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聚焦 | 在大事业中磨砺真本领——武汉大学师生坚持40载参加南北极科考纪实
科技
2025-01-08 16:41
北京
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回信中指出,希望学校广大师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消息通过电话连线,从武汉大学温暖传递到正在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4名师生时,电话那端传来一片欢呼。从被《南极条约》大会“请”出场外喝咖啡,到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再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中国正一步步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正是一批又一批科考队员远赴险地、奋战冰雪南极,书写了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新篇章,铸就了极为宝贵的南极精神:爱国、求实、创新、拼搏。自1984年武大人参与创建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起,40年来,武汉大学师生坚持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科学考察任务,传播了和平利用极地的中国主张,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是对学校以往极地研究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充分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武大师生深受鼓舞,无比振奋。“我宣誓,保证完成任务,为武汉大学争光!”2023年10月20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雪平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师生张保军、耿通、褚馨德庄重宣誓,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为队员们授旗并宣布“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武汉大学队员出征”。4名武大人按照统一安排分批次一路向南。北京时间2023年11月8日上午9时左右,“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拉响汽笛,抵达赤道,开启了南半球的行程。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离开锚地,启程穿越咆哮西风带……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主要执行南极海平面变化监测、南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跟踪站建设、冰川变化监测、重点区域无人机地形测绘、格罗夫山陨石分布航空调查和南极考察站行政许可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调研等考察任务。“总书记的回信关怀备至,语重心长,催人奋进。作为一名从事国际法研究的学者,我在学科融合的研究实践中逐步走进了极地法治领域。我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育法治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政策咨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坚持不懈传播中国主张。”李雪平表示。“我在奔赴南极的雪龙船上,刚过西风带,将于几天后到达南极罗斯海新站。”这是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张保军第二次参加南极科考,他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科考队员,我一定在极地科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大事业中磨砺自己的真本领。”回信所蕴含的振奋人心的力量,一路向南传递。12月2日11时,笔者与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耿通进行现场连线,他在距离中山站7公里处的内陆出发基地开展直升机卸货作业,一切进展顺利。“我和同在中山站的队友们惊喜万分,备受鼓舞!”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耿通十分开心:“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圆满完成本次南极科考任务,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指引,磨砺意志品格,勇攀科学高峰。” 从1984年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武汉大学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了中国40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6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说到极地测绘,就不能不提及武大鄂栋臣教授。中国南极考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鄂栋臣在考察初期即4次出征,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他先后11次赴南北极考察,是中国唯一一位同时参加过中国南北两极3个科考站建站工程和首次北冰洋考察的科学工作者,是中国第一幅南极地图——长城站地形图的测绘者,也是中国第一个南极地名——长城湾的命名者。他主持命名350多条中国南极地名,填补了南极无中国命名地名的空白。极地考察,测绘先行。鄂栋臣教授在他所著的《极地征途:中国南极科考日记档案》一书中介绍说,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勘探工作异常艰难。他和组员睡帐篷、踏冰雪、穿山脊,每天扛着木桩、铁锹、镐和铲去测绘,努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站区选址与地形测绘。在建长城站过程中,鄂栋臣等每天超负荷工作,“没有一天不是腰酸背痛”。狂风把长城站主楼房顶掀起,他和同伴冒着能“杀死人”的南极风,爬上5米高屋顶,抱着钢梁把房顶修复完好;在长城湾海边修筑码头时,海浪卷走一个个沙袋,他们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手拉手围成人墙,用肉躯抵挡浪击。在建中山站过程中,鄂栋臣等曾遭遇特大罕见冰崩。为保护建站物资和材料,他和同伴焊接了一个大雪橇爬犁,通过人拉肩扛方式,把货物从被困的船上卸下来。1999年7月,鄂栋臣又参加了中国首次北极科考,此时他已是花甲之年。退休后,他依然坚持搞研究、带团队、培养新人,全身心扑在极地事业上。2019年,这位中国极地测绘事业开创者、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学奠基人逝世,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武大人前赴后继,把热血和生命奉献给祖国的极地科考事业。张胜凯硕士、博士均师从鄂栋臣。“鄂老师工作上的拼劲儿给我的触动最大,时刻督促着我努力工作。”张胜凯说。至今他已参加3次南极、2次北极科考,在国际上首次测绘出南极格罗夫山区地图,首次确定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位置,测绘出了该区域最精确的地形图。“我看到‘雪龙2’号还在向北,就猜测这次要挑战北极点了!一直保持密切关注!”2023年9月4日上午,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传来艾松涛教授激动的声音。次日,科考队抵达北极点区域,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北极点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与此同时,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双龙探极”时空信息平台全程监测“雪龙2”号的航行动态和周边环境,及时做出预警和判断。平台还能提供全球最新的破冰船、飞行器等极区人类活动记录等,为我国极地专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包含“双龙探极”在内,武汉大学研发了一系列极地科技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为中国和世界极地探索事业提供帮助。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极地管理信息政务平台,包括队员网上报名、现场考察项目申报等功能模块。同样,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境外第一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站,一直为国家极地考察队提供两极大地测量基准和地理空间信息,包括为国家极地监管平台提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验潮观测和预报、极区船舶和飞机位置等准实时数据支撑。“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在历次科考活动中创造了多项第一,参与了每一个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说。40年来,武汉大学通过建设极地大课堂、极地展览馆、极地科考报告团等传播途径,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极地科考文化,凝练出“爱国爱校、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求是拓新”的武汉大学南极科考精神,成为引领学子成长成才、献身科学探索的精神财富。极地考察是科技硬实力支撑的大事业,背后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才的培养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在武汉大学,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教授,仍在给大一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台下座无虚席,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凝望着台上的白发先生。《测绘学概论》已历经28个年头,被学生们誉为“最奢侈的基础课”,由宁津生(后由其学生李建成院士递补)、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6位院士和多位专家学者联袂讲授。李德仁院士常会提起自己的导师王之卓院士。在李德仁青年求学时期,夏坚白、王之卓等测绘先驱都亲自为本科生讲课,许多学生听课后深深爱上了测绘专业。他的导师王之卓院士常常晚间去学生宿舍答疑,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耐心讲解,循循善诱。一代代优秀学子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也接续不断地为极地科考等多领域研究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培养和锻造了一支极地测绘先锋队,攻克了一系列极地测绘技术难题,为把人类和平利用极地的中国主张传播到世界,为提升我国极地治理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立意深远、催人奋进。武汉大学将牢记殷殷嘱托,坚定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答好‘中国式现代化,武大何为’的时代命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黄泰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