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擦亮“诚信之冠·幸福之县”品牌

文摘   2025-02-02 17:01   山东  


 去年以来,我县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激发县域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围绕“强机构、建平台、定政策、优服务、善应用”精准发力,持续擦亮“诚信之冠·幸福之县”品牌。

 烟庄街道张庄村是第一批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村庄,在这之前,村里的很多事只能依靠党员干部,而现在,结合“信用建设”体系,村党支部将幸福食堂、便民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和信用积分深度融合,以小积分激发志愿服务大能量,真正让村民唱起了主角戏。

 “自从我们开展信用建设工作以来,村里的志愿服务队由原来的20人发展为‘党员先锋’‘乡村美容师’等4支近百人的队伍,为村庄的共建共治注入强大动能。现在,我们村环境更优美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增长。”烟庄街道张庄村党支部书记邱连堂说道。

 为全面推进政府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公平、自律的信用环境,我县把政务诚信作为其他领域信用建设的领头羊,大力推进审批、税务、监管、交通等行业信用建设,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对公务员、教职、医护等重点人群实行信用监管,着力打造风清气正、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

 “作为窗口部门,政府的公信力、高效的办事效率以及贴心的服务是群众和企业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所以,我们积极打造‘信易+’服务场景、设立信用服务专区,为信用等级较高的市场主体实行容缺办、告知承诺办和即办,让他们充分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陈默告诉记者。

 为增强“信用有价”的社会共识,我县创新“信易+”便民服务模式,先后出台县级激励措施166条,举行“灵芝分”线下兑换活动,总价值35000余元;为全县958名诚信之星发放大礼包,总价值821万元。此外,我县还推进“信用+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建立“信用+幸福食堂”、“信用超市”、“幸福菜园”、“便民共享角”等便民设施。截至目前,全县开设信用超市407家,建立诚信广场57座、幸福菜园210处、便民服务角等信用惠民设施720余处,355家幸福食堂投入运营。

 “2025年,我们将围绕‘信用品牌创建年’这一目标,一是扩大覆盖面,抓好政务诚信建设,组织引导全社会、全领域、全行业参与信用体系建设;二是深化融合度,将‘信用+’深度融入政府监管、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各环节;三是提高助推力,信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四是增强获得感,持续推出各级惠民便企政策,真正做到‘信用有价,信用有感’;五是发挥影响力,抓好宣传推介,全力擦亮‘诚信之冠・幸福之县’品牌。”县社会信用中心负责人李亚楠表示。


记者:葛猛

编辑:江荣

责编:周长祥

审核:陈丹娜 苏玲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冠县在线
冠县在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