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4320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44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我们都崇尚自由,无论是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还是财富自由,都是令人无比向往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由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单纯,它其实附加了很多东西。
所以,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弄懂到底该追求什么样的自由?
这样才不至于失望,甚至被自由所连累!
自由其实不等于平等
一般人对于自由的层次分不清楚,以为自由就是自由,对于人来说都一样,所以常常把自由和平等连在一起。
其实,人一开始是不由自主的。
就比如,生而为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孩童时期过什么样的生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甚至以哪一种语言为母语,完全是不自由的,任由他人安排,自己丝毫没有自主的余地。
长大以后,逐渐能够自行思考,自己独立,这时候才获得一些自主性。
可以自己选择职业,能够自己决定行动,还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
虽然说自由的范围实在相当有限,但是和童年时期一切依赖父母或他人相比,当然要自由得多,感觉上好像真的能够自主了。
然而,人终究是会老的。老年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生理机能的衰退,逐渐难以自主。
退休以后,种种问题随之产生,觉得愈来愈不能自主。
可见以人的年龄来划分,一个人由不能自由自主到获得自由自主,最终又将恢复不能自由自主而结束一生。
如果依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区分,也不难发现同样的状况。
社会地位低微的大众,哪里有什么自由自主的可能?
社会地位高的人制定一些法律条文,就可以把大家的行动约束得动弹不得,轻易地用“法治”和“守法”这些动人的名词,便把社会大众管制得失去了自由。
往昔实行君主政治,君王可能拥有自由,可以爱怎么规定便怎么规定。
现代民主政治,社会地位愈高的人愈不敢得罪社会大众,因而愈不敢自主,也就愈没有自由。
民主社会,一切诉之民意。
民意犹如流水,可以载舟,将一个人的地位不断推向高处;也可以覆舟,把一个在高位的人一下推向深渊。
在这种民意高涨的时代,高阶人士无不小心翼翼,哪里还敢谈自由、自主呢?
可见,人人皆有自由之时,也皆有不自由之处。自由都是相对的,并不绝对。
有理想才有真自由
现代人搞错了方向,自由是争不到的,愈争自由,结果愈不自由。因为自由不自由,是内部自发的,根本不是向外争取的。
有理想的人才有自由。
首先要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走出自己所要走的路,这才是自由。
理想由别人决定,不自由;理想由自己决定,才自由。多元化时代,人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想。
自己的理想由自己决定,这是现代人所遭遇的最大困难。以自己的能力有时候不能够替自己找到真正的理想。
许多人认为反正找不到理想,因而放弃了理想;
许多人误以为眼前抓住的便是最好的理想;
许多人认为新的理想才是好的理想,以致经常变换理想
……
不幸的是,这些人都没有理想。
现代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危机,实际上是科学发达的一种后遗症。
一般人都相信科学万能,觉得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能够满足人类享受的欲望。
一谈到哲学,就以西洋哲学为归依,把自己推入观念游戏的陷阱,弄得迷迷糊糊。
对于中国哲学,却又执着于结构、概念、系统而无所得,同样是一片迷糊。
要挽救现代人的危机,摆在眼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将中国哲学和西方科技合理结合。
至于怎样结合,各人有各人的主张,丝毫勉强不得,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们只能建议,要小心谨慎地使用这种并不很大的自由,以免造成自己的痛苦,也增加别人的苦恼。
天下事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各种策略都有相当的道理。我们尊重各人应有的自由,不能明确地指出哪一种自由较优,哪一种自由较劣。
所谓正确的或错误的策略,都不过是一种参考意见,必须各人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够自行判断其优劣,自己选定策略。
额外加的规定和约束都是不自主的。
不要因追求自由而忘记责任
很多时候,当我们追求自由的时候,责任似乎就成了负担。
比如,追求个人事业而疏于尽孝,为满足个人欲望而公权私用,只顾个人得失而不顾大众利益。
《易经》告诉我们,人是有责任的,人有责任把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私,变成无私。
所谓的修养,就是讲这一点而已。
我们要把自己的私心慢慢扩大推广而成为公心。
儒家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推出去,不能固定在自己一点上,要推己及人,从私心推到无私。
现在人满脑子都是权利义务,这是不对的。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两个字——责任,是从《易经》来的。
我们误解了孔子,也听不懂老子跟孟子的话,这是非常遗憾的。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当国王的,要尽国王的责任;当干部的,要尽干部的责任;当父亲的,要尽父亲的责任;当儿子的,要尽儿子的责任。
可见,中国人不讲权利义务,只讲责任。
我们中国人之所以要生小孩,要照顾他,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个依靠,不然我老了,能靠谁呢?
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孩子长大了,就远走高飞了,父母养这个孩子干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投资,把亲情当作投资的本钱。这叫什么投资?
这种人扭曲、错乱、误解了中国人的亲情,还批评中国文化这不对那不对……
养儿防老有什么不对?要不然,你尽心养育子女是为了什么呢?
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2025年第1期共读活动来啦!
中华名族是倡导孝道的民族
作为一名中国人怎可不读孝经?
这个寒假,诚邀您一起共读孝经
传递古人孝道和智慧
诵读时间:1月13日-1月30日
👇点击下图,将图书请回家,参与诵读👇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