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新春将至
舞剧《天下大足》
1月23日-26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张翰、孟庆旸、朱瑾慧、何仲达、郝雪瑞领衔
在“大足”过年,你准备好了吗?
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在关注舞剧《天下大足》之时,最先想要认识的,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作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和巅峰之作,大足石刻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以及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足石刻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
舞剧《天下大足》从大足石刻这一文化瑰宝中获取灵感,并进行深入理解和挖掘,用舞剧这一年轻人热爱的方式,唤醒沉睡的文物,让文物“活起来”。在此之前,剧迷们津津乐道的精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就是以舞台艺术形式活化文物的一次成功探索。本次重庆市大足区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以《只此青绿》主创团队为基础班底,全力创制《天下大足》主题舞剧,力争让承载大足石刻千年智慧与美学精髓的渝派大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梳理《天下大足》主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编导、《只此青绿》总编导、舞坛“双子星”韩真和周莉亚,担任本剧的艺术顾问。在年轻人中有着极高人气的青年演员张翰、孟庆旸、朱瑾慧、何仲达等担任主演。
制作人吴杉表示,整个团队几乎每天都在不分昼夜地进行创作,反复经历建构与推翻的过程。主创团队也多次到大足石刻与崖壁上的造像“对话”,认识并理解石窟造像艺术。
《天下大足》的创作历时两年,聚焦大足石刻背后的平凡工作者,以致敬华夏文明史中的平凡匠人。无论是取谐音于星云法师的“福满人间”与大足石刻题记里“文氏”“伏氏”46名工匠姓名的男主人公“小福”,还是一众设计灵感源于石刻的工艺工序的角色——负责构思与制图的“师父”、以精雕细磨工艺为原型的“老铁”和“小学徒”、以拉粗坯工序为主的“大力”、脱胎于书丹工序的“秀才”、负责测绘的“和尚”等,生活鲜活的匠人群像在舞剧《天下大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是一个个大国工匠,剧外是用心雕琢的演员,何尝不都是匠心的体现呢?
主演张翰表示,为更好呈现角色,大家一起学习了刻石的技巧,“我们还在石头上学着凿刻,包括手上的活儿我们都跟着学习了”,为的就是让自己能在舞台上完美呈现角色,“当站在那儿的时候,拿起锤子和凿子的时候,能够相信我就是刻石的那个人。”
“媚态观音这个角色对我来说都是庄严和神圣的,当我穿上演出服装,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沉浸在状态中,让自己的整个状态向角色贴近。”演员孟庆旸表示,为了找到这种状态,每次扮上观音形象后,都会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沉稳、平和的心态,“《天下大足》这部剧在舞台上的艺术体现是岁月的雕琢以及生活的气息、石刻的壮美,每一个角色都充溢着匠心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孟庆旸十分感慨。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同时也是舞剧《天下大足》的专家顾问,从项目立项开始,便一直关注并参与剧目的讨论,该剧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时,蒋思维也专程前往北京观看。“积极向上、有美感也有力度,让即使没有去过大足的人也能对大足石刻有初步的印象,这一定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舞剧精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思维如是说。
蒋思维介绍,在创作初期,包括他在内的一些专家就和主创团队聚在一起,就舞剧的内容和方向进行讨论,在剧本创作期间,亦多次展开座谈。“我们希望观众尤其是喜欢舞剧的年轻观众可以透过《天下大足》,看到‘开山化石、励志图新’的精神面貌,感受凝固于石壁上的匠心传承。”蒋思维说。
在上个月观看完演出之后,蒋思维也和其他观众一起提出了修改意见,诸如增强辨识度、更多一些石窟造像艺术的鲜活呈现等等,主创团队也根据专家和观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进一步打磨优化。蒋思维表示,石刻艺术是从国外传至国内,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这也让包括大足石刻在内的石刻艺术天然具有国际交流的属性,他期待打磨后的《天下大足》能够给观众带来惊喜,也期待着《天下大足》能和大足石刻一道,向世界展示东方文化的魅力。
丨北京时间丨
2025年1月23日(周四) 19:30
2025年1月24日(周五) 19:30
2025年1月25日(周六) 19:30
2025年1月26日(周日) 19:30
丨北京地点丨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丨票 价丨
880/680/580/480/280/100元
用舞蹈“讲”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赏宋时万家灯火
观造像与凡尘对望
尽数在这一隅山野有“福”的故事
舞剧《天下大足》
舞台成为崖壁
我们成为他们
我们剧场见
来源于《新重庆-重庆日报》等
设计:刘仙临
摄影:王徐峰、罗国家
编辑:戴春旭
✦
关注我们@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