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这门课,教室遍布各地!

教育   2024-08-13 12:02   北京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有这样一堂课

授课地点不在教室里

而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真实的社会中

每一寸土地都是教材

每一位受访者都是老师

每一次交流都是成长的阶梯







田野课堂


“田野课堂,就是打破‘田野’与‘课堂’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离和樊篱。让学生走进实际、贴近百姓,在火热的生活中感悟思想、掌握专业知识,在开放和真实的环境中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仕政在《田野课堂教学手册2.0》导论中写道,“田野课堂秉持‘全人教育’理念、锚定‘气质养成’目标、厚植‘隐形书院’手段,切实培养人格完整健康、家国情怀深厚,富有判断力、决断力和完成力的高素质人才。田野课堂是一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性变革”。


202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300余名师生从校园出发,奔赴四川成都、山东曲阜、河北定州、浙江台州、陕西延川、广西靖西、山西昔阳、新疆和田、北京石景山、内蒙古鄂尔多斯10地,于广袤大地上探寻真知、在田野实践中磨砺品性。



师生们聚焦基层,因地制宜选取33个研究主题,共走访178个政府单位,68个街、镇,98个社区,283个企业和社会组织,完成197场座谈、869人次访谈,回收610份问卷,形成了2168篇、325万字的田野日志。


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些青年学子的脚步

感受他们脚踏实地、满腔热血的青春风采

见证田野课堂的丰硕成果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

在田野中育人

田野课堂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就是要把“人”置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从人之为人的整体构成和整体逻辑出发去设计教育教学过程,最终落脚于培养完整、健全的人。


 “通过此次的田野课堂,我在问题意识上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对社会学、对学术研究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2022级本科生金亮霓在鄂尔多斯田野课堂结营之后分享道。“我们在调研中勾联历史与传统,从城市人文生态的建构和人文心态的平衡去理解人们的社会生活。田野课堂为我开启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田野课堂除了对学生开展学术性的训练,更是着力去培养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学子们深入祖国大地,用眼睛去发现中国精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21级本科生亓宇轩跟随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行走中国”项目来到了新疆和田,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边境派出所驻守一线的警官们。这些可爱的人,在简陋的条件中坚守,在缺氧的环境下工作,一出警就是一整天,一值班可能就是一整周。将小我真正融入大我,身后站的是人民,心中念的是祖国,这种边疆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田野课堂还搭建起一座文化浸润的舞台,让同学们感受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2021级本科生旦增群培跟随田野课堂来到了山东曲阜,他在田野日志中写道:“这次调研让我感受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保存技艺,更是保存一种文化精神。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人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推动这些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田野课堂着力打破了以往重技能轻⼼灵、重要素轻总成、重结构轻遂⾏、重知性轻情感和意志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子们锻造成知情意协调发展的个体。



锚定“气质养成”目标

在田野中沉淀

田野课堂是生动的、情境化的,提供了有助于“气质”养成和改变的场所,其中的人、景、物、事等要素组成了一个完全现实的课堂,“人须在事上磨”,在不经意间,身处田野课堂中的每位同学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并不仅在于知识与技能的突破,最重要的是总体上的改变,体现在精神状态、待人接物、举手投足之间。


初入田野,如何更为轻松自如地开启访谈,考验着每一位学子。参与台州大陈岛田野课堂的哲学院2020级本科生蔡瑜曾分享了以“穿针”开启访谈的经历:“线穿过针孔的瞬间,阿姨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我意识到,进入田野的过程有时也像穿针,需要耐心、细致与真诚,只不过将针孔换作了真心,将针线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打开自我,同陌生的个体接触、交流、熟悉;更磨练了心性,学会对偶有的挫折保持冷静,并时刻坚持反思。”


在每一天的调研结束后,田野课堂各教学基地都会进行总结复盘,回顾和思考整个过程,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蔡瑜曾谈到每晚的总结复盘会:“在每一天的调研结束后,小组内、团队内都会进行总结复盘,回顾和思考整个过程,这提供了宝贵的自我反思与团队交流机会,让我在田野工作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田野课堂项目不仅贯通本硕博,还有很多国内优质生源校的中学生也参与其中。来自重庆市第八中学的柴冰家长对田野课堂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田野课堂,孩子切身体验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极大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回家后,我明显感受到了她的成长和蜕变。” 


 


同学们在田野课堂这样一个生动的、可亲可感而又可控的真实场景中,实实在在地探索、发现和磨练自己,实实在在地相互观察、相互切磋,从而实现成长进步。



厚植“隐形书院”手段

在田野中窑变

田野课堂师生从游的教学模式,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了解构,促进了师生间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在共同探索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在实践中求知。


田野课堂成都教学基地带队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师资博士后苏筱回顾自己三年与学生们共同参与田野课堂的经历:“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书斋之外自有广阔天地”。


隐形书院是师生从游,更是朋辈交游。在改革过程中,田野课堂通过吸纳本校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吸纳了“行走中国”及“新汉学计划”的学生,不断打破学科壁垒、进行文化交流。来自“新汉学计划”的留学生曾贞兴奋地讲道:“我非常享受小组的每一次集体活动。同学们热情友好,形成了良好的小组氛围,我迅速融入其中并跟上了大家的调研步伐。尤其是每晚的小组讨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观点碰撞,令我受益匪浅。”



在课堂的传统关系之外,田野课堂通过引入实践、实务训练,让同学们走出书斋,与基层工作者、普通劳动者建立联系。从“接诉即办”到“非遗传承人”再到“社区创业者”,田野课堂以实战经验不断启发每一位学子。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22级博士生夏巾语体验将近两周的12345“接诉即办”的工作流程后在田野日志中写道:“田野调查马上就要结束了,听着熟悉的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我对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多了一份理解、更多了一份敬意。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心,是‘民有所呼’的重要窗口,也是‘政府有所应’的重要渠道,便民热线撬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革的背后,是一份份写满幸福和温暖的‘民生答卷’”。


 


历经热辣生活、滚烫社会的青年学子恰似一场窑变,从此,他们成为了散发独特光芒的珍品,为基层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田野课堂自2017年正式启动起来,主动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谋新谋变。按照“打造全校性项目、全国性品牌,促进多学科协同、本硕博贯通”的思路全面升级,与优质高中生源校深度合作,并向海内外高校和中学开放参加通道。在学校教务处的推动下,田野课堂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实现了全校平台课程化、学分化,注重科学的过程性教学管理,强调学生的田野参与与融入、思考与整理,进一步深化学术实践,激发学生潜能。


截至目前,田野课堂已组织了上千名师生到教学基地开展田野课堂教学工作,开发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田野课堂”教学体系,努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性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未来

田野课堂将继续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

锚定“气质养成”目标

厚植“隐形书院”手段


带领师生深入扎根

真实、鲜活、开放的社会现场

始终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

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

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更多精彩请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中心”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田野日志》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支持:社会学院 田野课堂教学中心

文字:蔡瑜曾 金亮霓 李子琦

图片:江雪

设计:邱童

责编:诗涵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