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面貌影响人类活动范围,人类活动对地缘面貌又有着塑造作用。“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5种格局奠定温州千年古城架构,由地缘文化切入,触摸温州当代生活质感,试图连接古往今来的传承叙事。
唐代(675年),因地气温“虽隆冬而恒燠”,始得名为“温州”。其中“燠”,则是“温暖”之意。在这之前,称之为“永嘉”,其二字有着“水长而美”之意,这也是符合当下的温州自然面貌。山静日长的岁月里,时间失去了单一的向度,只有代代传承的血脉,沿途花开鸟鸣,万物生长,没有忙碌,没有追赶,万物静观皆自得。从此刻,再一次认识温州。
在这片土地被命名为“永嘉”之前,曾名为“瓯”。最早《山海经》中提及:“瓯居海中”。东晋郭璞解释为:“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音呕。”这里的临海郡永宁县,即今日温州一带。
到东晋(323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置永嘉郡,标志着温州建郡的开始。关于“永嘉”之名的由来,一说是因晋怀帝的年号—永嘉,另一说则是描绘此地“水长而美”,水,指的则是楠溪江。此时,关于古代永嘉郡的地域范围则包括现今的温州地区,以及现今的丽水部分地区。
隋文帝时期,废止永嘉、临海两座郡城,将丽水部分地区与温州进行分离,把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合并称为永嘉县,永嘉开始作为县名,县城设置在今日鹿城地区。此时永嘉县的范围,则相当于今日的温州地区。
注:永宁:今台州部分地区;安固:今 瑞安;横阳:今平阳;乐成:今乐清
©温州广场路小学,曾经的温州州治
唐朝时期(675年),因该地处于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隆冬而恒燠”,故而称为温州,这时永嘉成为县名,地域范围大致是今日瓯江以南的鹿城、龙湾、瓯海,以及瓯北的永嘉县。
之后,永嘉县的范围基本未变,且县治长期设置在鹿城区,今温州五马街一带的“县前头”、“县后巷”、“县学前”等街巷名称的来历,与永嘉县治有着直接关系。北宋时期,温州知府杨蟠根据温州旧城不同的街巷典故,将其划分为“温州三十六坊”,“县学前”为“儒英坊”,“县后巷”为“德政坊”,“县前头”则为“道爱坊”。
©县学前现状
©县后巷现状
©县前头现状
因历史的传承性,同源相生,古代温州人还是会将温州称为永嘉,比如南宋时期的永嘉学派思想,以及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四位诗人被称为“永嘉四灵”,而这四人均不是瓯江北岸的永嘉县人。
1949年,温州和平解放。原永嘉县城区以及梧田、永强、三溪、藤桥等划出,并设立温州市,由其直属管辖。1950年,又将梧田、永强、三溪、藤桥划回永嘉县范围,而到1958年,再一次将这些地区重划给温州市管辖,永嘉县治迁移上塘,至此永嘉县的范围仅限瓯江北岸地段,而南岸隶属于老永嘉县的地区分别是现今的鹿城、瓯海、龙湾。
©梧田现状
©三溪桥现状
©藤桥镇现状
透过时间回看,古代战争的频发性,使得大多民众流离失所,逃离到温州躲避战乱。多山的地理条件,形成一道避乱的天然屏障,而瓯江南岸以塘河水系孕育出榕亭文化,因温瑞平原广袤无垠,人们会在自家门口附近,或者村落聚集地种植榕树,以便指引回家的路。瓯江北岸以楠溪江水延伸耕读出文化。
©温州温瑞塘河现状
©温州楠溪江现状
不同于更开放性、对外交流的榕亭文化,楠溪江地区各个村落因山地崎岖,文化传播不便,从而使得耕读文化有了封闭性。
©温州楠溪江分布的各个聚居
温瑞塘河与楠溪江,虽然起源不同,却最终汇入瓯江。一江分成的南北两岸,通过水系的链接,将温州的文化属性进一步多元化。
温瑞塘河主源来自瞿溪、雄溪以及郭溪,水域主要分布在鹿城、龙湾、瓯海以及瑞安市。温瑞塘河起初为海河淤积而成,经历代围垦,形成支流密布、水网纵横的平原,便是温瑞平原。
©航拍-温州温瑞塘河现状
如今的温瑞塘河,流经瑞安、温州市区两个城区,呈现南北走向,汇入瓯江流入东海。由于人们出于灌溉的目的,将河水引入塘堤内侧,而塘堤也起到了拦河的作用。此外在河水的另一侧筑上长堤,形成一条可供行船、灌溉的运河。在宋朝时期,被称为南塘,因塘堤和塘河相互作用,也构成了南塘的两个重要部分。
温瑞塘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不同于人文属性,楠溪江带有的自然特征,以最纯粹、最本质的面貌,仍与当代温州生活产生密切联系。
楠溪江古名瓯水,发源于温州永嘉最高峰的大青岗西南麓。因当时温州还是一片海洋,战国时期为独流入海河流。《诗经》提及:“江之永矣”。“嘉者,美也,善也”。含“永嘉”二字,水长而美,与楠溪江大有联系,同时也为永嘉郡名的由来提供了自然条件。
注:独流入海河流,指的是直接流入海洋而不与其他河流汇合的河流。
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不少中原民众流入温州。直至东晋设置永嘉郡后,古代温州的人口数量得到进一步增长。隋朝时期开凿大运河,通便南北交通,实施科举制度,楠溪江流域的耕读文化得到大大发展,也为历代楠溪江古村落人才辈出奠定基础。
注:移民当中有不少仕宦人家,郭璞也是其中之一。有着良好的家世家风,而他们的后人也凭其文化势力成为楠溪江的望族。
根据各个村落宗谱记载,其先祖基本上是为躲避乱世而来至楠溪的。清《永嘉县志》记载:“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宼不能入。”楠溪江环境相对安全,因多山地,各个村落文化传播速度不高,而使得楠溪古村落更加注重血缘关系。同时工艺的更迭速度也会缓慢许多,在蓬溪村甚至还可以看到温州百工之中的谷风机,枫林镇徐定超故居还有一面千工拔步床。
©在温州楠溪江蓬溪村的谷风机
©温州永嘉枫林镇徐定超故居内的千工拔步床
不同于处于政治中心的杭州,亦或是商业中心的宁波,温州的小而美不仅使得大量战争流民来此避难,同时也成为政权争斗中沦为“牺牲品”的人士的精神“世外桃源”。
南朝时期,宋少帝刘义符继位后,谢灵运因怀才不遇,常怀愤懑,议论大政方针,当权者借此将谢灵运发配至温州作为太守。
©谢灵运像
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期间,深受百姓爱戴。温州如今的童子殿巷曾名为竹马坊,便是为纪念谢灵运出入此处的得名。相传坊间儿童在街巷两旁骑竹马相迎谢灵运。《后汉书·郭伋传》提及:“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因而后来常常用竹马交迎称颂地方官吏。此处在北宋被划分为“温州三十六坊”之一的竹马坊。
©温州童子殿巷现状
作为“初代旅游博主”,谢灵运亦在温州市区“打卡”了诸多名胜,有如温州九斗山城之一的积谷山,留下一首《登池上楼》,其中一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更为千古经典。此外,积谷山典型的摩崖石刻,作为早期的景点打卡方式,也留下了谢灵运的痕迹,譬如“谢池”、“谢客岩”等。
据史料记载,永嘉郡有名山水,而谢灵运素来爱好自然山水,于是“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在游历山水期间,谢灵运留下了《登永嘉绿嶂山》《咏石室》《游石门最高顶》等山水诗,从而使得温州成为山水诗发源地。
南朝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于广州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行处决,而谢灵运后人扶柩回到永嘉,建墓定居温州城内。直至北宋年间,其后裔来到今永嘉鹤盛修建村落,繁衍生息。
©温州永嘉鹤盛镇现状
如今的永嘉鹤盛村、蓬溪村等均是谢灵运后裔,而在村口的康乐亭,便是为纪念谢灵运设置,亭内一面有墙,墙上展示谢灵运画像。亭内日常是村里老人的休闲场所。
注:谢灵运,字康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蓬溪村的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中叶,宗祠中有古戏台,台前的天井是采用楠溪江的天然大理石,两边檐廊则是书法碑林,由各个名家所写,不乏一些谢氏后人所著,关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句亦在碑林之中。
村中的祖宅、祠堂等历史空间,承载村落共同体的文化记忆。这些公共空间组成了人们所熟悉的“记忆家园”。作为长期居住和繁衍的空间,既记录了生产和生活的日常,也成为代代相传的记忆载体。对于当代居民而言,不仅是村落历史的基石,同样也成为了村落生活的象征和精神依托。
对地方空间的认识,从地名的变迁开始。而变迁的因素离不开人文活动的关系,谢灵运游览温州著写诗篇亦是一种人文活动。过去温州多河流,以舟楫为主要交通供给,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宋时,温州民间经济达到顶峰,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类手工业称成为经济支柱,温州被冠以“百工之乡”的称号......
围绕地缘文化,延伸出人文社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无设计”的文化生长,真实的情感流露和记忆积存使得代代传承的历史传统得以发扬。从瓯地之中,汲取泥土自然元素,瓯塑是一种文化生长,以石为原料,就地取材,温州石雕亦是一种文化生长。反观过后,从人文活动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慢慢映射在当代生活中,使得热爱生活的人们感受万象的律动,在具象的条理中创化不已,生生不息。
中国当代学者余秋雨曾说:“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我们在这样通透明澈的世界里,走下一步,从人文活动中去窥见温州城市生活方式的个性塑造,探索温州过去的历史将以何种模样与当代产生关系,又将孕育怎样的精神价值。
©
Copyright
2024
*本文为City Disc版权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以上图片为非商业用途,均不对外授权。
参考资料
《鹿城人文景观》
《温州市鹿城区地名志》
《塘河古迹遗韵》
《瓯风》
参考媒介
《楠溪江:悠悠三百里》
《走进永嘉,探寻千年古县,领略历史变迁》
《何谓“永嘉”?》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塘河》
《2300多年,从东瓯古国到今日温州,它历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