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金沙江上游远期放流鱼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推进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标志着金沙江上游远期放流鱼种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此次会议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科技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实力吸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的工作汇报,对项目中期成果进行了认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清洁能源基地——金上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项目。在流域规划阶段,金上流域保护了三分之一的天然河段,干支流保护的天然河段达到518公里,开创了国内水电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金上模式”。截至目前,流域累计开展人工增殖放流鱼苗520余万尾,叶巴滩水电站保护藏曲支流下游53公里河段鱼类栖息地的做法入选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
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已初步建立了以栖息地保护为核心,包括生态流量泄放、鱼类增殖放流、大坝过鱼设施、分层取水等综合的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但由于金沙江上游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会对土著鱼类栖息环境、水文情势造成一定影响。截至目前,黄石爬鮡、姚氏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为满足水生生态保护关于中远期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要求,该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已在黄石爬鮡、姚氏高原鳅的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基因组、数据库等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已申请专利7项,发表论文1篇。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认为,项目下一步可围绕鮡科鱼类独特的繁殖特性开展专题研究,针对其体内交配、体外孵化的生殖特点,从繁殖生物学、关键生态因子、驯繁养关键技术、养殖设施设备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开展金沙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繁育保护研究,以期更加有效践行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服务金沙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通过开展金沙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的人工驯养、人工繁育等技术研究工作,为金上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批量培育鱼苗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有效完成远期增殖放流任务、提升水生生态保护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推进会的召开,为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未来,华电金上公司将与院士专家团队深入合作、深化交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动金沙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有效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环保,为保护金沙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供稿:周王玺
审核(信息公开):罗宗伟 韩颖
启航华电 筑梦金上 | 华电金上公司2025年校园招聘宣讲行程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