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瞻园 非遗学堂
9月的非遗学堂课程已更新,诚邀汲古学社社员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踊跃参加,现场体验非遗技艺,赓续传统文化文脉!
课程一:糖画
以勺为笔,融糖为墨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是一种以糖为材料进行造型的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中国的传统典庆和节日中广泛应用。糖画所用工具仅一勺一铲,然而其独一无二的风格样式却令人惊叹于艺术创造的魅力。
糖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这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曾广泛流传于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2008年,成都糖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岐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氏糖画家传第四代传承人。央视2024龙年新春特邀糖画师,《LV》《娇兰》《纪梵希》特邀糖画师;培训国内外非遗传承人100多名,两家实体店;自幼得爷爷父亲亲授,学习传统糖画手工艺,距今14年;15岁跟随父母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庙会,磨炼技艺;18岁独自前往省会郑州开启创业传承之路。在糖画制作中,王岐洋除了继承传统熬糖技艺、绘制手法之外,广泛吸收剪纸、皮影、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丰富王氏糖画手工艺,并在国内外培养了100多位王氏糖画传承人,让更多人可以了解糖画、爱上糖画。此外,王岐洋还持续参加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汉服秀商场主题展览等活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人物故事被央视新闻、人民视频等全国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授课时间:
2024年9月15日下午15:30-17:00
授课内容:
1、糖画初识:介绍糖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通过展示精美的糖画作品,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2、基础材料准备:了解制作糖画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糖稀、糖画勺、石板等。
3、基础技法学习:学习糖画的基础技法,包括糖稀的熬制、糖画的线条绘制和色彩搭配等。
4、简单图案绘制:学习如何绘制简单的糖画图案,如蝴蝶、花朵等。
5、复杂图案挑战:挑战更复杂的糖画图案,如龙凤图案、十二生肖等。
6、课程总结与成果展示: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展示学习者的糖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课程二:杂剧北曲
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
杂剧北曲诞生于北宋和金代都城开封,源于宋金杂剧和诸宫调;元代达到艺术高峰,盛行于北京、杭州;明代前期在开封、洛阳、焦作、新乡、商丘、南阳等地中原诸王府再次流行。明代后期昆曲兴起,杂剧表演逐渐退出戏曲舞台,北曲清唱继续在中原地区流传。
清代以来杂剧北曲部分曲目用于节庆礼乐、文人清唱、或民间艺人传唱,所唱曲牌是宋元明时期经典歌曲,乐谱来自明代南教坊宫廷用工尺谱《太古传宗》,共有200多个曲牌、600多首曲子。伴奏乐器用檀板、琵琶、三弦、阮、筝等。
杂剧北曲是中国古典戏曲源头,也是昆曲源头之一。昆曲常用曲牌中,约有三分之一曲牌来自杂剧北曲;部分杂剧曲目也保留在昆曲传奇中。
陈玉成:杂剧北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传承人。高级编辑,曲学研究者,出生于传统礼乐人世家,早年跟家族长辈传习古乐,工作后跟江苏省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老演员学习昆曲。长期收集古乐谱,研究宋代词乐、元曲音乐、明清昆曲、明清中原弦索乐。2013年起发起成立中原昆曲社和郑州太古传宗元音社,教唱元曲和昆曲。2024 年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杂剧北曲”主要传承人。
授课时间:
2024年9月22日下午15:30-17:00
授课内容:
1、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通过讲解杂剧北曲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帮助学习者了解杂剧北曲的基本概况和文化价值。
2、艺术形式与表演技巧:介绍杂剧北曲的艺术形式,包括角色分配、音乐伴奏、舞台表演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现场示范和指导,汲古学社社员可以亲身体验和学习杂剧北曲的表演技巧。
3、经典剧目赏析:选取杂剧北曲中的经典剧目,进行深入分析和赏析,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欣赏杂剧北曲的艺术魅力。
4、互动与交流:让学习者亲身体验杂剧北曲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加深对杂剧北曲的理解和热爱。
1、汲古学社社员免费参加;
2、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汲古学社”,可在线预约,预约电话:15038102875。
以上活动名额有限、报满即止,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报名参加吧!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