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李鹏,出生于湖南岳阳,2011年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就读于慕尼黑造型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绘画专业,师从Prof.Gregor Hildebrandt."
“哈迪德对话奥布里斯特"
周日午后,我坐在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Brandhorst Museum供参观者休息的长凳,偶然翻到小汉斯和扎哈的对谈:
哈迪德:……我是说,我们在这里(慕尼黑)也做了一个……但没有实现!
奥布里斯特:对,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Brandhorst Museum),能稍微聊聊这个吗?这是一个没有实现的私人项目。
历史与现实似乎霎那间在此时,此地,此身,此情,此景,此境,因我而连接在了一起。是梦么?
生物学上说,梦是一种主动选择,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然后升维成一种特有的感知。这个感知被认为是人类能够独立认知自然,扩展自然边界的一种非常宝贵的意识活动。历史上来看,一些重大的科学突破,很好的发明创意都是在半梦半醒间产生的,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 (August Kekulé)在半睡半醒之际看到一条蛇在咬自己的尾巴,随后便发现了苯的环形结构;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会在睡觉时会手持钥匙,下面放一个金属盘子,当钥匙掉下时发出碰撞盘子的声音能够唤起他的艺术想象力……梦是过去与现在连接,在每一个半睡半醒的时刻,或是睡眼朦胧的清晨,回想起前一夜的梦,里面总是由纵横交错的记忆编织而成,布满历史与现实的节点……
七年留德梦
2015年,在博物馆,观看着一路伴随的德国艺术家的真迹。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08年本科,11年硕士,毕业以后我在广州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一次随意的对话,让我萌生了来德国深造的念头。踏上德意志这篇土地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有着德国艺术梦。多年来深受德国艺术家的影响,从Anselm Kiefer到Katharina Grosse再到Gerhard Richter,但因为资源受限,不要说亲眼一睹大师真迹,连印刷品都难觅踪迹。如今,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几百年前的画作从远亲变成了近邻。如果说留德七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并不是慕尼黑美院赋予我的学位学历,而是让我终于有机会深入欧洲艺术腹地,饱览画作真迹,切身体会浓郁的艺术氛围,感受整个艺术历史的变迁。
和小朋友一起梦艺术
我喜欢和孩子相处。他们的看事物的视角完全不同于成人。首先是身高上的限制,让他们不得不仰视那些按照成人观看角度而设计的展览。一副能够穿越历史的精致画作,在孩子的眼里也许只是因油彩反光而形成的大片白色。记得一次艺术赏析课,我和巴学园的孩子们一起观看一面镜子,在琢磨如何向孩子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的时候,孩子盯着镜子旁边墙上的小洞发问,这也是整个作品的一部分么?作为年长几十岁的成年人,我们每天似乎总想追问“原因”,总以为会有背后的故事,整个探索的过程并不是毫无意义,但却也足以让我们忘了观察,习惯了忽略细节。
在民众都在因为疫情怨声载道的时候,我却要感谢疫情的出现,他让我对艺术教育这个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疫情之前的两年,我在巴学园主要以讲解艺术作品,教授绘画的形式来给孩子们上课,虽然内容常新,但仍难以让孩子与艺术真正发生连接。和梅校长、几位老师讨论过后,发现问题也许出在了孩子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于是我大胆建议,不如从“听课”转变为“看课”,慕尼黑有着无比丰富的艺术品资源,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应有尽有,何不就带着孩子一起沉浸其中呢?在这里我也感谢巴学园对艺术教育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梅校长给了我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让我能一直在其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就这样,“在博物馆上艺术课”的全新形式应运而生。这不仅是我个人和巴学园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整个慕尼黑儿童艺术教育届首屈一指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也在不断摸索和改进中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教学模式。现在大多数时候会在Alte Pinakothek上课,那么我首先会借助艺术史发展的时间线,梳理作品,讲解画作。不过单是专业讲解是不够的,对于相对没有太多历史宗教知识储备的孩子,要想引起他们的兴趣,就要加入一些艺术家不为人知的小趣事,比如伦勃朗画了很多自画像,作为油画大师,年轻时就凭自己的实力生活优渥,为什么因为一幅画就破产落寞了?纽伦堡丢勒,他的签名很有个性,那么我就试着让小朋友设计自己的签名。
除此之外,欣赏过后的自由创作时间,也是孩子们最享受的。博物馆氛围轻松,孩子拿着画笔在白纸上自由的作画,作品完成以后还会自然而然的向其他小伙伴展示并解释自己的作品。能够完整的描述一幅作品,创作时候的想法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也是弥足珍贵的。不仅中文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对艺术的理解也更深刻。
下一站,Neue Pinakothek?
今年是我在巴学园任教的第四年,也是和孩子们在艺术的梦幻世界里畅游的第四年。孩子们时常会要求来上艺术课,每次听到家长这样的反馈我很欣慰,也很高兴看到孩子们对艺术产生的浓厚兴趣,更让我开心是,我和孩子们从“师生关系”转变成了“朋友关系”,这让我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越来愿意与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未来的艺术课,仍然会在博物馆里举办,不过地点会从Alte Pinakothek搬到Neue Pinakothek,时间会从文艺复兴时期穿梭到20世纪,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洛可可艺术、现实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等,一起继续做着有关艺术的梦。
关于巴学园
Kunst Kalligrafie Klasse
新学期新课程,始于阳春三月。有兴趣的学生家长请与巴学园联系吧!我们期待更多孩子加入我们的课程。
Stufe | Datum | Unterrichtszeiten |
Kunst Klasse A | Samstag | 14:00-15:30 |
Kunst Klasse B | Sonntag | 10:00-11:30 |
上课日:A班每周六下午14点,B班每周日上午10点,课程时长90分钟。
*亦接受单次打卡,打卡报名截止于每周五晚。周六课程3人起开课,不足3人则并入周日上课,日期以老师通知为准。(中小学节假日除外。)
上课地点:慕尼黑各大美术馆
邮件报名:
Info@bfc-Verein.de
电话咨询报名:
176-81076765(中文德语)
152-36214567(中文报名)
详情请参考如下公众号文章:
”
想更多了解我们巴学园的朋友,您可以打开如下文章:
Gf:Yanjie Mei
中文课上课地址:Brauneckstraße 1,85598,Baldham
www.bfc-Verein.de
Info@bfc-Verein.de
Facebook:BFC-Verein
WeChat:慕尼黑巴学园
Amtsgericht:München
VR-Nr:207562
Steuer-Nr:143/211/50749
Kreissparkasse München
IBAN:DE37 7025 0150 0028 9838 56
报名电话:176-81076765(中文德语皆可)
152-36214567(中文报名)
图文编辑:饼儿饼儿霏
校稿审核:梅子
2022年3月10日
BFC-V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