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以法治赋能乡村治理。在2024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拉市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宪法宣传活动,深入学校、市场、企业、乡村和寺庙,将宪法精神播撒到乡镇的每一个角落,掀起了全镇学习宪法的热潮。
宪法进学校:点亮青少年法治灯塔
宣传小组首先走进了拉市镇美泉完小,通过举办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晨读等多种形式,为师生们送上了一份丰富的法治大餐。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解了宪法的基本内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讲座还特别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安全法》和铁路护路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以及铁路安全的重要性等内容。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宪法文化,活动还参观了位于美泉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涵盖党史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易懂。同学们一边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一边仔细阅读展板内容,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法治文化广场不仅成为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激发了他们对法治社会的思考和向往。
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以宪法为主题的黑板报创作活动。各班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宪法元素巧妙地融入黑板报设计中。这些黑板报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色彩鲜艳、布局合理,成为了校园内一道道亮丽的法治风景线。
通过法律宣讲、法治文化广场参观和黑板报创作等多种形式,将宪法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热情。此次宪法进校园活动,覆盖拉市镇辖区六所小学及六所幼儿园,共悬挂布标横幅12条,发放宪法宣传资料 1000余份,受益师生达 1000余人,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乡村培育知法守序新人,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宪法进企业: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随后,宣传队伍来到了林润混凝土公司,为企业职工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通过设置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重点宣传了宪法中关于市场经济、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增强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活动期间,共解答企业法律咨询 3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 100余份,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宪法进乡村:法润乡土助振兴
在各村委会的户长会议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向村民们普及宪法知识。针对农村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作人员重点宣传了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并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解法律条文,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宣传小组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的宪法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并宣传环保法规,让村民了解乱排污水、滥伐林木的危害,主动守护青山绿水;要严打非法捕猎、破坏耕地行径,守护生物多样性与农田生命线;农家乐、乡村民宿要依规经营,垃圾妥善处理,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田园风光永续宜人。此次宪法进乡村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 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法治暖阳沐浴下,绽放乡村现代化华彩,书写城乡共荣崭新篇章。
宪法进寺庙:法治与信仰同行
最后,宣传团队走进了指云寺,开展宪法进寺庙活动。工作人员与寺庙僧人进行了亲切交流,向他们赠送了宪法宣传资料,并详细讲解了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宗教界人士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寺庙僧人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宪法知识,增强法治观念,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宪法宣传周活动,将宪法知识送到了群众身边,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全镇营造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拉市镇将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为建设平安法治乡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拉市镇平安法治办
主办单位:玉龙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和丽雯
二审:张世芳
终审:和尚彪
监制:和岳琪
法律顾问:云南李寿刚律师事务所 李万昆
(132 0888 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