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信息化,赋能新成长 ——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聚智融慧创新教学新范式”课堂行动系列活动(五)

文摘   2024-12-30 18:32   浙江  


-萧山一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共研信息化

赋能新成长

课堂行动系列活动(五)





为积极落实“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一帜大先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示范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省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俞艳名师工作室在12月25日开展了“聚智融慧创新教学新范式”课堂行动系列第五次活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华红霞、党委书记卢珏、副校长金蓉华、党委委员沈薇薇、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以及俞艳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参加了现场听评课。俞艳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通过观看网络直播,参与线上活动。

本次活动以“共研信息化,赋能新成长”为主题,由沈鑫达、冯龙飞两位老师围绕主题开设展示课,探索信息化技术在课堂的落地问题。

沈鑫达老师所讲授的《字母XS书写轨迹的编程与调试》课是在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室里进行的。沈老师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实训“微站”作为教学的载体,引导学生们按照“分析工作流程——编写控制程序——调试控制程序——进行评价反馈”的步骤进行学习。通过学习通平台和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的无限性问题。

冯龙飞老师所开设的《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视图》课是在4号教学楼三楼的智慧教室里展开的。冯老师专注于“如何合理绘制零件图”的教学目标,引入了AI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课程开始时,冯老师通过让学生摆放教室的椅子来学习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从而让学生们对视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后,冯老师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从基本视图过渡到向视图,同时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复杂的视图概念。最后,冯老师利用AI工具辅助学生完成视图绘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活动。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巧妙地融合了信息技术,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创新团队导师、省级特级教师俞艳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强调了“传承与创新”“预设与生成”“信息化与有效性”三个问题,期望教师们面对新问题和新技术进行辩证思考,提升教学效能,激发创新思维,达成教学品质的显著提升。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索,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END  -


供稿:余琳洁

排版:易   俏

初审:范庆丰

终审:金蓉华



文章来源:萧山一职


自信  竞取  笃技  尚新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由原萧山市裘江职高、萧山市城厢职业中专和萧山市成人中专于2000年合并组成。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四海潮生”的办学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狠抓内涵建设,优化内部管理,取得显著成绩。


萧山一职
萧山一职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校,学校积极打造“勤诚竞勇”的潮文化特色校园。这里有美丽校园的精彩呈现,有美丽师生的靓丽身影,有美丽班级的特色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