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回老家,也正值老家插秧的时候,现在父母在家里还种有4亩多的农田,自己家里2亩,加上伯母家的1亩多,还有一位邻居家的几分田,加起来有4亩多。
父亲都70多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走路都气喘吁吁了,早就叫他们不要种田了,年纪大了,即使要种也只种自己家里的2亩田,人家的田就不要种了。
可是他们就是不听,做惯了农活的老父亲总是说,现在还能动,就做点呗,万一到时做不动了,再说吧。
父亲说以前种田每年收了稻谷之后,还要交公粮,现在种田所收的粮食全部归自己所有,国家还有了很多的惠农政策,有补贴,还提供谷种,趁现在还能动再种点呗。
伯母的田,她一个人在家种不了,田荒了就长树了,邻居的田种了好多年了,也对它有感情了,他自己又不种,隔家又近,也不缺水,也就先种着呗。
拗不过,只好由他们了。
说起交公粮,不禁让我想起儿时陪父亲去乡里交公粮的场景。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每年都要交一次公粮的,那时也都是在早稻收割晒干以后,村里的干部们就会叫喊,在哪些天就开始交公粮了,大家要积极的去交。
小吴记得那时家里都是种植两季的水稻的,早稻的收割时间大概在立秋的前10天左右。那时读书的时候,正值放了暑假。
种两季水稻真的是太辛苦了,早稻要收割,晚稻要插秧,气温又高,双抢搞下来,人都要脱层皮,经历过的人都懂。
接到村里说要交公粮的时间后,村民们就要忙碌起来,要准备好交公粮的粮食,要选择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杂质的,没有被霉坏的粮食去交。
有时粮食晾晒不好,被雨淋了,捂黑了,这种粮食是不能上交的,即使你挑去,也是被退回来的。
按要求准备好交公粮的粮食后,就要用风车把粮食里面的杂质车出来,用箩筐装好,并用秤称一下重量,往往要比所要交的粮食的重量要多一些,免得秤有误差,导致少秤。
准备好后,第二天,早上就要清早起来煮点饭吃,或者是煮面条吃,然后挑着去相隔6里路远的乡里交公粮。
那时都是山路,路又窄,靠肩膀挑的,那时一个乡里也只有一个粮站的,整个乡里都要去那里交公粮的。
像一些平原的地方的人还好一点,有板车可以拉,路平一些。
那时村里的人组队一起挑粮食去乡里交公粮,走在山间小路上,队伍非常的壮观。
挑累了,就放下来,休息一会儿,继续赶路。
挑到了乡里的粮站后,又要排队过秤,检查粮食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又要退回来,没有晒干的就要重新晒,重新不够又要再一次挑去粮站补上。
粮站工作人员会用一个中间带凹槽的长钢钎,插进尼龙袋里,再抽出来,抓几粒放嘴里咀嚼,主要看干燥程度是否达标。
交公粮也就那一段的时间,乡里农户多的,最开始的几天都是高峰期,人多,排着长队等待检查过秤。
大清早从家里出发,挑着粮食,等到完成也要到了下午甚至傍晚才能回家了。
粮仓会很快被堆积得如一座小山峰,需要借助木板搭梯,一袋袋地扛上去。
交完粮食后,挑着空箩筐,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路回家,完成了一年的公粮任务。
除去交公粮的粮食,就是一家人的口粮,可是那时的粮食产量不高,一般都是600-800斤左右,到了第二年的3-6月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没有米下锅了。又要去镇上的粮站买米吃。
农村的父辈们对交公粮的场景,终生不忘。值到2006年,国家统一取消了交公粮,这个长达2300多年历史的交公粮任务才彻底结束。70-80后的朋友们,你是否还记得这些场景。(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