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用土豆皮还是硫酸镁?答案是......

健康   2025-01-23 18:31   河北  
导语

    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药物外渗?


案例再现

考虑到手背肿胀可能与药物外渗有关,责任护士汇报了护士长。

那么,该采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肿胀的手背呢?

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有的建议用土豆皮外敷,有的建议用硫酸镁湿敷,有的建议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有点建议白天用土豆皮、晚上再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

最后,护士长电话联系笔者,想听听笔者建议。

笔者建议采用水胶体透贴+红外线照射+抬高患肢的方法进行处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视频,听听患者的感受:


以下视频来源于

医学界护理频道








知识链接:水胶体的作用机制

水胶体敷料是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的敷料。主要成分为为羟甲基纤维素,该凝胶可牢固地粘贴于创口边缘皮肤,当吸收渗液后可膨胀数倍。

水胶体敷料可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水胶体在药物外渗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药物外渗:原因知多少?


可见,造成患者药物外渗的因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患者输注的药物中,说明书上都有提醒在输注时谨防药物外渗和静脉炎:

文献报道,引起外渗的常见药物包括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高渗性药物、抗生素、强酸强碱性药物

主要是这些药物的细胞毒性、渗透压、浓度、pH值等容易引起血管痉挛、血管内膜组织损伤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情况,使药物出现各种状态的外渗。

一旦发生外渗,可引起局部发红、疼痛、肿胀、发热或发凉等现象,严重者引发局部皮肤水疱、皮肤破溃及组织坏死等症状。

因此,使用上述种类药物时,应尽量选择中心静脉行静脉输液,必须使用外周静脉时应加强巡视,并做好巡视记录和交接班







药物外渗:紧急处理六步骤

药物外渗重在预防。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则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药物外渗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

当发现药物外渗时,可以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处理:

第一步,停止输液并回抽残液:

第二步,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

第三步,皮下注射解毒剂:

第四步,局部环形封闭注射:

第五步,减轻外渗肢体肿胀:

第六步,做好记录与随访:

参考文献

1. 徐洪莲.药物外渗伤口的护理.上海护理,2021,21(3).

2. 王军霞,杨瑾,等.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刺激性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人人健康,2019年第2期.

本文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
本文作者:董明芬

天使驿站
天使驿站:为护理同仁们分享医疗圈热闻、生活、交流、学习、传递正能量、教育与继续教育,自由的专业交流、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平台;提供展示护理同仁们风采的舞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