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闻“绍”起舞, 从“浙”里启航
——2025山东行知杭绍文化探究营纪实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2025年1月19日—24日,2025山东行知杭绍文化探究营的孩子和家长们前往杭州和绍兴,行走两座跨越千年的历史名城,深度解读两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和家乡不一样的人文民俗,也感受时间沉淀下的文化底蕴。这是怎样的一场研学之旅?好看,好玩,好听…..让我们一起回顾本次行程中留下的美好记忆与收获吧。
研学之旅的第一天,大家迎着晨光踏上征程,乘坐高铁南下,沿途的美景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中午时分,顺利抵达杭州东站。杭州,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文明传承和独特的韵味。
“赏”好风景
当天下午,孩子和家长们急不可待地走进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漫步苏堤春晓,远眺雷锋夕照,路过曲院风荷,聆听南屏晚钟……每一幕都像是从课本中走出的画卷。在这里,不仅是眼睛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洗礼,让那份对美的向往,在波光粼(粼中悄然绽放,感受惬意的浪漫与宁静。
“研”高科技
第二天上午,大家走进娃哈哈智能工厂。透过玻璃橱窗,目睹娃哈哈纯净水自动化生产过程:制盖、吹瓶、灌装、贴标签、检测、包装……整个流程自动化运转,只见一瓶瓶纯净水排着队快速下线。有同学问导游老师每小时可以生产多少瓶?回复说54000瓶。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正在重塑传统制造业,明白只有不断拥抱科技、勇于创新,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接下来参观产品展厅,进一步了解娃哈哈工厂的发展历史及产品。最后品尝赠饮,喝在嘴里,甜在心里……
下午,走进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品尝可口香甜的美食,触摸参天庇荫的大树,漫步湖水清澈的华家池,穿越幽静狭长的紫藤长廊,参观多种多样的植物园,驻足宽敞开阔的奔马广场,席地坐在松软的草坪上,聆听学霸的求学经历和学习经验……让同学们对高等学府的学术生活有了直观体验,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追求知识、奋进向上的种子。
怀着对低碳生活的好奇与对科技魅力的向往,最后一天的上午,同学们踏入了杭州低碳科技馆的大门。漫步于各个展厅,丰富多样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在能源展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展示装置琳琅满目;生活科技展区则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验工坊的亲手操作体验……让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低碳知识,更亲眼目睹了科技在应对环境问题上的强大力量。
“探”古城镇
怀着对一代文学巨匠鲁迅深深的敬仰之情,第三天上午,同学们慕名踏入了绍兴鲁迅故里。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仿佛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寸角落都承载着往昔的故事,引领着同学们穿越时空,徒步探寻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追寻鲁迅先生曾经的生活印记,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先生的成长历程与文学创作背景,更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底蕴。
下午前往兰渚山下的兰亭。初入兰亭,清幽雅致的景致便让人陶醉其中。驻足古朴厚重的碑亭,轻轻抚摸着碑上的字迹,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聆听他们对兰亭、对书法、对人生的感悟。
第四天上午,走进良渚博物院。同学们漫步于各个展厅,丰富的文物陈列令人目不暇接。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凝视这些穿越五千年时光的珍宝,同学们不禁折服于良渚先民卓越的手工艺水平,也对良渚文明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它不再是课本上抽象的文字,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件件真实可触的文物。
下午,怀揣着对江南水乡诗意生活的向往,同学们踏入了塘栖古镇,仿若踏入了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开启了一场悠然惬意的寻梦之旅。穿过长廊,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引领着同学们深入古镇的腹地;漫步广济桥上,俯瞰运河,河水悠悠流淌,波光粼粼,让人联想古镇昔日繁华的水运时代;驻足乾隆御碑,让人遥想古镇曾经的殊荣;穿梭于古镇的弄堂小巷,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在浙大的奔马广场上,同学们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诗集编册】活动,跟着诗词游江南,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诗词竹简找古诗体验竞赛,让文字与美景交融,留下永恒的回忆。
在鲁迅纪念馆前的小广场,同学们拼接“乌篷船“,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试图用双手拼凑出那一抹摇曳在水上的独特景致。
在兰亭曲折的溪水边,同学们仿效书圣王羲之等一众文人雅士列坐溪边,用塑料瓶代替盛满美酒的羽觞置于曲水之上,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便表演才艺,这让同学们感受了曲水流觞的雅致和意境。
在兰亭的碑亭边,竹林畔,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色彩描绘手中的小圆扇,有的画竹子,有的画碑亭,有的画人物……风格各有不同,别有一番风情,笔触间流淌的是对美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在塘栖古镇运河边上,进行水质检测的科学探索,体验“干净的水”的由来,让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学习水的科学知识,培养环保的意识。
在良渚博物院,同学们分工明确,用彩泥复原良渚古城的“伟大工程”中各展所长,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与创造力,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第三天早会上,孔屏教授向同学们强调书写研学日志的重要性和分享写作方法,启迪智慧,提升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晚会上,孔屏教授引导每个同学分享研学心得和收获,肯定同学们的优异表现,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向上向善。
第五天上午,王晓桥老师进行感恩的主题分享。结合过生日的话题,引导同学们要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特别指出,参加这次杭绍文化探究营后,如果同学们回家后依然沉迷手机游戏,不听父母的话,不认真写作业,不做家务,还让父母操心,那我们来杭绍研学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勉励同学们要改变,做一个让父母感到骄傲的好孩子。
这次研学旅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在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如果说研学旅行是一场人生的考试,那么每一位同学都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而这份答卷中不仅有知识和经验,还有深厚的友情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真正做到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悟,“行”有所得。
杭绍研学,不虚此行。
山东行知杭绍
文化探究营
- The End -
点个【在看】,【分享】文章给更多人,愿我们都懂得教育,并善用教育,我们的孩子定能够成为温暖而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