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世界城市日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经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的国际日,为探讨合作应对各类城市问题、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平台。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近年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积累了很多经验。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表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要聚焦就业、出行、居住、教育、医疗和生态等市民日益丰富的新需要,解决好包括青年在内的各类群体“满不满意”的问题。
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公开的数据,2020年我国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比整体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高出7.2个百分点。在邓智团看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正当其时。为此,要顺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趋势,尊重青年成长规律,更好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统筹城市与青年发展,让城市更宜业、宜居、宜学、宜乐、宜游。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邓智团分析认为,要为青年发展创造更好的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提高城市对青年的承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要让青年在城市展现更大作为,还需出台更多切口小、效果好的政策,精准有效满足青年发展的需求。比如,进一步拓展青年参与公共治理渠道,让青年以主人翁姿态融入城市,引领城市文明风尚,投身创新创业热潮,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0月29日至11月2日,2024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2024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举行。活动中,《上海报告》即《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作专题推介。
据了解,2015年9月25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193个成员国郑重签署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了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方面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GDs)。联合国积极鼓励各国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踊跃开展自愿审查,编写自愿地方评估报告,以精准掌握自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截至目前,包括纽约、东京、巴塞罗那以及我国广州、义乌等在内的100多个城市已经在联合国网站发布了自愿地方评估报告。
应联合国人居署邀请,上海自2021年启动了自愿性地方审查工作。从2021年至今,《上海报告》年度成果已实现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审查全覆盖。2024年度《上海报告》紧紧围绕“包容・低碳・增长”的总主题,从“零饥饿”“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等八个优先审查目标着手展开评估,全方位地呈现了上海在可持续发展实践领域的关键举措和典型案例。
邓智团认为,上海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如“一江一河”滨水空间的建设在拓展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城市环境方面,让上海的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在绿色发展方面,以绿色公共交通为代表,上海在绿色巴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领先全国。此外,上海在垃圾分类等固废方面的经验也逐渐向全国推广。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邓智团看来,上海近些年来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丰富实践与努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紧密相连。邓智团强调,一个城市的温度,既要在不弃微末的建设中累积,也要靠不舍昼夜的发展去呵护。
“比如,上海市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就是很好的做法。这一举措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住房选择,满足了青年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邓智团介绍说,在这里,不仅有完善的居住设施,还配备了公共活动区域,为青年们提供交流和互动的空间。在浦东新区,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存量资源,改造建设了一批青年公寓,提供了数千个床位,为初来乍到的青年人才解决了燃眉之急。闵行区则推出了 “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多个青年人才社区,房间宽敞明亮,配套设施齐全,周边交通便利,受到青年欢迎。
“通过多种方式为青年提供住房保障,让青年们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能够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面向未来,邓智团期待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理念更好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让青年与城市相向而行、双向奔赴,相拥向未来。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凌励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