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前提示:不是段子,都是发自肺腑的文字。
回看了每年的年终文章,我才意识到自己心态有多大的变化。
2021年尾,《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你信》说的是ChatGPT还没有横空出世时的人工智能题材,调侃的是那一年,a股搞过的抽象。
毕竟,A股从不缺抽象。
2022年尾,《2022,诸神黄昏》感叹的是面向死局的三位老古董和迎来生机的一位新人。
那个时候,没多少人知道2022是从业人员向死之局的第一年。
2023年尾,因为展业需要,写了《访谈了100位基金经理之后》,写了我基于自己对投研这门生意的特点,理解的一个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该拥有的手艺是什么样子的。
那个时候,“你投研能力确实挺强的”还是句夸人的话。
我知道,我个人心态的变化应该不是行业内最大的。2024年,确是我从业以来经历的行业最大落大起的一年。(我是2015年初开始从业的)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还是说说2025年吧。
2025,保住本钱
这里说的本钱,不是你所管理产品的单位净值,而是指营生的本钱。
保护自己的产品净值在哪年都比较重要。
我就以a股生态当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四类资金,来讲讲2025可能要保住的是什么本钱。
量化型基金:像是制造业。
制造业的核心,从不是简单的规模生产,而是降本增效。
今年我和几位做量化的人聊了聊策略形成的过程,相当于入了个门。入门后,我曾一度和别人笑称,量化和炼丹没啥太大区别,都需要好的丹炉(设备)和好的丹童(研究员)。
仔细想来,它从方方面面来讲,都像制造业,也就是,把各种可获取的信息,通过复杂的生产工艺,加工成短期或者中期的投资策略。
一个工厂主,在上个世纪,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我造出了一个我觉得很好的产品,我需要销售部门帮我卖出去。怎么造出来的是我的核心机密,但是卖得不好,就是销售公司或者经销商的锅。
在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是可以这么玩的。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经历过所有业态当中最为血腥的迭代。
迭代到当下,优秀的制造业公司大约会呈现这么个状态:我有相对稳定的大客户/客户有明确的参数要求/我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流程/我能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上产能/我能按时按点完成交付。
作为一个外行,我无法清晰地告诉你大客户、参数要求、技术工艺、管理流程、产能、交付在量化基金当中分别指代的是什么,或者是不是真的重要,但如果你恰好正在管理一家量化型私募,或者公募量化团队,你应该知道这些名词,大约指代的是什么,也应该意识到,哪些是核心变量了。
一言以蔽之,你的本钱也许不是什么超有效的因子,或者自家有几张卡,或者自己的几只产品的历史净值曲线;你的本钱也许是策略挖掘能力、策略迭代能力等等能够高效适应市场变化、适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且要比竞争对手综合成本更低,比竞争对手更理解什么是好钢,什么是刀刃。
好钢请用在刀刃上。当然有的量化基金甚至能把好钢用在探索人类前沿科技上,也是挺让人惊喜的。
2025年,请不要舍本逐末。
自营类资金:像是手工业。
我们说的自营资金不单止券商自营、部分保险资管等等,个人资金和市场热议的“游资”我们暂且都归类为自营类资金。
量化自营请参考量化型基金,谢谢。
曾几何时,手工业是人类工业产出的一切,直到工业时代来临。
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听到市场参与者抱怨“被量化绞杀”。
但即便制造业在中国卷出天际,手工业依然活得多姿多彩。
手工业最核心的命题是,要知道自己擅长造的是什么,怎么用:
有人擅长造艺术品,那就尽量挖掘自己的艺术巧思,不要非得频繁出货(比如我就不需要频繁更新,反正你们也不敢催,催了就让a股死给你看);
有人擅长造梦,那就尽量往梦境靠拢,而不是非得跟别人纠结你是不是真正的古法工艺,纠结你拍的乡土视频一点都不像真实的乡土;
有人擅长自给自足,那就一定想清楚自己是靠什么活下来的,不是非得跟别人比生活质量的。
你作为自营资金,知道自己的绝活,严格遵守自己的交易纪律;或者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样的变化,把精力扑在如何验证自己的期待上;亦或者知道自己实际上管理的到底是什么,把自己基本盘的来源经营好。
这可能才是你的本钱吧。
你的本钱可能是知道哪一击必中,
也可能是知道哪一个关键人决定了自己生死;
你的本钱大概率不是要求自己每一步都踩对,
更不是幻想自己靠手头这点资源就跟别人拼投研或者策略产出。
2025年,请不要舍本逐末。
被动管理型基金:像是商品零售业。
作为近三年最靓的仔,被动管理型基金可谓横扫。
如果不考虑机构业务的话,被动管理型基金卖的是成分清楚、定位清晰、理解门槛低、大多数用户自以为懂行、有点差异但差异又不大的东西,和带品牌的放在货架上的商品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这些年和相熟的指数基金经理请教过不少,我感受到了一种新高度的卷,是主动基金占优的那两年(2019-2020)从未有过的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挖掘了上下游各种业务潜能的、市场化叠加行政化的卷。
巧的是,也就商品零售业能够接近这种状态了。
商品零售业有两个特别核心的问题:怎么做好经销商,怎么管好经销商。
我们这里只讨论后者——如果你是一个品牌方,怎么管好经销商,因为公募基金基本是这个定位。同样,我们这里不探讨机构业务。
在零售业,历史上,经销/直营渠道发生过好几轮剧烈的变化,“大卖场”、“电商”、“便利店”、“兴趣电商”、“社区团购”等等都曾是热词。做废了的品牌大都做过一件事——倾尽资源,不考虑产品调性,什么渠道热就走什么渠道,大量铺货,最终实现品牌口碑&渠道关系双暴死。
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已经在这件事情上给大家上过一课了。
市面上有不少渠道管理能力强的商业案例,我简单学习过一些,有一个有意思的结论:优质的品牌方和优质的经销商会互相看对眼。
看对眼的方式其实多种多样,有的品牌方自身价值够强,经销商需要它来获客;有的品牌方选择经销商的眼光毒辣,知道如何和合适的经销商强绑定;有的品牌方知道如何给经销商赋能,提供差异化的技术支持或者服务;有的品牌方能迅速发掘新兴渠道的商业逻辑,从而果断地以合适的运营模式入局做大……
就好像,落地到被动指数型基金,同样都是交易所拉着各家机构卷相同的重磅产品,有的机构营销ROI就会越做越健康,有的机构营销投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虎头蛇尾;同样都是和券商等渠道方做业务,有的机构就能积累口碑,有的机构只能积累骂名……
相信我,大家犯过的错,早在十多年前,商品零售业大都犯过。与其找市面上的基金研究员来给你复盘海外指数产品的发行历史和经验教训,不如多学点消费品的商业案例呢?
2025年,请不要舍本逐末。
主动管理型基金:像是消费服务业。
这可能是最难写的一部分了,这毕竟是本号和本人爱恨纠葛最多的生意。
这可能也是我写的最细致的一部分,因为即便是业内人,也不一定会认可我将要提出的思路。
19-20年,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借着经济红利和资管新规而爆发的野蛮生长的年代,也是给后续这一切变故埋雷的年代。这个生意本就是消费服务业,而我们确做成了商品零售业。
具体点讲,我们本应该花大量的经历去打磨自己的框架,去营销自己的框架,去培训职业经理人,去获取和维护老客户,我们却做成了全国开店、全国铺货、买通各路渠道去做动销。更有甚者,我们担心客户在接受短期服务之后感受不到服务的真谛,就通过特别的产品设计,把客户摁在店里——“没享受到办卡的快乐之前,谁也不许走”
都什么年代了,中国的消费者还要享受这么憋屈的服务吗?
我说三个我看到的误区,来帮助大家找找自己的“本钱”在哪。
服务业的第一个误区是:客户是需要教育的。
这个误区在非专业服务业不常遇到,在医疗、金融、法律等存在认知门槛的专业服务业特别容易遇到。在消费领域,情绪和认知,往往大于事实。而情绪和认知,皆不可教育。
毕竟你爸妈让你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你都不答应,一个你刚认识不久的人,挥舞着一些你也听不懂的概念和术语,驳斥着你在短视频平台或者XX书上获取的一切“知识”,灌输着一些比你上大学期末考试前复习时学习强度还要大的所谓“常识”,甚至对方还可能学艺不精自相矛盾,你还要相信对方,依赖对方……如果不是因为你喜欢上了这个人,那你可能已经先一步被电信诈骗耕耘过好几轮了才对。
事实情况是,客户只能被筛选,只能被感染。
前者是说,信任不必源于自身,是说我把资金交给你管,并非因为你是市面上管钱最好的人,而是因为你是我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家人里相对更专业的人;后者是说,你的观点会受制于环境,如果身边人都告诉你XX机会很大,你大概率也会认可,小概率会反对,但几乎完全没有忽视掉这个机会的可能。
所以,我们也许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在不建议客户买卖的前提下筛选出能跟我们保持同频的客户,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工具,以及通过这些客户对身边人的感染,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客。
我们行业最天才的商业案例来自于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过的术语——价值投资。这个术语好在两点:一来它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符号,怎么赚钱全在这四个字上(或者两个单词上);二来它有树立在最前方的灯塔,指引大家去效仿、去跟随、去自我营销。这两样东西在手,这个术语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和非常高的分发效率来收获它的拥趸。
当然这种天才设计可遇不可求,更加脚踏实地的案例市面上也有,只不过它并非来自专业机构,而是来自部分自媒体,他们所谈的东西是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可能都不是投资;不论业绩如何,他们一直在收获信任。如果各位有兴趣学习一番的话,可以在播客平台上找找他们。
客户不能教育,客户只能筛选,只能感染。
第二个误区是:基民没赚钱这件事,是陪伴没做够导致的。
“我们需要通过陪伴式服务,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件事”是我离开公募行业后(甚至是还没离开公募行业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以下讨论,前提条件是,基金还是能赚钱的。我也相信基金还是能赚钱的。
如果以回报率来衡量财富管理服务的好坏,大家最终大概率会以吵架和举报来结束服务。就好像,如果以东西是否便宜,是否能薅到羊毛来决定买手的价值,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品牌方、渠道方、客户互相挖坑互相举报。
我们做个类比,即便是足够的陪伴,比如卖方研究员和机构销售对买方的饱和式、全天候、不管你要不要我都想硬塞的陪伴式服务,买方也不一定能赚到钱。而且买方大概也会拒绝掉无效服务,更无法建立信任。
想想看,谁的时间和精力不宝贵呢?
也许这件事情的真意,本就不是“只要我陪伴了,我服务了,我的持有人就能赚到钱”,而是“因为我服务得很好,我的持有人才知道什么钱能赚到,才会乐意接受我的陪伴和后续服务”呢?
你信任的行业研究员,往往并非靠天天给你挖到牛股才让你信任,而是靠给你讲清楚你所好奇的那几个关键问题的来龙去脉,是靠挖掘到了你根本没关注到的信息点,才获取了你的信任。
你信任的地产中介,往往并非靠着先一步猜对了房地产政策或者猜对了楼盘未来涨势才获得了你的信任,而是让你感受到了你买房时每一个你想到的或者没想到的细节,帮你很好地规避了雷点,帮你想清楚了自己居住时的痛点,才获取了你的信任。
天天给你打电话乱讲数据的研究员,天天堵门口求你接路演完成对方KPI的机构销售,和天天给你灌输谣言的房产中介,是陪伴不够吗?
也许,有效信息,才是有效陪伴的前置条件吧?
第三个误区是:等我业绩做好了,就能去找客户了。
这是我听到的基金经理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我用一个基金经理们能听懂的比方,来描述一下这句话有多离谱——“等这个票涨起来了,这个票就能买了。”
……
这么听来,好像也不是很离谱,
毕竟这就是2024年的常态
……
让我换一个比方——“研究员都推不出翻倍股,都打听不到一手信息,只知道讲基本面,我还要这个研究员做什么?”
……
好像放2024年也不是很离谱
……
再换一个比方——“你一个基金经理,在明知道这个行业有问题的前提下还不降仓,非得告诉我什么风险收益比很好了,我现在只看到风险,没看到收益,难道我不应该赎回吗?”
……
算了……当我没说……
总之,2025年,请不要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