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趋势未来:Gartner首发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

文摘   2024-10-18 12:03   新加坡  

近日,Gartner研究总监张吟铃(Elaine Zhang)就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发布接受媒体采访,采访文章全文如下:


来源/C114

作者/岳明

近日,Gartner首次发布2024年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该曲线收录的21项技术主要覆盖自主可控计划、AI 影响、运营效率以及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四大领域。

Gartner研究总监张吟铃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虽然使用的技术相似,但由于IT运营成熟度不同、国产品牌使⽤倾向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采用偏好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势头,加上国家战略和⽣成式⼈⼯智能(GenA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推动着中国基础设施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自主可控计划的出台,国产技术对于增强企业乃至国家层面技术韧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张吟铃指出,虽然⼊选本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创新并未涵盖基础设施战略涉及的所有领域,但均为⽬前中国I&O领导者应优先考虑的关键技术趋势。“Gartner希望通过《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发布,能够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去理解和评估最优的技术与技能,帮助他们去做更好的投资选择。”

自主可控计划:覆盖IT的各个领域

张吟铃表示,国产替代并不是个新话题,也不仅仅是软硬件的简单更换,而是覆盖了IT的各个领域。“自主可控计划”聚焦点在于国家战略推动的技术创新,它可以减轻过度依赖外国解决方案带来技术锁定的风险,并最终增强国家的安全等级性。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国产芯片服务器和国产虚拟化产品替代领域。

从国产芯片服务器来看,根据Gartner的估算,国产芯片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出货量已经达到20%,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但芯片只是IT底座,还需要关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上层应用软件的兼容性适配性问题。“国产的软件生态系统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用户需要全面考虑技术替代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规划和替代步骤。”

特别是国产虚拟化产品,因为虚拟化是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器虚拟化,而是推动整个数据中心改造,以及构建敏捷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的关键。但先是桌面端的思杰退出中国,后面是VMware被并购后修改商业策略,这都对国内用户的业务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张吟铃指出,国内的很多大型客户都已经部署了私有云,私有云的基础就是虚拟化软件,如何去替换?Gartner会建议企业不要单单去做概念认证,需要去做一些试运行来考验、考察整个性能,同时还需要考虑服务商能提供的培训、维护等支持能力。  

AI对于基础设施的影响:确保数据中心可持续性

去年开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市场上引起了高度关注,但同时也对基础设施提出了很多挑战,比如GPU芯片短缺,以及GPU集群所产生的高能耗。

张吟铃指出,企业用户应该思考AI对于数据中心的影响,特别是可持续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营团队需要在确保新型技术赋能业务的同时,确保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可持续数据中心创新技术’进行支持。”Gartner建议企业在考虑采用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的时候,将工作负载做一定区分。

除了利用可再生能源去支持可持续性发展以外,Gartner还总结了四个方面,其中包括对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规划,包括数据中心的设计、智能和管理的全生命流程,比如“整体芯片液冷”,大大降低GPU集群对于能耗的要求。其次,要考虑硬件选型,考虑购买能耗相对较低或者能耗效率比较高的型号。第三,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通过虚拟化技术或者自动化收放编排的方式,提高资源的使用率。第四,也可以去使用AI赋能的数据中心监控管理工具,让能源消耗效率更加完善、更加好。

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容器化改造成为焦点

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敏捷程度,还支持按需付费的方式来提高整体效率。

张吟铃表示,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使用云不一定能够省钱,也的确有部分企业放慢了“上云”的步伐,但依然有很多企业积极使用,因为云计算的价值绝不仅仅是降低成本。

“从去年到今年,很多企业将‘云原生’纳入了IT战略中,他们希望通过软件的现代化改造去使用云原生技术提高开发速度和敏捷性,加快解决方案的上市速度,通过这一点去体现云计算的业务价值。”张吟铃指出。在“云原生”战略实施过程当中,容器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技术,“容器可以为开发、测试、生产环境提供一个标准化可重复的环境,简化开发和运营团队之间的协作,通过自动化的环境提高开发效率,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最终助力业务发展。”

另外,容器编排平台还可以让企业更容易的管理、扩展基于微服务的应用。 同时,中国的容器管理市场其实在不断的增长期间。Gartner预计,中国基于软件的容器管理、最终用户从总支出2024年的8900万美元增加到2027年的1.3亿美元。面向未来,容器管理也是AI算力平台的一项关键的技术,它目前是处于“期望的膨胀期”,即将会进入“幻想的破灭期”。“企业需要去合理的评估业务的价值,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去做容器化的改造,明确投资回报率然后才能够进行更好的技术投资。”

运营效率提升:企业需要做好预期管理

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降本增效”是个高频词,也是很多企业的重要组织战略。在张吟铃看来,“降本”肯定要真金白银节省,“增效”则涉及到改善运营绩效,实现更高的业务满意度。在今年的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上,Gartner提供了数个技术和技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IT运营成熟度来选择需要采用的创新技术。

其中,“APM”和可观测性技术,可以说是焦点技术。张吟铃表示,传统的APM解决方案主要关注的是IT指标数据,可能无法监测业务系统全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有时候就会出现,所有IT指标都是正常的,但最终用户体验却并不好,影响业务关键指标、绩效指标;另外,随着应用复杂性的不断提升,故障快速定位也存在难点。”

“如何去评估软件性能指标”?Gartner给出的建议是从监控转向到可观测性,能够随时洞察应用和服务端到端的性能表现。APM和可观测性解决方案,可以去推动IT运维的敏捷性,加快交付重要系统健康的性能数据,并且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可以说,APM和可观测性是应用和服务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可以感知到整个应用服务中所有相关联的信息,记录服务全链路中的所有数据,通过自动化来修整所查到的每一个错误,及时监测到影响服务的问题、然后及时纠错,最终提高业务满意指标。”张吟铃指出,“APM”和可观测性技术目前正处于“炒作高峰期”,企业在部署的过程中,需要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更 多 资 讯 敬 请 访 问 Gartner 中 文 官 网!

www.gartner.com/cn 


即刻访问网站!

长按识别二维码


Gartner公司
Gartner,Inc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每天都为其客户提供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技术见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