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而那些曾经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里忙碌的工具,则是画卷中最生动的笔触。它们承载着无数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质朴生活,如今虽已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每一件都深深烙印在那一代人的记忆深处,成为了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
铁水桶,那是农村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取水工具。
在 80 年代,几乎每个农村家庭都有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水桶。它们通常是用铁皮制成,表面有些粗糙,带着一种金属特有的冰冷质感。桶身被漆成黑色或者绿色,岁月的侵蚀让漆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生锈的铁皮。桶的边缘有着结实的提手,那是用粗铁丝或者铁条弯曲而成的,虽然简陋,却十分牢固。
清晨,大人们担着铁水桶走向村口的水井,伴随着吱呀吱呀的扁担声,井水被一桶桶地提上来。这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农村生活的晨曲,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孩子们也会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偶尔还会帮着大人拉一下水桶,那冰冷的触感和井水的清凉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铁水桶不仅用于取水,还在灌溉农田、洗衣洗菜等生活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农村生活用水的忠实伙伴。
铡刀,在农村的小院里有着一种威严的存在。这是一种用来切割草料的工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厚重的底座和一把锋利的刀片。底座通常是一块巨大的木头,经过岁月的磨砺,表面光滑而又有着深深浅浅的痕迹。刀片则是用铁打造,寒光闪闪,刃口锋利无比。在喂养牲畜的过程中,铡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农民们把收割回来的干草或者农作物秸秆放在铡刀下,用脚踩住,双手握住刀柄,用力下压,“咔嚓” 一声,草料就被整齐地切断。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量,老一辈的农民们操作起来却十分娴熟。
铡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像是农村家庭养殖牲畜的保障,它保证了牲畜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够的草料维持生命。
晒垫,那是农村晒场上的主角。
晒垫一般是用竹子编制而成,呈长方形,面积较大。竹篾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变得柔软而有韧性。在收获的季节,无论是金黄的稻谷、饱满的麦粒,还是各种农作物,都被摊铺在晒垫上晾晒。
晒垫就像是大地的托盘,承载着农民们一年的劳动成果。在阳光的照耀下,农作物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农民们用耙子在晒垫上翻动着它们,确保每一颗都能充分晒干。晒垫的边缘有着结实的绳子,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它卷起来存放。
牛弯,这是牛耕时代的重要配件。它是一种弯曲的木制工具,连接在牛轭和犁之间。牛弯的弧度非常关键,它要与牛的身体结构相适应,使牛在拉犁的时候能够更加舒适地施力。牛弯的表面经过打磨,十分光滑,不会对牛的皮肤造成伤害。
在农耕的岁月里,牛弯与牛、犁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牛迈着沉稳的步伐,拉着牛弯和犁在田间前行,翻开肥沃的土地,为播种做好准备。牛弯承载着牛的力量,传递到犁上,它是农耕文明中机械原理与生物力量结合的体现。
蓑衣和斗笠,这是农村人在雨天的标配。
蓑衣是用粽叶或者蓑草编织而成,有着独特的纹理和质感。它披在身上,就像一件天然的雨衣,能够有效地阻挡雨水。蓑衣的编织工艺十分复杂,每一片叶子或草都经过精心处理和编织,紧密而又有层次感。
斗笠则是用竹子和竹叶制成,呈圆锥形,顶部有一个小尖。斗笠宽大的帽檐可以遮挡雨水,保护头部和脸部。在下雨天,农民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依旧在田间劳作或者行走在乡间小路上。那雨中的身影,是 80 年代农村坚韧不拔的象征,蓑衣和斗笠成为了他们抵御风雨的坚强堡垒。
这些 80 年代农村用过的工具,它们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一部部生动的史书。它们记录了那个时代农民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见证了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工具大多已经被现代化的设备所取代,但它们留下的回忆却永远珍藏在那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和农耕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瑰宝。你还认识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