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入冬了,空调,地暖…屋外冬,屋内夏。突然想到从前的那个取暖神器——“烘笼”,俗称“烘笼子”。今天的你还记得不?…
巧了!本文作者是一位地道的老成都,跟你摆一摆他亲历的——解放前有关“烘笼”的事儿。
行走的取暖神器
成都入冬
屋外寒风徐徐
冷的是透骨凉
“烘笼”
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暖物。
白天
老人们在冷飕飕中
穿着已补得死板僵硬的棉长袍
提着“烘笼”子
或从袖筒缩进袍怀
走走坐坐
睡前
“烘笼”烘暖被窝
烘暖换洗的内衣裤
…
“烘笼”——
外篾皮编织,内放瓦缽
缽底铺热柴灰
将扇燃的碎木炭和似燃非燃的木炭
混在一起
用薄铁小铲将混合的燃碎木炭
铲在瓦缽暖柴灰正中
再煽得火火的
用铁铲铲热灰围盖
只留中央一小块自燃
达到慢燃取暖之势
…
天寒地冻
需烤火的家太多
而卖火的太少
因为太辛劳——
卖火营生——
作者这样描述:
四更天
郊外赶场买廉价的碎炭
又急急随炭赶回家
立即头裹兰布
毛巾包住鼻和嘴
整个脸都遮住
紧闭木板门
一竹筛一竹筛
筛选分类堆放
又用箩筐或麻袋装好备用
天亮了
母亲不仅收拾好且已开始扇火卖早火
(忍不住,想起中学课本的“卖炭翁”)
卖火程序简单:
一口破铁锅
斜放在废瓷盆上
卖火人左右手开弓
又不断拨动火炭
一手不断铲动燃火
顺左手摆动着热火的炭灰
将燃炭和未燃炭铲到烘笼中央周围
盖上热灰。
母亲头裹布
一条毛巾捂住鼻和嘴
系着长长围腰
坐的小竹靠椅发出“吱吱”声…
洛阳路白下路之间
只有母亲一家,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一早一晚
早卖早收
生意不错…
天一大亮
母亲利索地收拾了火摊
仔细洗净手脸
特别是鼻孔的黑灰
吃了饭
又开始泡衣洗衣
…
作者这样点评:
“凄风苦雨卖火营生——这是母亲最辛苦、最能扛重担的不屈不饶,更是贫穷人家挣扎的具体展露。”
…
( 说明:本文内容摘自作者的回忆录,略有调整,感恩作者!)
【编后】宋代曾几曾在《茶山集》中写道:“前庭锦烘笼,君问何许得”… 烘笼子,一代代“四川人冬天最温暖的回忆”。虽然烘笼子的时代已过,但如一位著名的俄国诗人所讲“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期待你“亲切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