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言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的自然宿主和传染源。我国每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人数占世界报道的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我国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均 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我国年发病数最高曾超过11万,近十年来我国年报告发病人数一直在 2-5 万左右,新疫区不断出现,并时有暴发流行,老疫区的类型也有所变化。近年来个别省份出血热发病率明显升高,形势不容乐观。
一、概述
01
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病毒,有包膜大(L)、中(M)和小(S)三个基因片段组成的负链RNA病毒。分为汉坦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希望山病毒等多种不同基因型。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型,即汉坦病毒(血清型为Ⅰ型引起姬鼠型出血热)和汉城病毒(Ⅱ型引起家鼠型出血热)。中和试验可将其分为六个血清型:Ⅰ型(黑线姬鼠型)、Ⅱ型(家鼠型或大鼠型)、Ⅲ型(棕背鼠型)、Ⅳ型(田鼠型)、Ⅴ型(黄颈姬鼠型)、Ⅵ型(小鼠型或小家鼠型)。病毒对脂溶剂敏感,对酸、热的抵抗力弱。pH5.0以下溶液中病毒很快被灭活,60℃加热1h被杀死,紫外线照射就能灭活。
02
临床表现
潜伏期4-45天,一般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五期经过。病人除发热外,主要必须有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伤;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多数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患者有肾损害表现。
03
流行病学
根据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分布、宿主动物不同可分为三型∶即姬鼠型、家鼠型和混合型。姬鼠型疫区主要分布在农作物区和林区,传染源以黑线姬鼠为主;家鼠型疫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市郊,传染源以褐家鼠为主,可呈现暴发流行;混合型疫区可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发生上述两型出血热的流行。
我国出血热发病主要人群是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有关。发病具有季节性,姬鼠型地区发病有双峰型,即每年冬季和春季为发病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月到6月,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一)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我国调查发现有各种动物能自然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包括啮齿类动物、食虫目、免形目、食肉目等、不同地区主要的宿主动物有所区别。宿主动物的种群结构与疫源地的类型有关。
我国目前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野外的黑线姬鼠和家栖为主的褐家鼠,其次有小家园、黄胸鼠、黄胸鼠、黄毛鼠、大仓鼠和大林姬鼠等。
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以动物源性传播为主(在欧洲和亚洲流行的病毒类型中尚未检测到汉坦病毒的人际传播)。
1. 呼吸道传播
吸人含出血热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尿、粪便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2.皮肤黏膜传播
携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由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侵人人体。
3.消化道传播
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腔或胃肠黏膜侵入人体感染。
4.媒介传播
带病毒的革螨和恙螨叮咬人体也可传播出血热病毒。
5. 垂直传播
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普遍易感,男性青壮年及与鼠接触机会较多的人群由于暴露机会多、发病较高。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本病隐性感染率为2.5%-4.3%。
04
诊断标准
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发病前2个月内与鼠类或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
临床表现有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面、颈和胸部潮红(三红)的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酒醉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重者可有腔道出血。低血压休克。尿蛋白、镜下或肉眼血尿,尿中膜状物,少尿或多尿等肾脏损害:
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实验室检测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从病人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RNA核酸,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到汉坦病毒,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
(一)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
2.病前2个月内有与鼠类的排泄物(尿、粪)、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1.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充血、渗出和出血等,如面、颈和胸部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充血点等。
3. 低血压休克。
4. 肾脏损害,包括尿蛋白、血尿、尿中膜状物、少尿或多尿。
5.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重者前三期可重叠,轻型或者不典型病例五期经过可不全。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发热期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阳性,可出现显微镜下血尿、管理尿,可有肉眼血尿和尿中膜状物;尿沉渣中可发现巨大的融合细胞。
3.血生化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4.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5.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6. 从患者血液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RNA或分离到病毒。
(四)诊断
患者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1.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中1和2者,不支持其他发热性疾病诊断。
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临床表现中3、4、5及实验室血、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查至少一项符合。
3.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加实验室检查3、4、5中至少一项阳性。
05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发热性疾病、导致休克的疾病、肾脏损害的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等相鉴别。
06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原则,仍为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早期需要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其病理生理改变进行对症处理。在疾病的治疗中始终注意掌握好液体疗法,是成功的关键。根据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同,病死率在1%-15%之间。
二、日常监测工作
按监测方案要求,及时、准确的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数据录入,按规定的时限上报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病例标本的采集、检测、上送;承担宿主动物种群、密度的监测工作和宿主动物标本的采集,并及时将采集的标本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宿主动物监测完成后,在15天内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三、发现与报告
01
发现
通过常规疫情监测、疾病监测系统等渠道发现病例和疫情。
02
个案报告及要求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责任报告人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属地管理原则,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报告标准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内容进行报告。
(1)相关信息报告
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2)事件报告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1周内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由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2、报告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3、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整个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中信息还应形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四、现场调查
01
个案调查
调查病人基本情况;本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血、尿常规检测、血生化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史等。调查同时填写“流行性出血热个案调查表”(见附表)
02
暴发疫情调查
1. 组织与准备
疫情发生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医学、消杀、健康教育等专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等。根据疫情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携带必要的调查、取证、采样设备,消毒物品和相关书籍、调查表格等。
2.调查内容与方法
(1)核实诊断
病例核实:对报告的病例按照出血热个案调查表的要求,逐项进行调查,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急性期血清和/或恢复期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按照出血热诊断标准进行病例的核实。
疫情核实:了解疫区近期有无类似病例发生,并对发现的可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所有病人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
(2)分布特点调查
查明本次疫情的分布情况,包括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等,确定疫情发生的范围和流行特点。
(3)基本情况调查
①详细调查疫区人口资料、患者及居民居住环境、自然地理景观、气象资料等流行因素。
②了解疫区的既往疫情情况和流行强度。
③了解疫区出血热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及感染情况。
(4)宿主动物调查
在居民区(患者居住地及周围)和野外500米内,用夹夜法(晚放晨收)进行宿主动物种类、密度调查,野外以行距30—50米,间距5米布铗,布铗数不少于300只;室内以每间约15平方米布铗1只,布铗数不少于100只。将捕获的宿主动物,数量各不少于50只(捕鼠方法不限),采集鼠肺、鼠血,保存于液氮罐中,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掌握鼠带毒情况,了解宿主动物感染状况。
(5)人群感染状况调查
采集疫区内健康人群血标本50~100份,分离血清,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了解人群感染状况。
(6)流行因素调查
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如自然灾害、降雨量、温度、湿度、地形地貌、植被等)、人群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7)建立并验证病因假设
根据现场调查、实验室获得的信息,病例三间分布的特征,形成有关突发疫情原因的初步假设。并通过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加以验证。
(8)现场处理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全面开展现场处理和控制工作,如开展灭鼠活动;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和鼠类、螨类孳生场所;根据疫情情况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五、样品采集与检测
01
样品采集
采集病人静脉血3ml移入无抗凝剂的无菌螺口管,室温静置30min使之凝集,分离血清备用。
02
样本保存及运输
保存:分离血清后置-20℃保存。
运输:保证样品运送所需温度的方法。为维持4℃-8℃,运送盒中围绕第二层容器至少要填充4个冰袋,可维持冷藏2-3天。
03
样本检测
应用免疫荧光方法、ELISA或胶体金标记试纸条方法,检测血清中出血热特异性IgM、IgG,进行血清学检测。
六、防控措施
01
灭鼠防鼠
按照卫生部出血热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进行灭鼠。灭鼠时,力争迅速降低鼠密度,减少鼠间接触频度,方可有效降低其带毒鼠的数量。要求将鼠密度常年控制在3%以下,力争达到1%以下。同时,也可视具体情况,采取填埋鼠洞等措施消除鼠类孳生、繁殖场所。
02
切断传播途径
1、进行环境整治,清除垃圾等鼠类栖息场所,打谷场、柴草堆应远离住房。
2、搞好食品卫生,做好食物的保管,粮食、蔬菜要妥善保藏,防止被鼠污染,切断鼠类食物来源。
3、灭螨:对床铺、草垫、地面、室外草丛、柴草堆等处采用药物灭螨。
03
保护易感人群
1、健康教育
利用各种媒体等宣传手段,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开展出血热防病知识的宣传,增强群众防病和参与防治的意识。内容包括: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患病原因和防治基本知识;流行性出血热可防、可治,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灭鼠防鼠工作;加强个人防护,不随意掏鼠洞,不接触老鼠,不吃可能被老鼠污染的食物,野外作业时注意防鼠等。
2、应急接种
对疫区内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接种,重点接种对象为16-60岁人群,接种率应达80%以上,防止疫情蔓延。
04
疫情的监测与报告
应急监测、日报零报。
在疫情暴发和流行期间实行日报制度,每天分析疫情的动态,为疫情的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05
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公众和媒体之间建立的理性沟通桥梁。每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涉及到信息传播。在事件处置过程中,适时公布恰当的信息是卫生应急工作者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事实为依据,以共识为原则,有效进行沟通,可以减轻事件中受影响的个体和公众的恐慌,可以减少和规避风险,平息不良影响、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实施步骤:1、确定主要沟通对象和需求;2、选择有效沟通方式;3、制定公众风险沟通的核心信息。
总结
概述了解,病原学了解,流行病学掌握,临床表现掌握,诊断治疗了解,预防控制措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