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
· 核电开启新纪元,未来十年有望实现从6700万到15000万千瓦的大飞跃。瑞达恒研究院预计核电在“十五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30年,核电装机达10300万千瓦;到2035年,装机容量或达15000万千瓦;2050年和2060年将分别达到24650万千瓦和34200万千瓦。
· 设备、土建市场空间巨大。2025年,设备、土建规模将近千亿元,“十五五”期间年均规模超千亿。
· 我国核电凭借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正稳步迈向国际市场。核电“复兴”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不仅掌握多种核电技术,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全面建成,“国和一号”也已并网发电,目前我国已与82个“一带一路”国家签订核电合作计划。
· 能源转型迫切,核电地位凸显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双碳”目标。核电年利用小时数在过去十年均能维持在7000小时以上,2023年更是达到了7670小时,是少数能够稳定超过火电利用小时的能源形式之一。因此,核电是基荷能源有效的补充。
· 被“喊停”的核电,重启复苏走“花路”
我国政策对核电发展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推进-暂缓-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袭击福岛核电厂,导致INES(国际核事件事件分级表)7级严重核事故。此后,全球核电建设基本上都踩刹车,我国则对标全球最高安全标准,不断精益核技术。
2015年,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双线开建,标志着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先进性得到验证,核电核准、建设进入快车道。2022、2023年连续两年年核准机组数达10台,而今年核准高达11台机组。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再次明确,“加快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未来,核电核准有望常态化,核电建设重新迎来“春天”。
· 核电“加速跑”:未来十年有望实现从6700万到15000万千瓦的大飞跃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截至今年9月的统计,我国(不含台湾地区)运行核电机组共56台,装机容量为5821.83万千瓦(额定装机容量)。瑞达恒研究院根据目前核准在建装机容量规模和预计商运时间进行保守估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273万千瓦,新增机组30台。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将在“十五五”期间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瑞达恒研究院预计“十五五”核电站核准节奏将维持平稳。如若按每年核准8-10台百万千瓦机组进行规模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将达到15000万千瓦。
· “核能巨擘”——未来核电市场容量超乎想象
基于专业机构及学者对电力发电量和核电占比预测数据,瑞达恒研究院预计,到2050和2060年,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4650万千瓦至34200万千瓦。
· 内陆省份用电缺口大,核电成未来之选
目前,全国共有46个核准在建的核电机组,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海南这8个沿海省份,其中广东的机组数量居首。
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等15位全国政协委员在2023年提交提案中指出,华中地区能源资源匮乏,经济快速发展,碳减排压力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而西南地区则高度依赖水电,电力系统波动性大。未来,随着四代核电技术的发展,核电站的选址将不再局限于沿海地区,而是可以拓展至内陆的各种多样化地形。
从2023年各省市发电量和用电量情况看,河北、河南、北京、上海、湖南、重庆等地用电缺口较大。有消息透露,湖南的桃花江、江西的彭泽和湖北的咸宁正在规划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今年7月初,中国石油宣布其开始涉足核电领域,并体现在聚变新能(安徽)公司的工商变更中。此次变更新增了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和合肥科学岛作为股东,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45亿元。这或许预示着,已有部分省市正在着手布局内陆核电计划。
此外,2022年2月,国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后面6个集群均在内陆地区。随“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未来用电需求将指数型飙升。由于核电能够提供基础支撑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未来核电在内陆布局或将成为常态。
· 核电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十五五”“十六五”年均规模千亿
基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核电造价数据,瑞达恒研究院对核电产业链的市场空间进行了规模测算,并预测在未来“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随着中国核电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核电设备和土建市场的年均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
今年3月,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芬兰、匈牙利、荷兰、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及发起国法国共同签署了“欧盟核联盟宣言”,意大利以观察者身份参与。
· 从反核到核电“复兴”,核电重启渐成全球共识
不仅我国,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展开一场“核电竞赛”。众多欧洲国家长期依赖俄罗斯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俄乌冲突的爆发后,石油、煤炭、天然气价格飙升,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将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 我国核电技术及成本把控业内领先,有实力承接破天富贵
从技术端来看,我国核电机组的安全性能表现出色。根据世界公认的用于评估核电机组生产综合性能的WANO综合指数,我国有33台机组获得了WANO综合指数的满分,成绩高于美、俄、法等主要核能国家,位居世界前列。
从成本端来看,我国自主研发且具备量产能力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目前的成本造价仅为2500美元/千瓦,仅为美国和法国同类机组成本的一半。
综上所述,我国在核电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核电机组安全性能优异,综合性能指标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成本造价也极具竞争力。
· 我国重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2个国家计划发展或扩大核电规模
根据《中国核工业》统计,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52个国家中,82个国家有发展核电的计划。总的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是全球未来核电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拉动未来全球核电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国在核电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国和一号”已经实现了整机100%的国产化能力,而“华龙一号”和“玲龙一号”的设备国产化率也高达90%左右。在核电设备出口方面,中小型设备通常会随着EPC项目一同出海,而大型核心设备如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主管道和主泵等,更是可以直接销售给国际核电巨头,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核电产业链的国际化进程。
瑞达恒研究院专注于电力及各类能源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动态追踪,凭借专业的团队与丰富的经验,能够精准洞察行业趋势。若您希望获取定制化的市场调研服务,以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实现企业的战略定位与业务增长,我们诚挚邀请您随时联系瑞达恒各分公司人员。我们的定制化调研服务将为您的企业量身定制,确保您能够获取到最具价值的信息与策略建议,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期待与您携手,共创辉煌!
篇幅所限
《一览表》可联系RCC各分公司人员获取
瑞达恒研究院出品
研究员:Angeles
往期回顾
推荐阅读 ▶▶▶
行业报告
项目列表
宏观经济增长与微观裁员降薪潮并存,哪些行业在闷声发大财?(二)
宏观经济增长与微观裁员降薪潮并存,哪些行业在闷声发大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