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坚持“四问”于民,书写驻村答卷

学术   2025-01-09 23:06   山西  

位于忻州市岢岚县温泉乡的咸康村,是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负责帮扶的深度贫困村。自2024年7月以来,研究所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派遣由第一书记焦鑫沛、队员李军、常昊翼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入驻岢岚县温泉乡,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驻村半年多,忙碌且充实。记得出发前,所主要领导反复嘱咐:“这次临危受命,时间紧张,任务却并不轻松,这半年要把一年的工作完成了,所以要搞明白驻村要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如何干好。”半年过去了,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回答着出发前所领导的嘱托。

问需于民,脚沾泥土,弄明白“干什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真实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他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结合大排查、专项排查和“大走访大宣讲大帮扶”集中活动,对全村户籍人口进行全面排查调研走访190户424人,群众100%全覆盖。针对新增的监测户,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并落实各类政府帮扶措施,力争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每周记录书写《工作日志》,通过现场会议交流和查看资料、询问村情民意、掌握政策内容知识等方式,建立到人到事的问题清单,为后续开展驻村工作理清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重点举措。       

问计于民,俯下身子,共同探索“怎么干”。在调研的基础上,要切实解决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把自己当学生,拜群众为师,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咸康村稳定发展。例如,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方面,依托群众基础好、威望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帮助规范健全以“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一评两监管”为核心的村级议事决策制度;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学习沿途会,组织专题学习、政策知识宣讲和交流研讨等多场活动,切实打牢驻村干部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的理论基础;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各项重点工作,主动投身到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利用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问效于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是否“干好”的唯一标准。群众满不满意,取决于群众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驻村队通过组织消费帮扶活动、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程、发展农作业等措施,帮助脱贫村、脱贫户发展致富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帮助脱贫户销售农产品共计13.84万元为了切实改善咸康村的饮用水净化、基础设施条件,2024年实施饮水改善工程,投入2万元为村民安装饮水净化设备,改善村民饮水条件;并为新风超市投入1万多元,帮助村民用积分兑换奖品,满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同时,积极开展中秋慰问、春节慰问活动,将所党政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村民家里。

问情于民,付诸行动,做群众的“心上人”。“群众事无小事,只有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村民,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可。”驻村以来,队员们舍小家顾大家,把职责扛在肩上,放在心上。风雨无阻走访贫困户,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关心关怀弱势群体,深入开展暖心工程,秋天晾晒玉米、冬天送保暖物资、平日帮忙交社保,积极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落实扶贫政策,大事小事,只要需要,驻村队就会第一时间出现。今年11月份,村五保户贺根民突发脑梗,无法正常行走,他的两个弟弟在内蒙,不能及时赶到。驻村第一书记焦鑫沛得知情况后,马上驱车赶到家中,从家中背上贺根民坐车前往三十公里外的县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忙里忙外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垫付急诊费用。由于送医及时,贺根民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基本康复出院。为了表达对焦鑫沛的感谢之情,贺根民的弟弟特意送了一面锦旗。第一书记焦鑫沛也感慨的说,驻村半年,最大的感悟是,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做群众工作,感情和人心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得真心;以情换情,获真情。  
驻村半年,时间虽短,但有些变化却很明显,现在,只要走在村里,村民都会热情地招呼他们到家里坐坐,有什么困难都会主动来找他们,因为点点滴滴的大事小事,最终换来了群众真心实意的认可!

2025年,研究所和驻村工作队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将会继续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坚持初心不改、方向不变、脚步不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岢岚县咸康村群众,因地制宜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升级,为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使乡村振兴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图文: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驻村队

编辑:王邵佳 陈   亮

校对:张灵霞

审核:许国鹏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动态发布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新闻信息,传播研究所文化,树立研究所良好形象,打造研究所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