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坪石精神’,践行学术报国”主题党日活动顺利开展

文摘   2024-11-29 22:15   广东  


为庆祝中山大学世纪华诞、弘扬中大百年农科精神,2024年11月19日,农生学院教师第四党支部与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坪石精神’,践行学术报国”主题党日活动


01

第一站

邓屋村“坪石先生”陈列馆

师生党员们首先来到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农科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土壤学家邓植仪先生的故乡——东莞市桥头镇邓屋村古村落,参观邓氏宗祠和“坪石先生”陈列馆。邓屋村文化管理员黄达详细介绍了抗战时期中大农学院的艰难办学历程和科教成就,尤其是邓植仪先生在农业、教育领域的杰出成就。



邓植仪出生于灾难深重、贫穷动荡年代的普通农家,受父亲“以农立国、农为根本”思想的影响,萌生了“学农救国”的追求。在美国获得土壤学硕士学位后,邓植仪毅然回国,开始了“科技兴农”“振兴农业”的探索。他历任广东农业高等专业学校校长、广东大学农科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及教务长等职务,是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他追求科学,创建广东土壤调查所,长期从事广东全省的土壤调查与研究,是现代中国土壤学的奠基人。他在抗战时期,随中大迁往坪石办学,在烽火连天中践行科教救国的教育理念,是莞籍“坪石先生”中的代表


此外,黄达还介绍了邓植仪先生关心家乡建设,为家乡农业建设和发展不遗余力地出谋划策的事迹。1945年底,邓植仪积极参与筹建工作东莞县县立农业职业学校,开创了东莞职业教育的先河。他还亲自参与规划并修建了一条道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事迹让师生党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学院先贤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坚守学术阵地,还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


参观“坪石先生”陈列馆


参观结束后,邓屋村村支部和师生党员开展了共建座谈。邓屋村党支部委员邓杰锋首先介绍了邓屋村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成果。他说,近年来该镇的经济重心已转向工业发展,农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村中除了少数老人维持的小规模菜地外,几乎无人再从事耕种活动。因此,在邓屋村的“百千万工程”实施重点放在了改善人居环境上,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保护了村庄的历史风貌。


随后,双方就乡村振兴工作展开交流。党员们结合邓植仪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学院原院长、退休教师谭金芳教授希望师生党员们体悟邓植仪先生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学术追求,继承和发扬“坪石先生”的优秀品质。


座谈共建


02

第二站

康益家生态农场

随后,邓屋村党支部副书记邓洪辉带领党员们实地调研了康益生态农场。农场共有300多亩水稻、甘蔗种植区,以及100多亩玉米和蔬菜田,采用规模化、现代化的种植模式,将农业科技和自然生态景观有机融合,展现了东莞农业的新趋势。


邓洪辉副书记详细介绍了农场选用的优质水稻品种和创新的施肥管理技术,以及常见病虫害和杂草的绿色防治策略。在实地调研中,党员们还进行了病虫害的细致观察和样本采集,回到实验室化验分析后,将病虫害防治建议反馈给镇里作指导。

实地调研康益家生态农场


03

第三站

荷塘印象生态园

最后,师生党员们前往参观东莞首个“点状供地”项目、乡村振兴示范区——荷塘印象生态区,该区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项目


生态区总经理项光富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了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提升土地利用率,精准调控温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打破传统农业对天气和土壤的依赖,深入推进科技兴农和“百千万工程”等工作。

参观荷塘印象生态区

师生党员在荷塘印象生态区合影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师生党员们深刻体会到先辈的爱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看到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增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后,广大师生党员将继续传承“坪石精神”,践行学术报国,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中山大学农生学院欢迎您


排版:万子龙

初稿:李华洪、黄上欢、王霞

初审:姜晓谦

审核:胡   罡

终审:程月华



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