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蔚蓝大海上,一场跨越未知、挑战极限的科技冒险正在上演,它不仅经受住了8级大风、真实海浪、暴雨等极端海洋环境的考验,还连续稳定运行超过240小时,它就是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这场冒险,标志着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海试成功。
“东福一号”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
“任他有‘硬骨头’,我们有‘钢牙齿’”
2022年12月,东方电气与谢和平院士团队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
然而,这只是冒险的开始。从理论成果到实际应用、从纸面到海面,中间横着著名的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海上试验全球无先例可循,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东福研究院迅速行动与谢和平院士团队组建了一支联合攻关团队开展“东福一号”研制攻关。
有别于常规实验室中的稳定环境,有时看似平静无波的大海会爆发人类难以抵抗的强大力量,面对大海的挑战,团队项目经理曹雪幡的话语掷地有声:“任他有‘硬骨头’,我们有‘钢牙齿’,就是要一关一关地攻过去。”
这句话不仅是对团队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对这场科技冒险的坚定承诺。
从浮体设计到制造施工,再到安装调试,项目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科研一线,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
他们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再不断地尝试,终于克服了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海底勘探、设备稳定性改造、海上连接和吊装等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让“东福一号”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我们将迎着第一缕阳光出海”
2023年3月,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作为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样机,正式完工下水,踏浪前行。
“我们将迎着第一缕阳光出海”成为每位项目团队成员的生物钟。在紧张的海试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必须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凌晨4点左右就前往码头。
团队成员周子健说:“有时因为潮位问题,大船靠不了码头,大家只能挤在小艇上,迎着日出,向着未知的大海进发。”
2023年5月17日,正值台风“玛娃”逼近的紧迫时刻,给试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时的每一分钟都承载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项目团队按计划清晨4:00出海,准备完成绿电制绿氢的关键切换,在忙碌了一天后,下午18:00,原本平静的海面突然变得风高浪急,试验平台在波涛间摇曳,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对讲机中传来了紧急呼叫——风机沉台的电源接入端意外缺失了四个至关重要的线鼻子,直接阻断了接电进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曹雪幡毫不犹豫地决定返回岸边拿取备品,他问小艇的负责人:“你怕不怕?不怕就载我一起去岸上拿备品。”小艇负责人被团队的精气神感染了,就这样,在风雨交加中,他们再次穿梭在汹涌的波涛中。
“风浪越大,我们才越不能退”
项目进度紧张,但生理反应难以避免,团队成员们正经历着身体的极限挑战。
“这样下去不行,大家都太难受了。”团队成员郭传銮向曹雪幡反馈了这一情况。曹雪幡果断作出决定:“现在开始,大家两两一组分组排班,轮流进舱内观察实验情况。有感到不适的及时出来,明天带上晕船药。风浪越大,我们越不能退!”
面对大海的考验,团队成员们没有退缩,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两两一组,轮流进入舱内观察实验情况,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每当有人感到不适时,他们都会迅速替换下来,让同伴得到休息和缓解。
在十天试验的紧张进程中,“东福一号”屹立于狂风巨浪之间,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它经受着自然界的严酷洗礼,每一次海浪的拍打都是对设备的一次次考验。团队成员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5月17日至27日,经受了8级大风、真实海浪、倾盆暴雨等海洋环境的考验后,“东福一号”连续稳定运行了超过240小时。5月27日,中国工程院组织院士专家组赴项目现场考察,给予这一成果高度评价。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海试成功,创下了真实海洋环境下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新纪录。东方研究院副总经理刘泰生说:“我们迈出了从实验室向产业化的关键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原创的‘海洋绿氢’方案。”
延伸阅读
文图丨东方研究院
编辑丨何烁东 谌钰婷
校对丨高舒丽
审核丨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