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刘富海 | 庆阳年味 ,一碗腊八粥拉开序幕

文摘   2024-12-27 16:41   甘肃  
庆阳年味

一碗腊八粥拉开序幕

刘富海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便是年”。庆阳,腊月初八的晨雾还未散尽,家家户户的烟囱便袅袅升起炊烟,厨房里正熬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红枣、粘米、花生、豆子、红薯等杂粮汇聚一锅,小火慢炖,渐渐熬出浓稠香甜。这锅俗称“腊八粥”的美食,承载着岁月的温情,随着腾腾热气,就此拉开庆阳人过年的序幕。

庆阳人对腊八粥的讲究,藏在食材的精挑细选里。本地的优质粘米,软糯又不失劲道,煮后粒粒分明,饱吸汤汁;自家晾晒的红枣,皮薄肉厚,甜润馥郁,为整锅粥染上诱人的红,注入醇厚甘甜;花生是秋收后新打下的,圆润饱满,油炸或水煮过后香气四溢,咬下去“嘎吱”一声,满是香脆;豆子品类多样,绿豆、红豆、黑豆,提前一晚泡发,炖煮后绵软沙糯;还有那红薯,一定要选红瓤的,甘甜似蜜,煮化在粥里,让每一口都满是自然的香甜。一家人围坐,共享这碗腊八粥,暖了肠胃,也暖了亲情。

过了腊八,年的脚步愈发急促,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筹备的忙碌气息。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日子,灶糖(庆阳俗成板板糖)成了主角。庆阳的灶糖,不同于别处,是用当地的麦芽和小米熬制。麦芽的清甜与小米的醇厚完美融合,纯手工拉扯,反复锤炼,造就它酥脆又黏牙的独特口感。孩子们眼巴巴望着灶台上供奉的灶糖,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掰下一小角,放入口中,甜蜜瞬间在舌尖绽放,那是年味儿最初的试探。传说灶糖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承载着庆阳人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祈愿。

随着年关渐近,蒸花馍的香气四溢开来。庆阳花馍堪称指尖上的艺术,心灵手巧的主妇们以面粉为纸,以红枣、豆子、各色颜料为墨,捏塑出活灵活现的造型。有象征吉祥的瑞兽,威风凛凛;有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饱满欲裂;还有憨态可掬的生肖动物,惟妙惟肖。蒸制过程更是严谨,火候的把控、蒸制的时长,都关乎花馍的成败。出锅后的花馍,白胖松软,点缀其中的红枣豆子如同镶嵌的珍宝,既是年节供奉祖先神灵的供品,也是走亲访友时传递祝福的心意好物,咬上一口,麦香四溢。

除夕夜里,庆阳人的年夜饭桌上,必有一道暖锅子。黑砂制的锅身,中间烧炭火,锅里炖煮着各类食材,切得方正的肉片,卤煮熟的土鸡块和排骨块自炸肉丸子,氽熟的红白萝卜片,与老豆腐、粉条、白菜、蘑菇等层层码放。老豆腐吸饱肉香汤汁,一口下去,汁水满溢;粉条爽滑劲道,在锅中久煮不烂,纠缠着肉汤的醇香;白菜清甜解腻,蘑菇增添鲜香。一家人围坐暖锅旁,看着锅中食材翻滚,欢声笑语随着腾腾热气升腾,驱散一年的辛劳。

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全国皆有,但庆阳的饺子别具风味。饺子馅用的是当地特有的地软,这地软形似木耳,却带着独特的山野清香,是春雨后山坡上的珍馐。搭配鲜嫩的韭菜、鸡蛋,包出的饺子薄皮大馅,下锅煮熟,咬开瞬间,地软的清新、韭菜的辛香、鸡蛋的醇厚完美融合,再蘸蒜泥香醋汁,酸辣开胃,开启新年崭新的味觉旅程。

从腊八的腊八粥,到初一的饺子,庆阳的年俗美食串联起岁末年初的温馨时光,它们是黄土高原孕育的生活智慧,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更是游子心中魂牵梦绕的烟火乡愁。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是庆阳人对生活滚烫的热爱,对团圆执着的坚守,随着岁月流转,愈发醇厚香浓,吸引着世人探寻这黄土地上年俗美食的魅力,铭记这份独属于庆阳的年味!

刘富海,笔名嘉余,甘肃庆阳人,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厨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甘肃省烹饪协会会员,陕菜网伊尹文化传承特邀供稿员,庆阳市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西安玖鸿名厨俱乐部庆阳区副秘书长,北京大美中囯国际名厨俱乐部甘肃区主任,烹饪闲暇时光自己喜欢写写美食制作类,生活感悟类,随着年岁渐长,更加喜爱文字,想把很多很多庆阳乡情民俗,美食烹饪类经历转换成文字和大家分享!
----------------
--------------------
-----------------

----------

《陇东乡土文学》

主编:高粱

微信:13830499891


欢迎作家诗人赐稿

投稿邮箱

785251757@qq.com

陇东乡土文学
陇东打工文学,打工者的文学园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