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哈密市文物普查队在西北大学东天山考古队、河南援疆考古队的协助下共同开展了哈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近一年时间内,全市“四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至10月12日,全市已普查文物点位472处,其中复查文物点位379处,新发现文物点位93处,为文物的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哈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哈密市文物普查工作要求,专门成立了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哈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哈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并抽调精兵强将、相关业务骨干组成市、区(县)实地普查队,确定人员配置、实施路径、设备需求、质量保证等重要工作内容,明确了全流程的工作任务和方向。在实地调查启动前,哈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四普办”)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文物局西北片区和自治区文物局举办的普查培训班,为便于熟悉设备、掌握要点、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普查队选取代表性和典型性突出的文物保护单位,组织所有普查队员开展实地现场教学与经验交流,为全面提升普查队员业务能力打好基础。“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针对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等现况,普查人员每到一处,利用无人机拍摄文物本体全景图和局部细节图,利用仪器测量文物本体边界,对文物本体范围、保护范围进行打点绘制,同时记录文物所在地的经纬度,精准采集文物信息,晚上加班加点及时将实地调查文物现状信息进行核实、录入,对新发现文物严格登记,做到信息完整准确、真实可靠。同时,根据哈密季节分明的特点,优先开展山区普查工作。自“四普”工作转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市文物普查协调工作机制总召集人和“四普办”负责人多次深入文物普查一线开展实地督导,检查指导四普工作推进情况,了解和分析文物普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文物普查队攻坚克难,科学精准高效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工作。为保障田野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区(县)财政大力支持“四普”工作,积极落实普查经费。目前,落实普查经费共计107.53万元。有了经费保障和先进设备,普查人员信心十足。他们先后深入巴里坤县、伊吾县指导普查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普查效率,实现了普查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定期向自治区“四普办”报送普查工作信息,及时报告普查工作推进情况,为上级工作指导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哈密文旅公众号和成员单位电子屏幕等平台发布“四普”工作动态,并在文物资源富集的乡镇(街道)公开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有效扩大了全社会参与度。普查队员既是调查员又是宣传员,他们普查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及时向广大群众普及了文物普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营造“人人知晓文物普查、人人参与文物普查”的浓厚氛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文物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哈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后期文物普查工作和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任务将会更加繁重。哈密市“四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哈密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掌握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权属、保存状况、使用情况等信息,为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来源:哈密零距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