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高峰期。
看着电脑里的盲评论文,想起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及其指导老师…
掐指一算,已整整四十年。
“壅江作堋”新考
图源/作者提供
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今天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师们个个博学多才,科研教学独领风骚。
其中,有四位“罗”姓的老师:老罗(罗孟祯老师),中罗(罗徽武老师),2个小罗(分别是罗志田老师和罗开玉老师)。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小罗之一的——罗开玉老师。
那时,已进入毕业论文选题及其撰写时段。
当年,本文作者以西南地方史为依托,进行选题。
作者拿出一篇油印文稿:
图源/作者提供
图源/作者提供
今年,都江堰渠遭遇十年来最大一次过境洪峰。
“持续运转2200多年的古老工程再现四六分水、自然分流奇观,守护着成都平原江河安澜”
千年江堰,仍旧中流砥柱…
而自己对都江堰神奇作用的最初了解,来自老师的这篇文稿。
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这里只准备特别强调‘壅江作堋’的特点。
图源/作者提供
首先要指出,它没有‘堵塞’水的意思,也不是‘拦河筑坝’。都江堰并不像有些水库那样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严格说,其特征正在于不塞而流,不止而行,壅江引水,无坝分水(有堤无坝),自流灌溉。
正是这些重要特征为维修带来了较大方便,使其历2200多年而经久不衰,长期造福于人民,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独具匠心、自树一帜的瑰宝。
‘壅江作堋’在我国水利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治水,在传说中的鲧时,主要是筑堤坝拦水,这是第一阶段;
从传说中的大禹开始,强调‘疏’‘导’的治水方法,西周、春秋、战国时的一些政治家还主张用这种方法来统治百姓,周厉王时的召公,春秋时郑国的子产便是代表人物,这是第二阶段;
而‘壅江作堋’在指导思想上是变水害为水利,在方法上是‘壅江’与‘作堋’”相结合,即提防、分水、排沙、疏导和严格控制流量相结合,在效果上是防洪、灌溉、水运相结合,并历二千二百多年而不衰——
毫无疑问,都江堰的建成,像里程碑一样,标志着我国古代水利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图源/作者提供
后来
当时的小罗老师很年青,后听说在第二年他读博了——成为童恩正先生的考古学博士研究生。
后来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而自己在第二年毕业。
那一届的毕业论文不答辩,也没有授位仪式,后来论文也不知所踪。
却引发对“地方史”研究的兴趣…
图源/作者提供
40年转瞬即逝,
稿已泛黄,师恩难忘!
感谢你的阅读——小文发出,同学告知“老师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