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滁州,山川秀美、多姿多彩,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韦应物和滁州西涧、欧阳修和琅琊山、辛弃疾和奠枕楼、朱元璋和中都城、王阳明和南京太仆寺、吴敬梓和全椒,以及“两道”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和京京官道,“两河”清流河和滁河,还有小岗村、凤阳花鼓、茉莉花……这些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的文化IP,都是滁州最为宝贵的文旅财富。
基于此,我市全面深化文旅融合,聚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奋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滁州文旅工作连续三年在省对市考核中排名前三,连续四年成功争取省政府督查激励,共获得各级表彰155项。截至去年,全市接待游客从2350万人次跃升至32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10亿元上升至291亿元,分别增长37%、38%。
美好生活新寄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日前,在景色秀丽的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数十位老人在导游的引导下鱼贯而入,畅游醉翁亭、打卡琅琊寺,欣赏文章墨宝、品鉴石雕碑刻。
“琅琊山不愧是文化名山、生态净土,让我深切感受到‘山水之乐’的独特意境。”68岁的南京游客宋先生,翻看着手机里的百余张照片,对这次旅游体验赞不绝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多彩,包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一览雄壮的山川、欣赏别致的小景、领略不朽的人文,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
“江淮分水岭最美风景道”,一条主线总长420公里的皖东“千里画廊”,成为不少旅人的心灵寄托。这条风景道,跨联全市8个县(市、区)、35个乡镇、119个行政村,串连100多个景区景点及乡村文化场馆。
风景道边,一款以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作命名的“西涧春雪”,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慕名来到井楠村。随着茶汤入口、齿颊生香,更加深切体会到“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的茶乡风情。
茶香四溢,书香浓浓。被誉为“公园里的图书馆”、寓意“破茧化蝶”的滁州市图书馆,充分发挥阅读主阵地作用,匠心打造“阅读·亭好”之“阅成长”“阅生活”“阅山河”“阅奉献”等阅读促进活动,极大丰富了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介绍,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四个十工程”试点建设,全市1358家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获批国家一级图书馆5家、一级文化馆7家,总数居全省第一;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前实现全覆盖。
我市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坚持每村每年1部戏、每月1部电影、每季1次读书。中国农民歌会、出彩滁州人、乡村春晚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老骥不偷闲”志愿服务进街区项目入选“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名单,全省唯一。
此外,凤阳花鼓文化艺术推广获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凤阳县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部戏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红色游、历史游、民俗游、乡村游游人如织,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人潮涌动,独具特色的皖东“文旅游”异军突起。文旅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文旅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普遍提升。
文旅融合新舞台
8月14日至25日,第十届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锦标赛在滁举办。作为东道主,滁州在用心用情做好赛事管理和服务保障的同时,深挖地方特色山水人文资源,充分彰显城市活力、展现城市魅力,以赛事举办释放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乘数效应。
开闭幕式上,花鼓操《花鼓飞扬》、舞蹈《茉莉花开》等文艺表演亮眼“吸睛”,在仲夏夜色与城市灯光交汇之间,中华文化韵律之美与城市活力律动之美尽显。休赛日期间,参赛代表团深度游览琅琊山景区,欣赏秀美山色、观看实景演出、聆听古琴合奏,徜徉山水间,沉醉文墨中。苏宁广场,10余场歌舞表演轮番上演,吸引国际友人和本地市民驻足观看,游客们走上舞台,或与演出人员友好互动,学敲花鼓,或即兴表演家乡舞蹈,氛围热烈。
8月的滁州,集全城之力开门迎客、热情待客、以文会客。当小小的手球在场馆内传递、转动之时,城市特色文旅元素全面融合办赛各个环节,为手球锦标赛打上鲜明的城市烙印,一座生机盎然的新兴之城也在国际舞台上愈发明媚璀璨。
滁州形兼吴楚、气越淮扬,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森林葱郁、水体丰富、生态良好、风景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基于丰富的文旅资源,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我市积极推动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举行的中国·滁州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暨滁州文旅推介会上,启动了“岭”您看滁州上海站启程仪式;在南京都市圈文化和旅游专委会工作会议中,就建立联合开展文旅活动、打造旅游路线、强化产业合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在文化发展方面,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非遗文创产品展。曲目《关山望月》代表安徽省参加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交流展演。舞蹈《我的小花鼓》入选“大地欢歌”长三角地区少儿文艺优秀作品云端展演等。
特别是在滁州市区,依托“一山两城一河两湖”城市格局,强化大琅琊山景区带动,景城融合,探索更多“文化+”“旅游+”的新场景新业态,让文化IP与市井街区有温度、烟火气、接地气的文化特性深度关联。
“特色餐饮、文创零售、休闲娱乐,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日前,来自江苏省镇江市的游客张先生一行,在朋友的引荐下体验了一次“夜游遵阳街”的难忘之旅。
作为滁州城市文化新地标的遵阳街,注重保留历史风貌、挖掘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元素。街区内的张记琅琊酥糖、武记糕点、邹记老东关油茶等12家传统工艺展示店铺,既为游客提供特色美食,更展现滁州传统文化魅力。
名扬四海的,还有“天下第一亭”醉翁亭所在地的琅琊山、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的明皇陵、拥有“一树”“一花”“一鸟”三大特色的池杉湖湿地公园、与吴敬梓故居“探花第”隔河相望的吴敬梓纪念馆……
2023年,《滁州市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方案》出台。根据方案,我市坚持“一道引领、集群并进、重点培育”思路,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提质升级为引领,聚力明文化、醉翁文化等文脉赓续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大琅琊山康养度假、明中都-小岗村文旅体验等十大具有康养度假、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等特色的旅游发展集聚区。
在“大自然”赐予的资源禀赋、“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我市不遗余力推动“有意思、有意义”的文旅产业,打造具有显著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经济发展新引擎
文旅产业涵盖文化、旅游、艺术、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具有高度综合性和融合性。眼下,文旅产业正以其独特魅力和强大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琅琊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3A级旅游景区4家;琅琊山庙会、全椒县正月十六走太平入选2024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小岗村申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已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审;井楠茗宿获评国家乙级民宿并入选皖美金牌民宿20强……
滁州文旅精心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数字资源库,筛选高清素材约10T。省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平台录入有效项目33个,总投资约260亿元。全市累计签约、开工、投产民宿、营地、文旅演艺等新业态项目23个,到位资金约1亿元。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旅游”工作思路,推动文旅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党政主导、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发展态势。
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和乡村旅游“十百千”行动,将81个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与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推进。市林业局利用2个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公园总规编制契机,统筹自然公园的生态保护修复、旅游活动和资源利用,保障旅游发展空间。
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提质升级为引领,培育十大特色文旅集聚区,构建“一道两核十区”的文旅发展格局,不断放大“江淮分水岭的星空”“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等文旅品牌效应,推动文化传承新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消费新升级。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将旅游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均成立国有文旅投融资平台,培育多元化产品,引领旅游产业发展。
定远县申请1.1亿元专项债,支持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产业发展。凤阳县率先在全国实行旅游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壮大企业资本至3.65亿元,聚力传统景区,培育融合业态,打造城市地标。明光市女山湖镇创新“村集体+农户+专业公司”建设模式,引导9个村1个社区流转土地500余亩,建成女山湖花海项目。琅琊区邓坝村规划打造“一亭九院”乡村研学旅游项目,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
为激发市场活力,我市以“引客入滁”为核心,拓展客源市场展示旅游形象,丰富惠民活动扩大品牌影响,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市场活力。
特别是瞄准长三角重点客源市场,持续开展“岭”您看滁州、好味滁州、驾游滁州等系列品牌宣传活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20多条。联动8个县(市、区),持续开展采摘、漂流、美食、自驾等主题活动,持续做强琅琊山庙会、走太平、阳明文化周、桃文化旅游节等一批民俗节庆品牌。以滁州文旅“进高校、进社区、进万家”为主题,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带动惠民消费。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目前,我市积极引入国内知名品牌策划设计团队,深入挖掘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阳明文化等内涵价值,推出具有主题性、独特性、互动性、延展性的旅游IP。此外,聚焦打造“长三角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大琅琊山、明文化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康养旅游基地。
我市还结合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项目资源,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新兴业态产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旅游营商环境,加大扶持奖补力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后劲。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拓展区域交流渠道,持续开展滁人游滁、采风踩线等活动,加大“引客入滁”力度,变“流量”为“留量”。
来源:滁州在线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