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办的浙江省桥下空间创新设计大赛,旨在推进城市桥下空间、边角空间等小微空间提质增效,从小切口入手,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节点。
ZIAD始终将创作视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浙江省桥下空间创新设计大赛这项高规格赛事。我院设计作品——桥下驿 · “长来长往”长溪村桥下空间,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专业组一等奖(等同于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一等奖)。
桥下驿 · 长来长往
● 专业组一等奖作品
项目背景
基于乡村生活修复的桥下空间重塑
以下横屏观看最佳
▲剖面图
设计以高速公路桥对长溪村乡村本真生活的割裂为切入点,以村落肌理修复、历史道路复原为锚点,重新审视桥下空间与乡村的新关系、乡村生活新需求、乡村产业新变化。运用轻介入手段与地域材料构建链接村落、山野、产业、人群的全新桥下公共空间,构筑历史与未来交汇的全新场域。在这里,文旅搭台,产业唱戏,文化共享,乡村共富。
▲场地区位与现状图
项目位于宁波慈溪市掌起镇长溪村。长溪村作为五磊山景区的北门户,对接景区内各类景点,已经吸引大量上海、宁波方向的旅游客流。在这里,古道徒步、山地摩托车越野、杨梅采摘、古村观光是游客的主要体验项目。
▲桥下空间的历史与现在
沈海高速大桥从长溪村上空横跨而过,桥下建筑被夷为平地,桥下空间既是村落中心空间,也是游客落脚首站。近年来,村委会在桥下建设了一处公共广场,但村民平时使用的意愿不强,旅游服务能力未激活。围绕如何修补村落历史面貌、恢复旧中心往日活力、创造乡村新质吸引力、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四大目标,设计团队展开了构思。
设计定位
“桥下户外Plus”特色平台
▲ 人群调查
长溪村桥下空间提升改造蕴含 “产业共富”与“生态修复”两大任务。结合长溪村发展态势良好的户外旅游产业,我们希望扩大绿色经济优势,着力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作物经济,进而实现乡村共富、提升活力目标。
▲ 设计定位
具体而言,利用桥下空间的中心地位与空间特质,构建“桥下户外+”主题桥下空间,承载乡民与游客直接需求,形成趣玩户外、产业共生、文化共享、乡村共富的桥下空间。
设计理念
风貌修复/活力集聚/产业融合
桥下弥合 · 从过去找到未来的路
▲设计生成
长溪村桥下空间南侧对接长溪岭古道、塔岭古道入口,北侧通达杨梅林场与竹林,连接村内旅游业与农业两大关键产业,是村主路与游览路线的中间节点。大桥的建设方便了桥上车辆通行,却对桥下的原始生活产生影响,切断了村落连续的街巷,隔断了游人的参观路径,与此同时却为村落开垦出了一处新的空地。这个净高达12m的空地四季遮蔽,风雨无侵,是开展乡村公共活动、旅游集散的绝佳选址。设计以问题为导向,以回归-重逢-拓展-联通四大策略重新修复被大基建活动破坏的乡村风貌、自然生态与旅游体验。
桥下链接 · 通达乡野与自然
▲总平面图
重新织补的桥下空间不仅将过去村道、游线断点链接,更串联起长溪村周边更多旅游资源。集成骑行驿站、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等多元旅游服务功能,通达古道、古村、杨梅林场等多样旅游资源,实现服务上ALL in ONE,辐射上ONE to ALL。
桥下乐聚 · 从连通到活力中心空间
我们注意到,长溪村正处在由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期,旅游资源特色难显、人才流失等系列问题凸显。围绕如何做强文旅产业,进而推动古村转型,我们提炼了三大设计要点:
▲ 桥下空间
一是引流人气: 从交通、功能、亮点三个方面打造长溪泛户外旅游坐标,盘活桥下闲置空间。由竹、木、网三种材料构成的大型空中网廊,为行、躺、跳、滚、卧等多元活动提供了自由空间,营造极具特色的乡村桥下空间。
▲ 桥下乐聚
二是回归村民文化: 半公共的乡情客厅成为乡民文化的发生器,营造村民精神和创意生活的空间载体,回归市井百态,引发多元人群的文化共鸣。
▲桥下驿场景
三是提振长溪经济: 建立农产品展销、就业服务等平台,促使青年人口回流和村民再就业,以农旅产业为基底拉动旅游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桥下建构 · 安全轻质的在地营建
▲桥下建构
设计选取长溪村丰富的竹木资源建构空中立体廊道,辅以超韧绳网拓展空中的休闲场域。竹与网,硬质与柔软各司其职,在空中构筑高效且自由的趣味空间,形成与周边自然山野体验的无缝衔接。
秉承最小干预、确保安全、控制成本的基本原则,采用装配式模块建构首层功能,便于桥下这一特殊场地建构施工。预制化手段允许村落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配建桥下功能,真正让桥下服务活起来。同时,对桥下空间进行多层次的景观处理以消弭场地噪声,让桥下空间更人性、宜居。
桥下织趣 · 高速公路下的慢生活
▲桥下场景
以活动导向驱动场景设计,既满足村内薄弱的公共服务缺口,又满足游人泛户外活动需要,灵活组织各式场景。廊道与桥下服务功能形成交互,交织不同人群与活动,进而迸发出新的生活场景。
桥下造梦 · 持续运营且持续造血
▲桥下运营策略
以共建共享原则搭建“桥下织梦社”共富平台,将杨梅、竹笋等优势农产品销售与旅游产业融合,在立体的空间中建立游客与农产品的感知渠道,帮助优势农产品打开销路。以流量思维做强农业经济、促进再就业,打造对内的人才仓库、农业展销、学习平台、共富直播工坊等功能空间。创造的收益不仅填补营运所需,更回馈投资建设主体与全体村民。
| | | | |
{ 桥下驿 · 长来长往 }
城市微更新 活力新空间
● 桥下驿 · 长来长往
车来车往
高速公路桥下藏着恬静的田园梦
人来人往
从断裂到弥合,从遗忘到重逢
常来常往
是新日的邀请,也是旧梦的续章
文中效果图仅为方案阶段效果图,仅供参考,最终以政府批文公示为准。
作品名称 | 桥下驿 · “长來长往”长溪村桥下空间
获得奖项 | 专业组一等奖
项目位置 | 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
项目负责人 | 郑军、叶欣、张敏军
主创团队 | 王天玺、谢博颖、杨占超、王思洁、崔晨、陈舟
结构顾问 | 张和平
设计部门 | 城市设计院、建筑研究中心
建筑面积 | 660平方米
桥下垂直投影面积 | 8000平方米
主要材料 | 木材、竹材、绳网、金属、玻璃
技术服务联系
生产经营部 | 刘建飞
0571-85050029、13588859356
城市设计院 | 郑军
13957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