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浦江 | 龙潭古寺

旅行   2024-10-12 05:59   浙江  

万年上山 · 世界稻源 · 上山文化

编者按:浦江人杰地灵,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底蕴,都让人留恋忘返。《早安浦江》新开辟作家写浦江的栏目。本期推出的是傅语冰的文章,以飨读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稿件请发491513601@qq.com邮箱。


龙潭古寺

傅语冰

国庆有假,未远行,遂回浦江老家,暂取三分宁静,妄偷一隅悠然;自得时,偶听得友人说漏嘴,桃花岭脚不远外的小山坳内,藏有一寺,名曰“龙潭古寺”,我向来是对“古迹”颇感兴趣的,遂于清晨,驱车赶往一探究竟。



游山玩水,肯定要先讲一下天气,今天晴转多云,太阳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不时地从白如柳絮的云层中探出半个脑袋,这样的天气我喜欢得不得了。从蒋义线拐入毛亚线,只有一、两分钟的路程,短短的一段路,风景就从城市钢筋混凝土的繁华,骤然转变成了世外桃源的幽静,渐入深秋,蜿蜒的山道旁,满山林竹在萧涩的劲风摇曳下,溢透着肃杀。未及山门,就已经被寺前的草木用“佛性”洗礼了一番,这不禁让我对这个藏在山坳里的古寺充满了期待。



步行大概1000米,便抵达了“龙潭古寺”的山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慈悲喜舍”四个大字,淡褐色的匾配上清秀的字体,顿时一股清流之气,拂面而来;匾下是六对门神,不是油画,也不是壁画,却是别致的“布画”,左书“出入”,右写“平安”;两只威武的石狮坐镇门前,庄严肃穆。


推门而入,门后面亦是一块匾“回头是岸”,两侧门柱各附一联,上联曰“念佛方能消宿业”,下联曰“竭诚自可转凡心”,这道门庭,仿若是一道有佛法加持的天幕,将整个寺庙与外面的繁花世界隔绝开来,自成洞天。



转身即是寺内,目之所及,皆流转着佛性,山门入内十步之遥,又立一石拱门,旁边立着数块高矮不一的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莫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似乎在告诫入寺的每一位凡尘俗子,过了此石拱门,就请放下心中的执念,褪去世俗的假面,从心出发,还自己的心一片宁静和纯真。


往里走去,一条矮小的廊亭让我眼前一亮,它只有2米左右高,通体都是木结构,人字顶上盖瓦片,两侧是坐廊,中间置一石桌,石桌上满是经书佛卷,廊沿下挂着一排小小的红色中国结,此番布景,让我不由地浮想到骆玉笙经典的京韵大鼓《剑阁闻铃》中的片段,唐明皇在驿馆暂歇的那一夜,冷雨凄风,惨然缅怀杨贵妃的孤独与哀怨;而我,也仿佛被拽入了清秋的一个深夜,坐在这小小的廊亭中,落地有声的雨,戚戚沥沥地下着,廊沿下的中国结上,挂满了铃铛,不住地叮当连连作响,此时我不自觉地吟诵起唐明皇的那句忧问:“外面的声音,却是何物也?”



思回念转,抬眼望去,整个禅院的殿宇和景观层阁叠影,高低远近交相辉映,近处有各色佛座,佛塔,远处疏木林叶爽秋风,高处楼台玉宇可观星辰,低处幽廊碎径盆景夹路,缘寺壁神游,即忘身处之虚实,意动之真假,眼前的一切,与自己在冗繁世界里得到的认知,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各大殿内,香客可以随意礼佛,没有功德箱,自愿付香火钱就可以,古朴而纯良,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往里数百步,得一小门,从门入,有一小院,院内盆景错落有致,白墙青藤,碎石苔藓,怡然自得而恰到好处。一处不起眼的矮墙上,用灵墨印落了释怀深的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法的深奥,我无法深会领悟,但是字里行间所照露的透彻,坦然释怀,仿若一丝青烟,缓缓流入我的脑海中。



“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静下心来,刻除欲望,摒弃犹豫,来到这龙潭古寺慢游一番,是对心中菩提树的净化,也是对自身明镜台的一种拂拭吧。



百县千碗·拾味浦江

海报图:张雷平
配图:张雷平
编辑:小   
审核:张轩虹
监制:王嫦娟

浦江文旅
浦江文旅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