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两个方,多种心律失常皆可治疗!

文摘   2024-11-13 21:01   北京  



青竹忍冬学社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636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王国三临证经验集》

 导读 

心律失常在中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作者用两个方子为底方,以快慢为纲领,执简驭繁,运用简单的同时疗效突出。心率


对心律失常的认识,若按中医心悸的分类较为复杂。王国三老师根据自己60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心律失常分为两大类型进行辨证施治,亦收良效。西医学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房扑、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以及神经官能症有本病表现者,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一、快速心律失调

【症见】心悸气短,心悸而有空虚感,伴心烦,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唇甲色淡,或口干舌燥,舌淡,脉细数或沉细或结代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复脉宁心

【中药处方】抗早搏冲剂化裁(王老自拟方)

人 参6g(另煎)麦 冬10g,五味子 6 g,
三七粉3g(冲服)当 归10g,桂圆肉10g,
琥珀粉2g(冲服)炙甘草15g,仙鹤草40g。

心悸的发病病因复杂,但心气不足,阴血亏虚,导致血脉运行失秩,心神失养则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因而,王老自拟抗早搏冲剂。

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复脉宁神为君药;当归、桂圆肉、仙鹤草、炙甘草配合君药加强益气养阴之力;佐以三七粉活血化瘀通脉;《名医别录》言琥珀能“安五脏,定魂魄”,佐以琥珀,意在安和五脏,镇惊安神。

此外,王老秉承师训,将
岳美中老中医之经验方“人参三七琥珀末”,取其精意,有机地汇融于方中,使全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宁心复脉的作用功强力盛。

应指出的是,方中仙鹤草、三七粉,有独特之举。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的全草,性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解毒消肿的作用。

王老经过40年的探索,认为仙鹤草之所以民间称脱力草,肯定有其道理,于是悉心研究,发现在治疗顽固性心悸时,加入此药,初期用到30g,有一定的疗效,而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后又用到40g,效果较明显,
当用到120g时,效果更佳。

王老由此悟出仙鹤草虽为收敛止血之品,实际上亦有明显的补益作用,故江南民间称此为脱力草,常用来补益强壮,消除疲劳,而且其性敛涩,所以能达到益心气,敛心神而复脉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仙鹤草具有强心作用,能调整心率,大剂量应用时能使心搏缓慢,并有镇痛、降血糖及增强细胞抵抗力等作用。

三七有解毒和活血化瘀功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七不但能解毒而抗炎,并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及抗血压升高。

可见此方药理明确,中西医合璧,组成严谨而合理,并且补中有动,动中寓补,遵古而富含新意,与发病病机丝丝入扣。

【临床加减应用】

心血虚损较重宜养血安神定悸,加当归、桂圆肉、柏子仁、炒枣仁;
阳虚宜温阳定悸,加桂枝、补骨脂、桑寄生;
兼痰浊宜加石菖蒲、远志、郁金、天竺黄、瓜蒌化痰安神定悸;
兼肝郁宜解郁安神定悸,加合欢花、茯神、合欢皮;
兼瘀血阻滞加桃仁、虎杖、万年青、琥珀化瘀安神定悸之品;
兼失眠多梦,怔忡不安者宜重镇安神定悸加灵磁石、紫贝齿、龙齿;
兼心阴不足,虚火上冲者宜清心安神定悸加百合、丹参等。

【典型病案】

李某,女,2005年12月22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短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因劳累而发心悸气短,胸闷,劳累后加重,夜间尚能平卧。曾在他院诊断冠心病心功能衰竭反复住院治疗,症状时作时止。近1个月来,复因劳累心悸气短加重。稍有活动则喘息不止,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患者拒绝住院,要求服用中药治疗。

现症:心悸气短,稍有活动则喘息不止,夜间不能平卧,纳食减少,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尿少,便调。望闻切诊:精神欠佳,面色不华,手足冰凉,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细数。

理化检查:心电图提示:心率120次/分,心房纤颤。彩超提示:左心室肥厚。血、尿便常规正常,钾、钠、氯、血糖、血脂均正常。

中医诊断:心悸、水肿(心肾阳虚、水湿泛滥)
西医诊断:冠心病合并心衰、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治宜益气温阳化水,定悸安神,予抗早搏冲剂合真武汤

红 参 6g (另煎),麦冬10g,五味子 6 g,
三七粉 3g (冲服),当归10g,仙鹤草40g
琥珀粉 2g (冲服),桂圆10g炙甘草15g,
制附子10g(先煎),白术10g,白 芍15g,
紫石英30g(先煎),生姜 6 g,防 己30g。


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1小时服用

二诊:服药7剂,精神欠佳,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减轻,仍有活动后喘息,夜间已能平卧,双下肢浮肿减轻,尿量增多,便溏,纳增。手足略有转温,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细。效不更方,继服7付。

三诊:服药14剂,精神转佳,面色转润,心悸气短大减,已能轻微活动,双下肢浮肿消失,尿量增多,大便正常,纳食可。手足转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减苦寒之防己,继服7剂巩固疗效。复查心电图房颤消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以心悸、水肿为特点,其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细数。患者年已七旬,肾气已衰,加之病程较长,复因劳累,心肾皆虚,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心阳,心脉失养而发为心悸;肾主水,肾阳不足,运化失常,水湿泛滥,上凌于心,阻滞心阳则心悸加重。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则发水肿。

病机为心肾阳虚。治宜益气温阳利水,安神定悸复脉。方用抗早搏冲剂合真武汤加防己、紫石英。本症乃因心肾阳虚,阳虚则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发为心悸。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则发水肿。因此用抗早搏冲剂益气养心,复脉安神,真武汤温阳利水而定悸;紫石英温肾助阳以治其本,防己利水消肿以治其标。全方标本同治,共奏益气温阳化水,安神定悸复脉之效。

二、缓慢心律失常

【症见】心中空虚,惕惕而动,甚则晕厥,面色苍白,胸闷气短胸痛彻背,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迟或结代

【治则治法】益阴和阳,安神复脉

【中药处方】复律汤化裁(王老自拟方)

人 参6g,麦冬10g,五味子 6 g,
炙麻黄6g,炙附子8g(先煎40分钟),
细 辛3g,当归10g,丹 参18g,
肉 桂6g熟地10g,枳 壳10g。
在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大都从温阳论治。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偏用温阳、助阳之药,唯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不稳定,易复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在《黄帝内经》及张景岳的启发下,王老认为,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同时多继发于冠心病、心肌炎等;认为该病的病理基础是本虚,提出
气阴两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心肾阳虚是在气损及阳的基础上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

为此,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疗立法应阴阳两求,故而提出了
益气养阴、温阳复脉之法,不是单纯的心阳或肾阳虚衰,治疗立法应阴阳两求。经多年反复验证,生脉散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相合加味组成的复律汤恰与病机丝丝入扣。

生脉散中人参补气养营,麦冬甘益心精,五味子酸收宗气敛心阴,三药相合,酸甘化阴,留助心阳。

麻黄附子细辛汤功擅治少阴阳虚,方中炮附子辛热,专温少阴振心阳;细辛,辛热,专入心经;麻黄,辛甘大热,善发阳气,行于脉道。三药相合,补心阳、助心阴。

当归、丹参、熟地黄益阴养血活血,除脉迟血滞之弊。阳气不足常夹阳气郁滞,加破胸中之郁气,引胸中之阳气传之于脉。用肉桂旨在补心火助肾阳以复脉。

合方阴阳相成,交相为济,身心之气血充盛,体用相协,脉行流畅,久服无阴阳增盛之弊。正如《医学心悟》言:“阴阳兼病,又当兼补阳以引阴,阴引以阳,不可执一,贵在圆通。”

【临床加减应用】

阳虚甚者加肉灰蓉、补骨脂以达温肾以助心阳的目的;
兼瘀血者,加用红花、水蛭以活血化瘀,以通脉道;
兼心痛者,加用川棟子、延胡索理气活血止痛;
兼痰阻胸阳者,加瓜蒌、薤白、半夏化痰温阳复脉。

除注重补肾温阳外,
还应注意脾胃之气的存亡,尤其是中老年人,脾胃功能已见衰败,可在大队的补药当中加入健脾之品,常用砂仁、焦三仙、鸡内金、云苓、白术等,保得胃气,以增化源。

除此以外,
还注重肝气的条达,加入一些疏肝之品,如枳壳、生麦芽,一是用其疏达肝气,助阳气以升;二是用其破胸中之郁气,引胸中之阳气传之于脉助其复脉之功。

【典型病案】

高某,男,72岁,1989年4月9日因胸闷,心前区疼痛,甚则晕厥,伴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而就诊。

患者于1988年3月18日突发胸闷,心前区疼痛连及后背,急赴当地某院就诊,经查心电图示:心率48次/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速效救心丸心宝丸等药口服,症状有所缓解。1988年4月15日突发晕厥出冷汗,约4~5分钟后自行缓解。家属急将患者送某医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给予阿托品片1mg,每日3次,服药15天,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即发,如此反复多次,请王老会诊。

症见:胸闷、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头晕微痛,面色苍白,精神欠佳。

查: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迟。呼吸18次/分脉搏44次/分,体温36.8℃,血压120/70mmHg。两肺(-),心率44次/分,第一心音低钝,律齐无杂音,腹(一)。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心电图示:心率34~46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

中医诊断:胸痹、心悸(气阴两虚,阳气虚损型)。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治宜益气养阴,温阳复脉,予以复律汤加减

红 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
炙麻黄6g,炙附子8g(先煎40分钟),
细 辛 3 g,当归10g,丹参18g,
鸡血藤30g,枳壳10g,肉桂6g,
肉苁蓉15g,熟地10g

15付,水煎服。

上方连服15付,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明显减轻,唯劳累后感心悸气短,失眠多梦仍作,头晕微痛已除,精神转佳。

查: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细。呼吸20次/分,脉搏52次/分,体温36.8℃,血压120/70mmHg。

上方
加龙眼肉10g、柏子仁10g以增养心安神之功。

连服30余剂,患者精神转佳,面色红润,已无明显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未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查:呼吸20次/分,脉搏60次/分,体温36.8℃,血压120/70mmHg,24小时心电图示:心率54~68次/分,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按语:本例以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细为主证。患者年过七旬,心肾皆虚,阴阳互损。肾阳不足,不能鼓动五脏之阳致心阳不振;心阳内耗,运血无力,心脉闭阻故发为胸痹。心阳不足,心神失煦则心悸。

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阳气虚损。治宜益气养阴,温阳复脉。方用复律汤加鸡血藤养血活血通脉,肉苁蓉温补肾阳以助心阳。如张景岳说:“阳统乎阴,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固乎精。”全方加减服用49剂,诸症皆除,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而停药,随访半年未复发。

学习针灸数年,为何临床疗效依旧平平?

非针灸专业,如何快速临床实践针灸?
出生中医世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刘蔚翔博士,
带你
20天学会针灸治疗常见病!

限时秒杀中!

扫码获取详情↓↓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版权申明

整理/文缄 排版/文缄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摘选自《王国三临证经验集》,由文缄整理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戳   阅读原文  进入链接

   十万稿酬  等你来拿                                     

  分享,在看,点赞,三连支持一下哦

青竹忍冬学社
陪伴30万中医人成长,致力于传承经典,提高临床水平,成就明医!青竹临床公开课与经典训练营、中医读书会广受学员好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