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经过20个月的调研,试图揭示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短板。这个报告的核心发现,集中在我们耳熟能详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在某些产业领域的增加值仍不及美国,以及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更可能影响到中国未来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
报告通过对核能、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44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指出中国在IT和信息服务业、制药业和航空等行业中的增加值相对较低。这些行业的落后,直接反映出我们在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上的不足。特别是半导体领域,尽管中国在研发上不遗余力,但面对高通、英特尔等美国巨头,依然显得步履维艰。
然而,更为深层次的隐忧是中国的人口问题。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将越来越大,国家在创新上的投入能力势必受到考验。我们需要认识到,庞大的人口基础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的保障,更在于为高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原动力。而人口下降,尤其是新生儿数量的锐减,让中国在创新竞争中失去了最重要的筹码之一。
相较于这些行业上的具体劣势,可能更让我们反思的是熊彼特式创新能力的缺乏。报告直指,中国在颠覆性创新上的欠缺,使得我们在全球创新舞台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反观美国,从Wintel体系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主导权,这种颠覆性创新不仅推动了行业的革命,也造就了大量的经济红利。虽然中国公司如比亚迪和大疆在电动汽车和无人机领域孕育了新产业,但距离形成全球性颠覆的创新浪潮,还有不少路要走。
报告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参与度受到西方市场准入限制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的影响。以华为为例,其难以进入美国市场,直接削弱了其全球竞争力。欧美市场的封锁,不只影响当下财务状况,更可能长期阻碍研发和营销的持续投入。
面对这些强加的外部压力和内生的结构性挑战,中国如何突破自我的束缚,实现创新的跃迁,是每一个中国企业,乃至国家战略制定者需要深思的问题。很显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倾斜的国际秩序下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将决定我们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磅推荐】局势波谲云诡,我们何以自处?欢迎阅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