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就是,抓住听课和刷题之间的平衡点

文摘   2024-11-30 06:00   湖南  
你好,我是栀子姐姐~


有的同学说

初中的时候,每天的课都安排得较满

特别是初三,体育课音乐课不太多

老师恨不能每堂课都发挥大效用。

可一进高中,奇哉怪也,每天下午连着两节自修课!

那么


听课和刷题,到底哪个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该明确一点
我们要做难且正确的事
那么
听课是可以偷懒的,

但刷题很累。


有些同学某门课程学不好

就把问题归结为上课没听懂

他总想着

找老师来给上课

多听课,等听懂了、记住了,

基础知识储备彻底到位了,再动手刷题。

这个认知在很多时候

其实就是潜意识里想偷懒,

给自己找的借口。

这种观点有些偏左了


也就是说

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能否把它们完整地刻录到自己脑子里,

这实在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我们必须要经历刷题、纠错、思考和总结这么一套程序,

才能把老师教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体系


刷题本身是知识来源之一,

不管是应试还是想学会某一项技能,

实战都要占很大比重。

但是若只靠刷题,掌握的知识就会很杂乱


所以

我们听课

就是一个知识梳理的过程

课堂上如果能把知识做一个规整,

就能节约下平常用于总结的时间


然后

加上错题的纠正和完善

就为知识体系的正确性完整性加上了双重保险。

听课、刷题,再加上思考和纠错

这四点共同打造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咱们不应该过度强调任何一点。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

强调学习要靠自己的脑子去想,

而不是靠讲就能明白的。

观点很亮眼,听着也很有道理,

但有时候过犹不及


思考当然很重要,但它需要有依托

如果不好好听课不好好做题,

仅凭空想去积累经验,

结果大概率是:北都找不着(找不着重点),

而且很可能想出来的东西既抽象又不切实际

遇到题该不会照样不会。


反之,如果你只是不停听老师讲,

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刷题,

那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也消化不了。

所以,

过度强调任何一点,

都可能造成学习上的缺失,

无法达成全面、均衡且高效的学习效果。


极端的经验主义和极端的理性主义都值得商榷。


那现在
听课和刷题的关系,
我们已经比较能把控了
那么,时间上应该怎么分配才合适呢?


下面从两种方式上来展开

一个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来说,一个是从学科上来说。
不得不说,我们的学习效果

往往会受到老师水平和学生性格的影响,


第一个阶段,小学阶段

学习内容简单,

很多知识听完就会做,

所以要非常重视课堂表现,

理想情况是一边听课一边练习也做完了

这个时段,听课和刷题的时间比大约是7:3

假如孩子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或者老师课堂掌控力差,

这个比例肯定要变。


第二个阶段 初中阶段

这时候,听课和课下练习比例大概是5:5

因为课上的练习少了,

讲的也抽象了,难了,

上完一节课,

课下至少还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去练习。


第三,到了高中阶段,

听课和刷题的比例大概是三七开,

高中内容多,且老师讲得快,

所以

学生想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需要费很大的劲,

高中生是真累。


再从学科上来说

一是文科属性强的,比如语文和英语,

倾向于归纳逻辑知识面广

所以听课和刷题比重很平均,

一般为5:5


二是理科属性尤其是数学

它是演绎逻辑,

其复杂的公式和解题技巧

只靠听课是听不出来的!

那这种情况,听课和做题的比例大约是3:7


总结:

学习需要考虑学段、学科以及自身情况

科学地去平衡听课、刷题、思考复盘这几大要素


如果你还没找到方向,

可以从上文提到的四个要素上去着手

试着给自己定一个大概的标准,

不需要很精细,

然后用7-10天的一个小周期去试,


一个周期之后做一套模拟卷,

看成绩变化情况,


如果未能达到预期,就微调一下比例,

再来一个小周期,

小步+快跑,

如此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加油吧,少年!

— END — 

都看到这儿了,就点个赞再走吧~


往期内容
什么是赋分?赋分对高考影响大吗?
高一选科,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到底该怎么选?
高考赋分下,哪种孩子最吃亏?
为什么高一期中考试后,很多家长都头疼了?
为什么说高一期中考,必然会完蛋”?
高中三年,哪一年最“危险”?

栀子姐姐
我是栀子姐姐,心理咨询师,资深全职宝妈,专业辅导青春期叛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