情拿不出力量去完成,有办法让我提升我的能量吗?有的。

和增肌一样,能量的消逝源于长期不使用;所以相反,能量增长的关键是你要经常使用它。从霍金斯能量等级图可以看到,勇气是负面能量和正面能量的分水岭,从勇气往上,你能感受到的滋养会越来越多,往上跃迁的路会越走越轻松;而勇气往下,则你能感受到的挫败会越来越多,挫败会拉你堕入越来越深的泥潭。因此拿出决心去提升自己的能量到至少勇气这个层级,真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具体怎么做呢?这里分享书中的一种方法:渐进式训练。

一个提升个人能量的好方法,就是“渐进式训练”:先从小的事项开始,逐步让自己接受越来越大的挑战。

如果你做过负重训练,你应该对此有所体会:你先举起自己能承受的极限重量到力竭,然后休息,逐渐能够举起更大的重量。同样的道理,你可以让自己迎接能力范围内的挑战,但不断逼近自己的极限。

对这一点我自己深有感触。

当初在500强外企上班时,我觉得裸辞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有无数种恐惧,害怕我理想中的未来不会发生,害怕断了现金流,害怕别人的眼光……

后来面对情感关系,也是一样。

但是,这些人生中的关键选择,如果你从来都没有真正鼓足勇气跨出过一步,那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勇气”到底是什么,你也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为自己活”究竟是什么感觉。

而当我做出过这些“艰难选择”后,再来面对人生中的很多其他选择,就觉得其实根本没那么可怕。

其实这就是个人能量的提升。

比如你一直很喜欢杨千嬅酒红色的头发,但你从来不敢尝试下次做头发的时候不妨就试试染一个比如你从来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下次不妨就抽个周末,随机选择一个高铁1天能到的城市,来个短暂的短途旅行。也许你的起点很低,早上按时起床对你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挑战了。没关系,那就从早起一点点开始慢慢,你发现自己能够规律早起了;之后可以健康饮食了;之后是健身;之后是戒除不良嗜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是在变成越来越有能量的人。

当你变得越来越有能量,总有一天,你就可以更从容地面对人生中那些大的挑战了,比如去追求自己理想的职业,去建立自己理想的感情关系,去过向往的人生。

这就是渐进式训练。

去追求自己理想的职业,去建立自己理想的感情关系,或者去改变自己走样的身材 -- 这些从长远来看都很棒;但不可忽略的一点在于,去建立自己理想的感情关系意味着你要结束一段无法让内心满足的感情关系,追求自己理想的职业意味着你要辞去当前的工作、你会过一段没有收入的日子,追求向往的人生意味着你要向你熟悉的生活方式告别、你会有一段动荡的日子。当你想要做一个选择,预计长远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短期内要付出代价——这,就是需要拿出勇气的时刻。你能不能接受短期的代价,来换取长期的收益,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回答。缺乏勇气和内心力量的人,会习惯性地选择短期看起来“更安全”的事情,而不是长远“更正确”的事情。我想,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了“时间的朋友”的原因。


写在最后

这三个自我成长的基本原则,我自从知道以后就经常使用,不但用来时时自检是不是又让大脑的声音盖过了心的声音、是不是又失去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是不是真的看见了真相;也会用这三个原则来检验我读到的其他有关自我成长的教导是否真的值得遵循。

除了工作和关系上的重大转变,这本十分冷门的书也在其他方方面面带给我巨大的能量,让我受益匪浅。

你们知道我的,我一向主张在能力范围内读原著,吸收作者给出的第一手营养。虽然这本书在国内已经有翻译版,但因为《有翻译版,为什么还要读原版书?聊聊读中文翻译书的四大坑》提到的原因,我还是推荐大家尽量读原著。

接下来,我也打算推出这本书的逐字精读课程,陪伴大家一字一句地读完全书内容。如果可以,还想建一个小群让有相同成长诉求的小伙伴们能交流读书心得、倾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彼此打气,我也会在群里对文章内容、英语学习上的疑难问题答疑。感兴趣的小伙伴,留言或后台私信我。

2024转眼就要结束了,2025希望我们都有勇气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




图片均来自unsplash.

趣享财经
严选财经好文,读者群免费分享热门外刊及研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